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

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摘要:高层建筑物地下室防水是一项重要工序,由于其设计结构复杂,施工工艺水平要求高,因而施工难度比较大。

本文重点详细介绍了几种施工技术,以期同行们能够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防水工程;防水细部构造
一、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1.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关,保证原材料质量。

如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坚持对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进行含泥量、级配和水泥的细度模数取样测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块状;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颗粒粒径≯40 mm,以保证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证混凝土浇注连续。

为缩短混凝土浇灌时间,混凝土应集中拌制,如配备多台搅拌机,连续拌制作业,不停浇灌,快速施工,保证混凝土整体性。

3.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为了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实验室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抗渗等级要求,结合材料的品种,进行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如尽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水泥用量8%的uha复合膨胀防水剂等,并减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能力,使试验
结果混凝土强度合格率达100%,抗渗等级达到s12标准。

采用混凝土泵运输时,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 cm~18 cm,并合理选择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

4.混凝土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一般有3个选择,一是全面分层,二是分段分层,三是斜向分层。

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流动性较好,因此在施工时应严格振捣,避免出现振捣不密实和漏振的现象。

二、细部防水工程的施工
1.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

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 mm的外墙上。

施工缝浇筑时,应该用钢丝板刷将接缝处进行刷毛处理,清除浮浆,扫刷干净,冲洗湿润;然后在其表面铺设30 mm~50 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最后应及时浇注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若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2.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

止水环采用4 mm厚的钢板,直径80 mm,要求
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 mm 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穿墙管道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穿墙管道较多,且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施工中均应进行防水处理。

首先,在浇筑混凝土结构前应在穿墙管道处预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环;穿墙管道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 mm;当止水环数量按设计规定安装穿管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管件,并将位置找准,作临时固定,然后一端穿墙管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满焊严密;最后从钢板上预留的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
凝土处理,且套管周围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三、地下室防水层施工案例——干铺法施工1.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涂层基层处理剂——弹定位线——做附加层——铺贴bac防水卷材——擀压、排气——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所有的搭接缝进行密封处理——检查验收。

2.作业条件:(1)基层应干净、坚实、平整(抹光)、无毛刺。

(2)基层阴阳角、顺直,并做成圆弧形,阴角最小半径50mm,阳角最小半径20mm。

3.施工做法:(1)检查验收基层后,对基层进行清理,基层应干净、坚实、平整、无毛刺。

(2)涂刷处理剂:应均匀、不漏底、不流淌,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铺贴防水卷材。

(3)定位弹线,在基层上弹出卷材铺贴控制线。

(4)依据现场情况,对节点部做附加层。

节点部位加强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5)铺贴bac防水卷材,将贴必定bac卷材对准
基准线铺贴于基层上。

相邻卷材之间为搭接。

长、短边搭接宽度均为100mm。

搭接前,先揭除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

搭接边粘贴后,随即用胶辊用力滚压或者用脚踩压,使卷材搭接边粘结严密。

(6)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所有的搭接缝进行密封处理。

(7)底板所有防水部位均可采用干铺法施工。

永久性保护墙部位,为避免卷材下滑可采取相应措施,将卷材临时固定。

4.施工注意事项:(1)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幅宽以上。

(2)防水层中间临时收头部位,要注意成品保护。

(3)防水层施工完毕,经验收后,应尽快进行保护层施工。

地下室底板在土建施工单位浇注保护层混凝土时,随浇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随揭除bac卷材上表面隔离膜,使卷材与混凝土保护层达到满粘。

(4)防水卷材甩头预留长度为250mm,相应部位的隔离膜均保留。

(5)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不能随便在防水层上开洞或打孔。

(6)基层处理剂,必须采用油性的,(沥青基的冷底油)(7)节点部位加强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5.质量验收:(1)卷材接缝严密、无破损、断裂等缺陷。

(2)卷材搭接宽度允许偏差±10mm。

参考文献:
[1]戴思毅.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0
[2]李平.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科技资讯.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