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01 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承包[2017]技案09号)合同名称: 广清城轨龙塘运用所防洪工程(安丰围)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丰围月星段达标加固工程)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
监理机构签收后,发包人 1 份、设代机构 1 份、监理机构 1 份、承包人 1 份。
广清城轨龙塘运用所防洪工程(安丰围)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丰围月星段达标加固工程)堤防填筑施工方案审核:存明编制:顾文涵省水利建设工程二零一七年五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施工程序及碾压参数的选定 (1)1、检测目的 (1)2、试验依据及规 (2)3、施工程序 (2)4、碾压参数的选定 (2)5、施工现场碾压试验 (3)三、施工方法 (5)1、基础准备 (5)2、土料选定及含水率的调整 (5)3、填筑施工单元(段)划分 (6)4、测量放线 (7)5、摊铺、平整、碾压 (7)6、结合面处理 (9)7、边坡修整 (10)四、资源配置 (11)1、机械设备配置表 (11)2、人力资源配置 (11)一、工程概述项目名称:广清城轨龙塘运用所防洪工程(安丰围)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丰围月星段达标加固工程)建设单位:市清城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建设地点:市清城区龙塘镇设计单位:市水利水电勘测监理单位:城华工程监理施工单位:省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围:本工程围是广清城轨龙塘运用所防洪工程(安丰围)堤防部分(含大燕河安丰围月星段达标加固工程),项目建设容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安装工程、临时工程等。
详细工程情况及发包的合同工作围详见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计划工期:360日历天。
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及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达到合格要求。
二、施工程序及碾压参数的选定1、检测目的1)密实度(或压实度)设计值:≧93%2)核查土石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度和干密度值。
3)选择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石厚度、土石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用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通过对场坪土石方回填压实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最大松铺土石方厚度为30㎝、40㎝、50㎝振动压路机压实,分别进行4遍、6遍、8遍、10遍碾压后观测其沉降量,找出填土场坪回填最经济、压实效果最好的厚度及碾压遍数,指导本项目回填压实场坪施工。
2、试验依据及规1)根据土石方回填设计施工图纸及总说明。
2)《堤防工程施工规》SL260-983)《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DL_T5129-2016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及其他有关规定。
5)根据市环保部门相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降尘防尘控制规定。
3、施工程序基础面清理→检查验收→测量放线及土料运输→分层铺土、平整、碾压→相关试验检测→进行下一层土料(不合格进行处理,直至合格)→填筑完成→修坡。
4、碾压参数的选定根据本次堤防填筑碾压试验成果及相关批复确定本标段堤防回填的施工参数如下:碾压机械采用20T振动碾,行驶速度为≦2Km/h,振动频率为30/32Hz。
铺层厚度为30~50cm,土块粒径不应大于15cm,碾压遍数为先静压2遍再动压4~6遍,前进后退计两遍。
振动碾基本性能表5、施工现场碾压试验1)按30㎝填层现场试验: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在堤防桩号7+775~8+025之间,顺堤轴线方向,划分为两个试验段,在挖方区用挖掘机装车填料,16T自卸汽车运输,运至现地后卸料,卸料时每段倒一车,待场地卸满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人工辅助整平(控制石料粒径不大于10cm,大于10cm 的石料人工打碎)。
整平后,用20T压路机进行碾压,首先静压一遍,然后第二遍开始进行振动碾压(压路机来回碾压一次为一遍)。
在碾压过程中下沉较大坑凹处人工用中、小料进行填补,碾压顺序为沿场坪外边缘向中线方向碾压,重叠1/3轮宽,碾压速度先用1.5~1.7Km/h,后用2~2.5 Km/h。
第一遍静压平均下沉52mm, 第二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36mm,第三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18mm, 第四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1mm,下沉量较小,故进行第五次静压(平均下沉0mm),且压实层表面平整,土料紧密,无明显轮迹,即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要求。
2)按40cm填层现场试验:在挖方区用挖掘机装填料,16T自卸汽车运输,运至现场后卸料,卸料时每段倒一车,待场地卸满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人工辅助找平。
采用与40cm填层厚度相同方法进行碾压。
第一遍静压平均下沉56mm,第二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46mm,第三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21mm,第四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12mm,第五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1mm,下沉量较小,故进行第六次静压(平均下沉0mm),且压实层表面平整,土料紧密,无明显轮迹,即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要求。
3)按50cm填层现场试验:在挖方区用挖掘机装填料,16T自卸汽车运输,运至现场后卸料,卸料时每段倒一车,待场地卸满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人工辅助找平。
采用与50cm填层厚度相同方法进行碾压。
第一遍静压平均下沉58mm,第二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49mm,第三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35mm,第四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27mm,第五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16mm,第六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7mm,下沉量较小,第七遍振动碾压平均下沉3mm,第八次振动碾压平均下沉1mm,下沉量较小,故进行第九次静压(平均下沉0mm),且压实层表面平整,石料紧密,无明显轮迹,即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要求。
4)现场试验得出结论:场坪土石方回填压实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参数能指导后续回填工作的施工。
通过整理以上试验数据,确定本项目回填土石方压实场坪工艺为:填筑层厚控制为40cm,推土机摊铺,人工辅助找平,压路机碾压时先静压1遍,然后振动碾压6遍,最后静压1遍的工艺控制法施工三、施工方法1、基础准备根据测量结果用推土机清除地表植被,所有填筑基面或接触面的腐植土、草皮、树根、废渣、垃圾等应清除,并将地基清理的弃土、杂物、废渣等运送至指定的场地堆放,清理围为堤身设计基面边线外50cm。
堤基围的坑、沟、槽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
在堤防填筑之前,应对堤基进行碾压,用20t的振动碾,碾压不小于5遍。
所有基础面在未得到监理验收签证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填筑施工。
基础处理主要检测项目表2、土料选定及含水率的调整土方填筑料来自于龙塘料场。
砂石、碎石、中粗砂等均采用外购形式。
购买料运至施工区现场或者是料场进行临时备料。
①填筑材料应是经过工程地质勘探且合格的土料,填筑材料不应含有冰、树根、表土、杂质以及任何其它由监理工程师确定为不合适的材料。
②填筑土料的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的允许偏差为-2℅~+3℅,最优含水量由碾压试验确定;堤防填筑土料粘粒含量宜为15℅~20℅,塑性指数宜为10~20,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
③土料填筑前应进行含水量,干密度,有机质含量等设计中要求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合格的报告。
④当土料含水率大于设计允许围时,采用在填筑现场或其它合适场地翻晒的方法处理。
⑤当土料含水率小于设计允许围时,应对土料适当的加水,可采用作业面洒水或取土场加水两种方式加大土料含水量。
作业面洒水:土料摊铺后用洒水车洒水,洒出的水要以喷淋状喷出,确保洒水均匀;取土场洒水与作业面洒水方式一样,但无论哪种洒水方式都应确保土料的含水率。
3、填筑施工单元(段)划分土方填筑时根据实际情况按500 m长左右分段进行施工。
单元(段)施工循环按流水作业原则布置:相邻的三个单元作业时,一个单元进行卸料、铺料、平料,一个单元进行碾压,一个单元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依次循环往复。
4、测量放线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容主要包括控制点的设置、堤防的轴线及平面位置的放线、高程的控制。
放样的误差要符合规和设计要求。
堤防断面放样、填筑轮廓,宜根据不同堤型相隔一定距离设立样架,其测点相对设计的限值误差要符合设计和规要求。
样架设立时应考虑超填因素。
根据施工机械及碾压试验确定,为保证碾压密实度及宽度达到设计要求,机械铺料时宽度应宜超填30cm。
5、摊铺、平整、碾压堤防填筑分段分层进行,采用自卸汽车卸料,卸料间距根据碾压试验确定,采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平整,人工辅助。
卸料前,使用测量仪器放出本层的填筑控制线和控制高程,控制边线应考虑每侧超填30cm左右,铺料厚度根据试验确定为30~50cm。
采用进占法铺土,以避免卸料车对已铺筑碾压好的堤面造成过压破坏。
边卸料边用推土机摊铺,自卸汽车行走平台及卸料平台是该填筑层已经初步摊平但尚未碾压的填筑面;自卸汽车退行进入工作面,不在工作面调头;安排2~3人专职指挥车辆,使车辆有序进入工作面。
摊铺平整前,人工摊铺出一块标准面,推土机铲刀贴于标准面上进行摊铺平整,铺土厚度用自制的50cm量尺插入测量,随铺随量,节约时间,整体铺平后水准仪控制高程,每层摊铺平整后校核填筑边线。
相关检测项目表注:在堤身填筑堤顶设计高程后应略有超高,以保证自然沉降后堤顶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本工程填筑顶面高程原则上按设计高程进行控制。
同一填筑单元要遵循从低向高填筑的原则,从低处开始填筑,底部数层兼顾铺料厚度和高程进行控制,逐步调整到填筑面平行于设计堤顶高程。
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为使填土和地面良好结合,横向(垂直堤防方向)填方部位地面开挖水平台阶,纵向(顺堤防方向)地面削坡坡度不应陡于1:3。
我公司主要采用20t振动碾施工。
个别大型振动碾无法碾到的边角部位,采用人工蛙夯压实,对于底部仓面较宽的部位,采用进退错距法进行碾压;对于顶部宽度较小的部位,采用搭接法进行碾压,振动碾平行于渠道方向行走。
碾压速度、遍数等参数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
施工时分段、分片碾压,为保证堤防整体的连续性,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宜不小于100m。
垂直堤轴线的堤身接缝碾压时,应跨缝搭接碾压,其搭接宽度不小于3.0m,相邻碾压轨迹及相邻材料连接处的碾压至少应有0.5m 的搭接,不允许出现漏压。
碾压应在土料平整和含水量调整完成后立即进行;若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应洒水湿润,以利充分结合。
碾压完成后,根据施工规和设计要求,采用环刀法取样或用核子密度仪进行压实度检测,填筑土料的压实度按不小于0.93控制。
如不符合要求,要立即进行补碾,若补碾后仍达不到要求,要查明原因,采取调整含水量等措施后再进行碾压,必要时将整层清除,确保填筑质量。
铺料与碾压工序宜连续进行,若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土层时,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
压实土体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干土层、弹簧土、剪切破坏等不良现象。
若出现上述现象,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振动碾无法碾压到的部位,使用电动蛙夯夯实,夯实时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