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不良资产清收方案

银行不良资产清收方案

对清收、转化、处置不良资产的几点思考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作者:兰瑛来源: 阅读: 134一、重视信用建设,打造信用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有的地方重视信用建设,真心实意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树立了诚实守信的地方形象,有效地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成为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竞相看好的投融资热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相反,有的地方表面上支持银行维护债权,暗中却纵容企业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面对银行有理有节的维权行动,地方政府不是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而是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出发,以维护地方稳定为幌子,干预贷款诉讼案件,使银行诉讼案件胜诉容易执行难,甚至游说银行维权别太认真,尽量走剥离、核销之路。

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既损害了银行债权,又损害了地方信用形象,这些地方被锁定为投资的高风险地区,银行增加贷款小心翼翼,招商引资困难重重,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轨道。

银行在清收、转化、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要争当信用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由上级行出面协调,力争将不良贷款压降列入地方行政首长政绩考核,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地区信用环境、投资环境好坏的主要指标,扭转少数地方对信用建设的模糊认识,运用经济杠杆打造信用环境。

基层行应联合当地央行和银行同业公会,积极向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汇报,从正反两方面反复强调信用环境的优劣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开展信用大讨论,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经营典型及银行对优质客户的服务措施,召开信贷客户信用建设座谈会,运用多种手段改善信用环境,使银行的债权得到维护、胜诉案件得到执行、逃废债行为得到制止。

银行参与推动信用建设,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但收获同样很多,随着地方整体信用意识的提高,将带动地方投融资和经济的良性增长,为清收、转化、处置不良资产创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执法环境、经济环境。

二、发挥同业优势,实施联合制裁当前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方式五花八门,利用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多头开户是寻求资金防空洞的惯用手段。

为此,银行同业公会不能局限于国有商业银行,要扩大地盘,吸收当地所有金融机构参与,制订行业规章,共同维护金融秩序。

同业公会作为银行自律组织,应积极向央行汇报争取央行支持,定期召开逃废债情况通报会,交流制止逃废债行为的经验,统一行动,清理多头开户,包括公款私存户头(重点查法人代表、财会人员是否有存款与收入不相称现象),堵塞资金体外循环。

对多头开户者,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贷款主办行查封扣划逃废债企业的资金,并加大联合制裁力度,采取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停止开户、结算、信贷、信用卡等所有金融服务,结合开展苦口婆心的诚信教育,迫使企业诚实守信,签订还本付息协议。

对逃废债企业采取分立、改制等方式派生出来的企业,各行应及时通报央行,以便央行严格实行开户审查、融资审查,通过审查其生产经营场所、资本金、法人代表等可以发现很多逃废债苗头,从而将其列为重点监控对象,立即采取联合制裁措施。

三、积极牵线搭桥,促进企业兼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充分发挥银行的信息中心作用,想方设法为企业牵线搭桥,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通过贷款移位,能搞活不良资产,变不良资产为优质资产。

当前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多占比高,通过贷款移位来搞活不良资产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在对不良资产进行详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批有闲置设备或场地优势或技术优势(熟练劳动力较多)的企业作为兼并标的,关注本地或外地的优势企业,对急需或有扩大生产规模意向的企业,有的放矢积极向其推介被兼并企业某些方面的优势,促双方取长补短实现兼并。

当前我国经济多元化十分活跃,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具有快速扩张的内外压力,劣势企业的某些优势往往正是其企盼的生产要素。

关注教育改革及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公用事业设施的改扩建,为兼并学校周围或公用事业设施附近的劣势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兼并或收购过程中,要按《担保法》及其解释落实债权抵押,并力争收回少量贷款。

通过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非生产流通领域的优质客户兼并或收购劣势企业的不良资产,达到了盘活不良资产、培育优质资产、扩大收息来源、巩固银企关系、培养税收大户、提高银行权威等多重目的。

四、宣传苦口婆心,催收锲而不舍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有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恶意逃废债形成的,有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无力偿还形成的,无论哪一种情形,只要企业没有破产终结,只要银行的催收工作锲而不舍,就有收回部分不良资产的希望。

由于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采取多头开户或资金体外循环的方式逃避银行资金监督,催收工作十分艰难,必须有耐心和恒心,学会打“持久战”,不论酷暑寒冬,不论白天夜晚,不论上班休息,一定要找到企业法人代表,坚持按季发送催收函。

银行进行“马拉松式”的苦口婆心的宣传,既要讲诚实守信的大道理,更要讲清收不良资产的艰辛和压力,使企业想方设法筹资偿还部分贷款本息。

当前,很多企业把搞活的希望寄托在改制上,尽管含有逃废债意图,但这是大势所趋。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银行应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积极与改制企业协商,阐明银行维护债权的政策措施和决心,制订切合实际的不良资产消化方案,一个企业几千万元的不良资产全部收回不现实,但收回几百万元应该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开头企业也许难以接受,但经过银行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宣传协商,并辅之以查封冻结企业财产、依法起诉等心理战,企业最终一般会接受,能偿还一定比例的货币资金或实行以物抵贷。

五、多种方式并举,力争货币清收一是从实际出发,与尚有一线生机的企业协商,签订分期还贷还息协议,既给企业生产经营留有一定资金,又收回部分贷款本息。

二是对私营企业主逃废债者,多方打听,反复跟踪其投资动向,或通过工商部门查询其在其他方面的投资,发现资金,立即予以扣收。

三是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欠债户,密切关注其资金划拨动向,通过央行查询系统揭开其资金秘密通道,查封冻结其逃废债帐户,迫使其偿还。

四是对发展前景较好,生产经营较为正常,因资金紧张出现还贷还息困难的企业,可运用减免利息政策,收回部分不良贷款,以减免20万元利息收回100万元贷款为宜。

这类企业必须要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信用意识,企业为减轻利息负担,乐意接受这个优惠政策。

五是对担保单位行使追索权,银行发放的保证贷款大部分由大型企业或事业法人作保证,虽然借款人无力偿还,但可通过追查保证方的资金动向收回拖欠贷款。

六是追查企业的资本金是否足额到位,如发现资本金虚位以待或到位不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追索投资方,要求其代偿债务。

七是对有一定偿还能力而又恶意逃废债企业,定期上门催收,采取公开曝光、查封冻结、依法起诉等高压态势,使其成为惊弓之鸟,其中顾及颜面不愿当被告者会主动求和,偿还贷款本息。

六、借助社会力量,实行风险清收由于银行所处的社会信用环境欠佳,地方政府有意无意纵容企业逃废债,因此清收转化不良资产单靠银行一家力量很难突出重围。

必须走市场化、社会化清收之路,对不良资产进行科学细分,运用营销理念,包装上市,推向社会,借助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事务所等中介力量来清收转化。

一是选择一批有一定偿还能力而不愿偿还又难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的逃债户,面向社会中介力量招标清收,按不良资产的性质核定不同的风险清收费返回比例,对单户不良资产清收额越多,返回比例越高,返回比例与清收额成正比。

二是借鉴企业拖欠货款买断经营的经验,选择一批“钉子户”推向社会实行不良资产买断经营,关键是按不良资产的性质和清收难度确定合理的买断价格,让买方愿意购买,卖方尽可能减少损失。

三是不良资产作为银行很重要的一块资产,可以选择有潜质的部分进行经营,银行应争取企业主管部门支持,会同国有资产管理局选择潜质较好的部分企业清产核资,实行内部分块搞活,银行在一定时期内改收息为分红,这个分红很可能低于收息,待企业效益好转后再行收息或转化不良资产。

七、运用法律武器,实现维权清收面对企业的逃废债行为,法律始终是银行维护金融债权的尚方宝剑,那些对银行苦口婆心的宣传和有理有节的催收置若罔闻的逃废债“钉子户”,我们必须高举法律利剑,将其推上被告席,利用法律的威严打击其嚣张气焰,最终实现维权清收。

一是依法起诉一批,在进行充分诉前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对一批“钉子户”予以起诉,围绕诉讼或答辩理由、证据、法律依据、偿还能力是否充足等要素选准诉讼对象,并预测诉讼成本和诉讼效果,确保诉讼案件投入少收效大。

二是运用法律手段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财产保全要紧随诉讼案件铺开,防止逃债户一边慢条斯理与银行打贷款官司,一边大肆转移刮分挥霍抵贷资产,导致银行胜诉案件无财产可执行。

三是严格法律审查,运用法律武器清收转化风险较大的信用贷款和担保不足的贷款,力争清收一部分,转化一部分,转化部分按《担保法》要求落实足额抵押。

四是利用法律威严做好庭外调解,有的逃债者对银行的宣传和催收可能充耳不闻,银行一旦掌握其资金动向,查封冻结其逃债帐户,再诉诸法律,才知道银行动真格,迫于压力提出庭外和解,这样既节省了诉讼时间、诉讼成本,又能实现货币清收。

五是集中精力搞好胜诉案件执行,当前贷款官司的执行远远难于胜诉,因此要将执行作为重中之重来组织攻坚。

关键是两条,一方面培养资金信息员并实行重奖,依托信息员寻找企业隐藏资金或财产的蛛丝马迹;另一方面建立巡回法庭,加强联合办案,加大执行力度。

八、加快抵贷处置,搞活抵贷资产由于企业货币清偿有限,银行为减少不良资产损失采取以物抵贷方式收回了大量抵贷资产,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加强抵贷管理处置,才能达到消除不良资产的最终目的。

抵贷资产处置应遵循“快进快出、早进早出、减少损失、力争保值”的原则,处置方式应灵活多样。

一是自我处置,银行内部组建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小组,对那些抵贷资产中的低值易耗品及银行自己能够处置到位的,应允许银行自己快速处置,既能加快处置进度,又能节省大量费用。

二是委托拍卖处置,对处置变现损失较大的必须由拍卖公司进行拍卖处置,在拍卖处置前应选择资质好、信誉高、经验丰富的评估公司和拍卖公司,签订评估合同和拍卖合同,进行批量评估和批量拍卖,节省评估拍卖费用。

三是开展抵贷资产回购处置,即由抵贷企业以低于抵入金额的价格回购抵贷资产。

抵贷资产是抵贷企业不得不割让的“心头肉”,银企双方本着积极的态度协商,以银行能够承受的抵贷资产最低损失按抵入价打折后卖给抵贷企业,这样双方能够实现利益共享。

银行通过回购业务实现了抵贷资产快速处置、因没有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评估拍卖过户费用、处置损失达到最低程度,企业通过回购减轻了利息负担、以较低价位重新获得了抵贷资产所有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