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程序员眼中的北京和上海

一个程序员眼中的北京和上海

一个程序员眼中的北京和上海
面积
北京:16410.54平方公里
上海:6,340.5平方公里
人口
北京:2151.6万人
上海:2,500万
光看数字可能在北京长住但没在上海住过的朋友肯定觉得上海的交通情况非常恐怖。

想一想也可以知道,2500万人口/6340.5平方公里怎么算也比北京人口密度大。

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大学是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在北京昌平区的回龙观附近,大学毕业之后租的地方也一直在回龙观,原因无他,一是熟悉,二是租房价格便宜。

在北京待过的人肯定都知道,天通苑和回龙观基本上大学生和外来人口最常住的地方了。

因为这两个地方在五环至六环左右,地理位置较偏僻,所以房租肯定相应的会便宜不少。

而且回龙观又有两个地铁站,龙泽站和回龙观站,所以出行还算方便。

但是,问题来了。

北京的城市规划非常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聚集现象非常严重。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每天早上上班都会去回龙观地铁,因此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13号线上,西直门方向的人往往会爆满,但是对面去东直门的人数相比之下要少了差不多5成。

那么必然,下班的时候人流总量刚好相反了。

可以看出,北京大部分的办公地点都在西边,住的大部分在东边。

再往深里想,海淀区是高校云集的地方,有清华,北大,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航,中国农大,中国矿大,北科,那么公司为了方便招人,是不是选址的地方会优先往这些地方靠呢?
导致了公司大部分在西边。

而东直门附近聚集了北京大量的商场和食肆,还有工体,夜店等等。

生活化的地方自然就会吸引人去居住。

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上班大家一窝蜂去西直门方向,下班了大家一窝蜂的去东直门方向,我在北京工作的这几年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交通工具上,曾经我有一份工作在国贸附近,我的线路是怎样的呢?
13号线回龙观->芍药居(共计6站)->换乘十号线->金台夕照站(共计七站)然后走路到公司,总计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更SB的是,我13年养了一只阿拉斯加,我每天要早起半个小时遛狗
,所以我每天需要在六点半起床,溜半个小时狗,七点回去10分钟洗漱,出门。

到公司大概8点五十左右,勉强能在9点之前到。

当时技术还不太行,工作内容又偏难(地图,短视频录制,音频压缩,各种动画交互),所以每天压力很大。

搞得我那段时间掉头发,洗澡的时候一搓就是一坨头发。

那会体重也是高中之后
最轻的70kg左右(我现在已经飙到85kg了)。

现在想了一下当时的压力到底源于何处?其实不是生存压力,因为我父母都是医生,家里完全不用靠我。

而且父母时常调侃我说混不下去给你买几百只羊回新疆放羊算了。

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生存压力,主要的压力还是技术上的不足导致的焦虑感。

说完坏处了,好处有没有呢?
当然有,技术突飞猛进。

我把11年,12年wwdc的有关音视频还有地图的session都扫了一遍。

而且因为我做的东西非常杂,所以我每个方面都有涉猎。

举个例子就好比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我都会一点,虽然不精通
但是好处是以后无论碰到什么我都能迅速定位对应的资料应该去哪找。

第二个好处就是英语能力爆棚,简直到了人生巅峰状态。

为什么?因为之前的公司有印度,法国,西班牙,南非,加拿大,比利时。

我能听懂各种口音的英文。

所以看wwdc视频的时候
也比较轻松了。

我一直觉得如果数学和英文水平好,学习编程简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不小心说了一堆闲话。

接着说正题。

那么问题来了,北京到底好在哪里?
简单来说,北京是一个巨适合菜鸟和高手的地方。

why?
对菜鸟来说,北京有数不清的技术大牛和每天能让你打鸡血一样往前冲的动力。

对高手来说,北京有数不完的机会和超级棒的融资环境,还有超高的概率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

但是对于止步不前的中手来说是地狱。

why?
来思考一下中手这个定义是什么。

我姑且定义为,工作较为稳定,但是再往前一步较为困难。

因为如果是技术上再往前一步会比以前更加的困难,因为10分到70分,和70分到80分不是一个难度等级。

从80分到90分那又是另外一种。

岗位上,由于性格等问题,也很难往上爬。

大家都在说30岁以后转管理,简单问一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么?凭什么让你管理而不是你被管理?你有什么特殊能力让别人赏识?
生活上,可能已经有稳定的女朋友或者已经结婚了。

但是不一定有房子,或者有房子但仍然在付房贷。

生活紧巴巴的。

这种情况就更难让人断然做出改变。

因为这时候贸然的一个改变可能就不是阵痛了
,而是痛不欲生。

因为你已经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境况了。

你身上负担的是一家子的压力。

我比较推荐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北京闯一闯,去体验一下大都市的生活。

我觉得对自己是一种锤炼,而且如果你是干it的,肯定在技术上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是别的城市所无法给你的。

在北京的每一天,我早上起来走在路上都只有一个想法,玩命学玩命干。

说完北京,说说上海。

由于我刚在上海待了一个月多点。

所以从认知程度上肯定是要远逊于北京的。

所以简单的聊一聊。

大众对两个城市的普遍印象是什么?
北京:政治文化中心
上海:金融中心
so,政治文化== 生活化有情调,金融中心== 什么都死贵死贵。

哈哈,原谅我如此简单粗暴,但问题是我以前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但实际上呢?上海完全不是什么都死贵死贵,起码衣食这两点和北京差不多,行这点稍贵,住比北京便宜。

北京实际上已经不适宜居住了。

上海是个生活气息非常浓的城市,
为什么这么说?
跟前文说的城市规划很有关系。

北京是个聚集非常严重的城市,就是工作地点一窝蜂的在一起,住的地方又一窝蜂的在一起。

所以导致上班的时候都往一个地方跑,
下班的时候也都往一个地方跑。

而上海是以小区为单位辐射状的。

每一个小区,出来走不了几步你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看电影,逛商场,唱歌,周边基本上都有。

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装修的都有模有样。

小而美。

北京大气是大气,电影院商场娱乐场所都特别高大上,但是架不住远啊。

我现在骑自行车上下班,因为上海的自行车道非常完善,基本每条路都有自行车道。

二是由于房租比较便宜所以我可以租在公司附近,每天5分钟就到了。

工作压力也比较小,因为现在的公司完全是谷歌式的管理。

不用打卡,弹性工作制,连工位都不固定,你随便坐,躺着办公也行。

公司妹子又多,每天赏心悦目的。

所以我觉得上海总体上压力要比北京小很多。

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如果人生是一场比赛,那赢家为什么不能是我?
你们说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