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课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0XX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我参加了由xx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赴上海听课培训活动。

我们在进修校英语教研员xx的带领下,一行五人远赴上海,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很多东西,可谓不虚此行。

10月23日早9点32分,我们登上了火车,下午4点左右到达哈尔滨。

24日早8点左右坐上了哈尔滨—上海的列车,经过31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25日下午3点多到达上海,先在虹口区宝丰联大厦(培训主会场)报到,第二天正式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尝试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情境教育四大教学流派“同课异构”和后“茶馆式”教学研讨培训。

10月26日上午,宝丰联大厦四楼水晶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600多位教师汇聚一堂,共同聆听全国知名专家的讲座。

首先负责此次培训的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培训中心播放了一段中教服的宣传视频,带有广而告之的性质。

负责人刘振峰致开幕词。

然后师从苏步青、刘佛年、吕型伟的上海市著名教育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青浦教育发起人顾泠沅作了题为“课堂视野中的教师及其指导者”的讲座。

顾教授首先提出,教育就是明白之人,使人明白。

明白是指两方面的内容:堂堂正正做人要明白,清清楚楚做学问要明白。

他重点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教育中的行动学习范式(1)在课堂上学做独立的事。

(2)推广于课堂改革中的教师培训.(3)新的范式:行动反思。

(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4)校本迁移的四项技能。

2、课堂改革凸显为学而教本质(1)独立学习的实验(2)探索为学而教的模型顾教授从事乡村教育研究活动二十年,他认为,教师发展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职初教师”,第二阶段叫“有经验教师”,第三阶段叫“专家教师”。

“职初教师”的知识主要是原理性知识,也就是说他知道一些学科知识以及教学法原理,基本是书本知识。

“职初教师”进入教育岗位后,要不断积累经验知识。

经验知识就是案例知识——面对某一个学生,处理某一个知识内容,积累的例子越多,经验就越丰富。

这个阶段叫“有经验教师”。

“专家教师”还应具备丰富的策略知识,能够用一般原理分析特殊案例和个别经验。

他以学游泳为喻谈教育问题,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听了顾教授的讲座,我明白了“为学而教”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

反思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无论是教学手段的出新还是教学技艺的打磨,我的教学始终围绕着“怎么教”而展开。

直面长期以来的教学,教为中心、为教而教的现象几乎占据了主流。

为学而教,需要我们了解“学”在何处,方能确定“学”往何方。

需要我们把握知识的结构与体系,从学生的现实起点出发,设计适合学情的教学目标与过程。

为学而教,需要我们思考教育的核心价值,需要以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引导,带领学生共同经历求真务实的学习之旅。

为学而教,需要我们区别课堂上交流的热烈与混乱,建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探讨、质疑问难的课堂秩序。

10月26日下午,我们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年仅八旬的邱学华作的《尝试学习的原理策略与实践》的讲座。

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这样评价邱教授的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

邱教授喜欢与在场的教师互动,为了活跃会场气氛,他审计了一个有奖征答:有一个容量为9升和4升的水杯,怎样倒出6升水?我会,但是没抢到,有三个教师捷足先登,跑到台前答对了题目,得到了邱教授的书。

现场气氛顿时活跃了。

在谈到当堂训练的效果时,邱教授讲了一个案例,在统计各国学生计算“1/3—1/4=?”的正确率中,美国25%,日本60%,而我们中国高达97%,看来我们国家的孩子在当堂训练环节非常优秀,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邱教授问在场的老师,谁知道尝试教育重在哪个字上。

我最先跑到台上,并且答对了题目。

邱教授送给我一个关于尝试教育策略的光盘。

于是相比洋思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经验“预习展示,反馈达标”、青浦经验“尝试指导,反馈矫正”,尝试教学理论也提出了核心八字——“先练后讲,练在当堂”,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练,让学生先尝试一下,主动去自学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线索,主动向别人请教,主动积极思考,直到解决问题。

强调“两抓”(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三看”(一看参与面,二看练习面,三看开口面)。

邱教授是数学方面的权威,他巧用圆柱体体积公式,阐释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规律,即V=Sh(V=课堂效率,S=练习,h=自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邱教授很博学,年纪虽高但记忆力极好,很多案例、经历如数家珍。

他的讲座风趣生动,我听后受益匪浅。

10月27日上午,上海市xx八中的教学副校长陈婷代替因故不能到会的成功教育理论创立者刘京海校长作了题为《我们学校的课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堂建设)》的报告。

他们的指导思想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相信每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位教师,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

其实,成功教育不只限于学生,还包括老师。

这让我联想到刚刚结束的全县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第四小学的才艺展示不但有学生的表演,还有老师的参与。

唱歌、跳舞、绘画、朗诵、书法,样样俱全,让读书声、歌声、笑声“三声”永驻校园。

我觉得这也是成功教育的范例。

成功教育一般要进行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三个环节,以“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为途径,以“多想”为主线。

xx八中注重培养学生多写的能力,全校每个班级都开了博客,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发到博客中,老师、学生、家长第一时间都能看到,增强了学生的成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六年级的吴宇迪同学用文言文的形式写了《下军棋》一文:今日,颇闲,乃邀友人下军旗。

待其就绪,以手推之,但见彼军长,师长皆置于前,而吾之前乃双师,时刻便有性命之虞。

遍阅彼兵,冷汗遍体:若强攻,必死伤无数。

唯有智取,方可取胜。

吾红,首攻。

司令正欲冲杀,而见军长一马当先,灭师。

士气益盛。

一炸弹欲灭其,挫吾士气。

军长速进行营。

原以无恙,忽见师似虎,一旅灭。

恰逢营皆空。

虎入羊群,甚危。

欲回援,忽明悟:彼明其众皆无与军长抗衡之力,欲以此围魏救赵之计,诱吾回援,此危消矣。

此师若遇司令,不足为惧。

为深入腹地,乃以排长为引,诱旅出营,一举歼之。

又夺其营,局势大好。

忽观吾阵,却见其师杀人如草芥,直扑假营,虽不担心,但若师被毁,知此乃假营,唇亡齿寒,真营必受牵。

急命司令灭此。

不料慢矣。

师遇雷,自毁。

彼不明此乃雷,炸其,始明此乃雷。

为时晚矣。

怒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吾欲尔等反取病焉!”今吾亡一排,一旅,然彼亡双师,一旅,一炸,形势大好,正欲总攻,忽省:尚未知司令于何,不可妄动。

踌躇间,一旅挺身向前,被灭,忽悟:此非雷即军长或司令。

炸弹一轰,果乃司令。

军棋败露。

总攻发起,大军如潮,杀向敌方,摧枯拉朽,直扑军棋。

胜矣!七年级课前5-20分钟进行演讲,训练学生说和讲的能力。

高一定期开设“梦飞大讲堂”,要求社会名流到校讲座,,增设美学、心理学课程。

同时开发了教与学电子平台,这套系统非常适合教学,不同课程、不同年级都有图文并茂的教学,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xx八中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比值测定法、实力评估法、小题得分率分析法、知识点得分率分析法、达成度分析法、成绩异常分析法、基础题得分率分析法等等,但是我感觉没有软件,算起来很麻烦,但对比起来一目了然。

xx八中作息时间是这样的:七点半入校晨读,八点至十一点半上午课,午休只有半个小时,全校师生都在学校吃午餐,十二点到十六点十分下午课,十六点十分以后放学。

这种作息时间学生在校的效果很有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xx八中开设了种植、养殖、插花、轮滑、瑜伽、电子鼓、击剑等多门校本课程。

陈校长播放了学生上轮滑课的视频。

学校提出“缺点就是他的特点”的口号,涌现出金话筒张弛、小小作家等一批“八中达人秀”。

xx八中的成功教育就是一种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我非常认同这种教育方法。

10月27日下午,我们聆听了上海市xx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作的《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证研究》的讲座。

张校长首先讲了一个案例,说他们学校有一个学生,父母是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家里条件差,没有电脑,因英语作业发到邮箱里,他总是完不成作业,英语期中考了40分。

考试让他把课上听得的知识教会母亲,结果这个学生期末英语竟然得了92分。

张校长肯定了这个老师的做法之后,指出当今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老师讲的太多,但绝大多数教师还有有意识到”。

反思自己的教学,讲的就过多,有事完不成任务还出现拖堂现象,今后我会转变这种错误思想。

张校长说,人忘掉的知识往往是对的,记住的都是错的。

(高考前有个女生问物理题,张校长帮她解答后,结果该学生还是答错了。

其实是没真懂。

)所以人要及时巩固对的知识,防止错误的干扰。

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段力佩先生“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张人利校长发展创新为后“茶馆式”教学模式。

主要思想是以“议”为核心,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讲了就是无用功,教师讲学生学不会的知识。

抓好当堂检测和评价,鼓励学生的相异构想。

张校长讲着讲着,就索性走下讲台,颇有大腕风范。

从他身上,我读到了什么专家的亲和力与博学多识。

10月28日,我们乘车去了xx八中,穿过老年人公寓及长长的一段甬道,才进入xx八中的校园。

我和铁东学校的贾静老师在实验室五楼梦剧场连续听了三节理念不同的语文课。

初中预备年级的《森林中的绅士》,江苏常州市语文教学骨干、湖塘实验中学刘俊成老师采用尝试教学模式,上海xx区春蕾奖、新苗奖得主施之樱采用成功教学模式,天津区级双优课二等奖、教育硕士、普育学校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于淑伟采用和谐教学模式,对同一节课进行精彩的异构。

刘老师贯彻了尝试教育十六字方针:以学定教、学教互动、多学少教、精练精讲。

同时,师生共用教学案,课前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课上互动学习,当堂训练检测。

他启发学生要大胆发言,敢于尝试,但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

在随后的自评课、说课环节,刘老师认为没备好学生、时间仓促等原因影响了教学效果。

施老师是主场,一开始上课就先声夺人,口齿伶俐,声音洪亮,由于教学环节脉络清晰,所以按部就班,师生互动和谐,分析到位,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堪称一节完美的好课。

施老师在随后的报告中谈到她在教学中采用师徒立合同和积分银行的做法,让在场的语文同行惊羡不已。

于老师态度和蔼,娓娓道来,思想挖掘较深,可能也是客场的原因,对学情把握不够,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但大体体现了和谐教学模式的精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