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13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可作为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A.抗ssDNA抗体和ANAB.抗dsDNA抗体和ANAC.抗Sm抗体抗dsDNAD.抗DNP抗体和ANAE.抗SS-A抗体和抗核属白抗体参考答案:CSm抗体是SLE血清标志抗体,它的出现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确诊SLE患者;抗dsDNA 也是SLE的特异抗体,并与病情活动度相关,在SLE活跃期患者中明显增高,随病情缓解该抗体可转阴。
第2题:利用了酶反应原理的是A.磺基水杨酸法B.尿比重折射仪法C.尿葡萄糖定性测定法D.尿蛋白考马斯亮蓝法E.尿胆红素HarrisOn法参考答案:C尿Glu试带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第3题:溶血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呈强阳性的是A.血清总胆红素B.血清间接胆红素C.血清直接胆红素D.尿胆原E.尿胆红素参考答案:D溶血性黄疸因体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使血中UCB含量增高,导致肝细胞代偿性增高更多的CB,从胆道排入肠道也增高,致UBG增高,粪胆原随之增高,粪色加深。
尿液UBG呈明显强阳性,尿胆素阳性。
第4题:新鲜血浆所包含的因子是A.除FⅢ、FⅣ外的全部因子B.除因子FⅠ外的全部因子C.除FⅪ、FⅨ外的全部因子D.除FⅡ、FⅦ外的全部因子E.全部凝血因子参考答案:A第5题:关于尿本周蛋白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又称为凝溶蛋白B.是骨髓瘤的特征之一C.其尿中含量可作为肿瘤细胞数的指标D.大量排出伴肾功能不全,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一经检出,即提示肾功能不全参考答案:EBJP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增高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自尿中排出,虽然其能损伤。
肾功能,但并非一经检出,即提示肾功能不全。
第6题:急性肝炎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A.ALT正常,AST正常,AST/ALT=1.15B.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5C.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0D.ALT降低,AST升高,AST/ALT>11.15E.ALT升高,AST降低,AST/ALT<1.15参考答案:C第7题:AIDS患者外用血中CD4/CD8比值一般是A.>2.5B.>2.0C.>1.5D.>1.0E.<1.0参考答案:E正常情况下CD4/CD8为1.7±0.3,如果比值<1,表示免疫状况不佳,比值越低,细胞免疫缺陷越严重。
第8题:形成管型的主要基质成分是A.T-H蛋白B.纤维蛋白C.肾小管上皮细胞D.结晶E.细胞碎片参考答案:A依据管型形成的依据:尿蛋白质和T-H蛋白,是形成管型的基础物质。
第9题: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的标准品为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三级标准品D.四级标准品E.控制物参考答案:A一级标准品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可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二级标准品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或为控制物定值。
第10题: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脾和胸腺B.骨髓和黏膜免疫系统C.淋巴结和脾D.胸腺和骨髓E.胸腺和淋巴结参考答案:D第11题:生殖器疱疹主要由下列哪种病原体感染引起A.HSV-2B.HPVC.CMVD.梅毒螺旋体E.淋病奈瑟菌参考答案:A第12题:关于造血祖细胞,错误的是A.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C.进行对称性有丝分裂D.多向祖细胞可进一步分化为定向祖细胞E.造血祖细胞电镜下可辨别参考答案:B造血祖细胞是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增殖性细胞群。
第13题: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A.肾小管性酸中毒B.急性肾衰竭C.慢性肾衰竭D.糖尿病E.胃大部切除术后参考答案:E本题考查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酸性胃液缺乏,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
第14题:日本血吸虫主要致病因素是( )A.成虫B.童虫C.尾蚴D.毛蚴E.虫卵参考答案:E第15题: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定义是A.脊椎动物传给人的寄生虫病B.人传给脊椎动物的寄生虫病C.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D.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E.人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寄生虫病参考答案:C在人体寄生虫病中,有的寄生虫病可以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称为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第16题:下列哪项不是人体血糖的去路A.氧化分解B.合成糖原C.转化成非糖物质D.糖异生E.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参考答案:D糖异生是血糖的来源,不是糖的去路。
第17题: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A.T<sub>3</sub>B.T<sub>4</sub>C.T<sub>3</sub>、T<sub>4</sub>D.结合型T<sub>3</sub>、T<sub>4</sub>E.游离型T<sub>3</sub>、T<sub>4</sub>参考答案:E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的甲状腺激素是游离型T<sub>3</sub>、T<sub>4</sub>。
第18题:葡萄糖有氧氧化的第1阶段发生部位是A.胞液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E.细胞核参考答案:A糖的有氧氧化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胞液反应阶段:糖酵解产物NADH不用于还原丙酮酸生成乳酸,二者进入线粒体氧化。
第19题:关于胆汁的叙述,何项是错误的A.由肝细胞分泌B.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C.呈弱酸性D.成人每日分泌800~1000mlE.与消化有关的主要成分是胆盐参考答案:C肝胆汁呈弱碱性(pH为7.4),胆囊胆汁则因碳酸氢盐在胆囊中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6.8)。
第20题:临床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学科,它是化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它又被称为以下哪种A.化学B.生物化学C.临床化学D.临床医学E.化学病理学参考答案:C第21题:进行凝血试验时使用枸橼酸钠溶液作为抗凝剂,其与血液样本的比例为A.1:1B.1:4C.1:9D.1:15E.1:20参考答案:C枸橼酸钠溶液与血液样本以1:9比例混合,以进行凝血试验。
第22题:基础胃液量A.正常10~100mlB.>100mlC.<10mlD.1.2~1.5LE.约为50ml参考答案:A基础胃液量,正常10~100ml。
第23题:白细胞减少症的确定,必须符合A.有细菌感染的因素B.有病毒感染的因素C.白细胞计数持续<4.0×10<sup>9</sup>/L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sup>9</sup>/LE.发热伴贫血参考答案:C第24题:毛细血管和静脉血之间无论细胞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 )A.无明显差异B.明显差异C.程度不同差异D.完全相同E.基本相同参考答案:C第25题:下述不符合正常骨髓象特征的是A.原粒+早幼粒占6%B.原淋+幼淋占10%C.红系占有核细胞的20%D.全片巨核细胞数为20个E.成堆及散在血小板易见参考答案:B正常骨髓象淋巴细胞系统占20%~25%,均为成熟淋巴细胞,原淋巴细胞罕见,幼淋巴细胞偶见。
第26题:关于前列腺液标本采集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需通过按摩法采集标本B.保留第1滴标本C.弃去第1滴标本D.重复采集标本需3~5d以后E.如需做细菌培养,应遵照无菌操作程序参考答案:B按摩法采集前列腺液,应弃去第1滴前列腺液,再用玻璃片或玻璃管收集随后的腺液进行检验。
如需做微生物培养,标本须无菌采集。
第27题: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染色结果的是A.a-NAE阳性,不被NaF抑制B.AS-D-NCE阴性C.AS-D-NAL阳性,被NaF抑制D.a-NBE阳性,被NaF抑制E.POX弱阳性或阳性参考答案:A单核细胞α-NAE阳性,被NaF抑制。
第28题:白血病的特点是A.白血病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B.白血病细胞呈现良性增生C.白血病细胞无全身浸润D.白血病细胞不在组织中扩散E.白血病细胞呈现异常增生,无分化障碍参考答案:A白血病细胞呈现异常增生伴分化成熟障碍。
第29题:糖原染色呈阴性的正常细胞是A.血小板B.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成熟单核细胞E.幼稚红细胞参考答案:E幼稚红细胞糖原染色呈阴性。
第30题:长期应用于衣原体血清学诊断的是A.O-多糖B.核心多糖C.细胞壁LPSD.种特异性抗原E.型特异性抗原参考答案:C长期应用于衣原体血清学诊断的是细胞壁LPS。
第31题:具有免疫原性的佐剂为A.脂多糖B.氢氧化铝C.石蜡油D.羊毛脂E.多聚核苷酸参考答案:A佐剂可分为:①具备免疫原性的佐剂:如卡介苗、枯草分枝杆菌、短小棒状杆菌、百日咳杆菌、脂多糖、细胞因子等。
②不具备免疫原性的佐剂:如氢氧化铝佐剂、磷酸铝、磷酸钙、石蜡油、羊毛脂、表面活性剂、藻酸钙、多聚核苷酸、胞壁肽等。
第32题: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有血小板第三因子的参加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不同E.钙离子是否参与凝血参考答案:D第33题:仅幼虫期可以传病的节肢动物是A.蝇B.蚤C.蚊D.虱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E第34题:正常人体内的铁主要分布在A.血液中游离铁B.肌红蛋白C.含铁血红素D.运铁蛋白E.其他组织中铁参考答案:C含铁血红素是体内铁的主要分布形式。
第35题:关于HLA错误的是A.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人类基因系统B.由400万个碱基组成C.传统上分为I、Ⅱ、Ⅲ类基因D.I类包括经典的HLA、B、C、DE.Ⅱ类包括经典的HIADP、DQ、DR参考答案:D第36题: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B.解离后的抗体结构活性改变C.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D.抗体与抗原结合后仍可与其他抗原结合E.解离后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不变参考答案:E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主要有三性:即特异性、比例性、可逆性。
可逆性是指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解离恢复为抗原与抗体的特性。
由于抗原抗体反应是分子表面的非共价键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并不牢固,可以随时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抗体仍保持原来的理化特征和生物学活性。
第37题:发病机制与免疫因素无关的是( )A.恶性贫血B.新生儿溶血病C.单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HbE纯合子E.溶血性输血反应参考答案:D第38题:猪带绦虫的终宿主是A.猪B.人C.牛D.狗E.猫参考答案:B成虫寄生在人体内,因此人是终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