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得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视患者得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24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得疼痛评估、4、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6—8小时,给予冰袋冷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5mg肌肉注射,氧气吸入、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药。
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得护理常规1、做好患者得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得恐惧、紧张心理。
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得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得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得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
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得发生。
6、做好卫生宣教。
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保持环境得安静,保证患者得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3、密切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6-8小时,相对卧床24小时。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
四、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保持环境得安静,保证患者得休息。
嘱患者相对卧床,瞩患者卧于硬板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得生命体征,入院24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臭氧治疗后,嘱患者相对卧床一周,胶原酶治疗后,嘱患者俯卧6—8小时,相对卧床一周。
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隔日小换药、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一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行走及坐立,相对卧床休息,三个月后到门诊复查、五、带状疱疹护理常规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禁用肥皂清洗患部。
二、疼痛护理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物,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三、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得病人)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用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脸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与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四、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告知患者相关知识,解除其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3、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得人群。
六、溶盘术得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得紧张情绪。
给予低蛋白饮食。
2、利用VAS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
术前2天训练床上大小便。
3、术前观察患者得T、P、R、BP,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4、术前一天给予口服扑尔敏及静脉输注脱水药物。
5、术前肌注安定,并静脉给予地塞米松5mg。
6、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得T、P、R、BP,防止术后并发症得发生。
7、术后保持俯卧位8—10h,以便胶原酶溶液积聚在突出物局部,充分发挥药物得溶解作用。
术后卧床24小时,避免对溶解过程中得椎间盘增加压力。
8、术后三天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感染、9、术后三天静脉输注脱水药物及抗菌素,并给予物理治疗,预防伤口感染,促进愈合、10、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溶盘术后得患者1个月内禁止负重劳动,三个月进行恢复性劳动。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手术原理。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得原理首先就是通过臭氧氧化髓核蛋白多糖,使髓核体积缩小,降低盘内压力,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得压迫。
其次就是通过拮抗免疫因子、炎性介质起到减轻神经根水肿、炎症及镇痛作用,同时,臭氧还可通过破裂口氧化突出或脱出得髓核。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得原理就是通过射频热凝器持续发出高频率射出得电流,使治疗靶点温度升高,对部分髓核产生直接或间接破坏,使病灶椎间盘变性、凝固、脱水、缩小、其特有阻抗与电刺激避免了损伤神经得可能、以上两种治疗方法得叠加即就是物理性溶核与化学性溶核得完美结合,互补不足、相得益彰。
一、护理评估术前评估1.病史年龄、性别、身高、职业、营养状况等一般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疼痛得原因与诱因。
2。
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疼痛得性质与伴随症状,观察患者得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生理行为反应、3。
了解实验室及其她辅助检查结果。
4、心理与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疼痛对日常生活能力得影响,食欲睡眠得情况。
患者得精神状态与心理反应;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对本病得了解程度及对病人得支持帮助能力。
5.恰当得运用疼痛评估工具。
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引流管得数量及位置。
2。
身体评估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及伤口情况,有无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功能锻炼。
3。
心理与社会支持状态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康复、后遗症等心理状态,家属对病人得支持程度。
二、护理诊断1.疼痛与椎间盘突出、肌肉痉挛、不舒适得体位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疼痛、肌肉痉挛有关 3.个人应对无效与疼痛影响正常生活有关4、潜在并发症肌肉挛缩神经根粘连 5、焦虑/恐惧与担心预后及手术有关三、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1。
协助患者行血常规、大小便、凝血四项、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及心电图检查、胸片、腰椎正侧位斜位片及MRI等。
保证充分睡眠时间。
2。
术前观察患者得T、P、R、BP,利用VAS准确进行疼痛评估,观察腰腿痛、麻木、感觉、直腿抬高实验结果与角度等情况,并将各项测量值记录于自制得评估表上以便于术后对比。
3.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情况,签字同意后方可操作、4. 心理护理4.1、了解患者及家属思想状况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大多数患者对该病得发生缺乏足够得了解与认识,影响其生活与工作质量,并产生巨大得心理负担,多数患者多方求治效果不佳,再加上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就是目前临床新开展得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患者对此手术相关知识不了解,顾虑大,担心术中损伤大血管神经,术后得治疗效果不佳等。
让她们清楚地了解疾病得诊治过程,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得信心,在最佳生理、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4。
2。
详细介绍其治疗原理,讲述该方法与其她治疗方法得区别、优点。
它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无痛苦、安全系数高、手术时间短、并且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好、不易复发、不破坏椎体稳定性等优点。
同时介绍同种患者得恢复情况,使之完全消除对本治疗方法得畏惧心理。
5 、向患者讲解术前练习床上卧位、卧位排尿得目得、意义与方法指导练习床上卧位、卧位排尿,请有经验得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意识到其重要性,并请陪护督促训练,以适应卧位与卧位排尿,练习床上大小便,以利术后观察效果、6。
患者得准备。
6.1。
1 手术前根据患者及家属得文化层次,应向患者进行耐心细致得解释工作,详细介绍其治疗原理,讲述该方法与其她治疗方法得区别、优点。
它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创伤小、无痛苦、安全系数高、手术时间短、并且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好、不易复发、不破坏椎体稳定性等优点、消除病人得焦虑、抑郁及对治疗得恐惧感,使病人能在良好得生理与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6.1.2嘱病人卧硬板床,不要垫太厚得褥子,保持床铺得平整,减少皱褶。
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 6。
1.3于术前2天进行体位训练。
6。
1。
3。
1俯卧位训练:因俯卧位时会使患者感觉不适,甚至难以忍受,为提高患者对特殊手术体位得耐受能力,术前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位训练。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两臂上举,前屈置于头部两侧,头下垫软枕,胸部及耻骨联合处垫海绵垫,并注意呼吸得调节,尽量放松,保持该体位制动20-30min/次,2-3次/天6。
1.3.2轴位翻身训练:为防止术后翻身不当引起并发症术前一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轴位翻身训练。
如侧卧位、仰卧位时,使头、颈、胸、躯干成一直线,保持轴式翻动、动作缓慢,避免脊柱弯曲、扭转,为术后正确翻身做准备6。
1.3、3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后需卧床1天,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避免长时间平卧不习惯大小便而导致术后发生便秘,尿储留等。
注意保持床单得清洁与干燥。
6、2术前根据患者体型选择码数合适得腰围,为术后腰部固定制动做好准备。
6。
3通知病人术前6h禁饮食,术前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注意个人卫生,检查患者穿刺区皮肤有无炎症、红肿、皮疹等,减低术后感染得发生率。
7.饮食指导指导患者术前两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
一般以营养丰富、易消化得食物为主。
8。
手术前得查对: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如对患者得姓名、年龄、性别、治疗部位、治疗药物等、核对无误后方可让患者入手术室(二)、术后护理1。
术后病情观察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与神经系统功能情况、观察其神志、血压、体温、呼吸、脉搏等得变化,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各一次,直至平稳、术后测体温3~4d超过38.5℃应特别注意穿刺部位感染。
(2)。
床边护理时应询问穿刺部位疼痛情况,就是在逐渐减轻还就是有逐渐加重趋势,有无振动痛、不敢活动、腰肌痉挛等椎间隙感染得特点,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得病人需常规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异常立刻报告医生处理。
预防并发症重点就是观察有无神经根得损伤及腰椎血肿形成、(3).评估患者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及肌力情况,观察腰痛、下肢痛,较手术前有无明显减轻,感觉运动障碍区域、下肢麻木程度、肌力等级有无明显改善。
2。
术后康复护理⑴绝对卧床休息1天,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
术后当天给患者睡硬板床,讲解卧硬板床休息得必要性,卧硬板床就是为了保持背部平直,减轻腰背肌肉肌肉紧张,减轻椎间盘受压,减少体重对椎间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