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热工学第建筑保温参考课件

建筑热工学第建筑保温参考课件

总结:建筑保温的途径 (1)建筑体型的设计,应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总面积 (2)围护结构应具备足够的保温性能 (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间距 (4)增强围护结构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 (5)避免潮湿,防止内壁产生冷凝。
10
2.2 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2.2.1 保温设计的依据 1)基本指标:最小总热阻 Ro.min 2)导热系数λ
根据不同的材料,构造和施工方法取修正系数α,表1.3-1。 如:铺设在密闭屋面中的多空保温材料,因干燥缓慢,取1.5 3)传热特性不同的异常部位形成热桥,热桥的温度低于主体, 为免结露,需要进行计算。 热桥:如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窗洞口的过梁,板 材中的肋等。
11
2.2.1 保温设计的依据
数确定。日照间距系数为:
(一)遮挡建筑的长边与被遮挡 建筑相对时,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 1.6。其中,被遮挡建筑为学校及托 幼园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场地) 和疗养院、医院病房、老年休养场所 等时,其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8。
7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4)增强围护结构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 具体措施:在设计中主要入口避开迎风地段,建筑物外部 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加强门窗密闭性等。
高层建筑的竖向交通井如果正 对主入口设计,将大大增加不 必要的冷风渗透。
因此应将门厅和电梯井之间有 一段缓冲距离。
华尔斯酒店大堂 9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5)避免潮湿,防止内壁产生冷凝。 导热系数随含湿量增大而增大,热阻降低,削弱了保温性能。 水分产生原因:材料原始湿度,施工中用水,使用过程 中进水;地下水。
建筑热环境
绪论 第一部分 人·建筑·气候——基于人的考虑 第二部分 材料·构造·围护结构——基于技术的考虑 第三部分 建筑·形式·细部——基于设计的考虑 第四部分 舒适·健康·高效——基于未来的考虑
1
1。传热基本知识
建筑保温 建筑防热
2 建筑保温
建筑保温途径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 异常部位的保温措 施 围护结构的蒸汽渗 透及冷凝
4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一般来说,体积小,体形复杂的建筑,S大。如平房和低矮 建筑。 体积大,体形简单的建筑。S值小。如多层、高层。 因此,建筑师处理体型与平面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功能要求, 必须正确处理体型,尽量减少表面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根据调查统计:4个单元6层楼的体型系数为0.28;4个 单元3层楼的体型系数为0.34,且采暖能耗比前者多20%。 因此居住建筑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体型,但不作硬性要求。
5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2)围护结构应具备足够的保温性能
QqFR 1o(ti te)F
在室内外温差一定和确定的边界条件下,热阻越大,传热 量越小。因此,《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提出,把总 热阻Ro作为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指标。
按热惰性指标D将围护结构分为4类,分别取不同的室 外计算温度,从而以不同的总热阻值来调节保温性能。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大时,Ro可小些。 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D小时,Ro总热阻增大予以补偿。
Δt:市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允许温差。表1.3-3。p58。
6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间距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 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 离。
L H D1.6(青岛,多) 层《2遮遮0青挡挡03岛建建规市筑筑定城高的市度建建不筑筑超间规过距划按24管照米理日时办照,法间其距》与系被
(4)实际情况下不是一维稳定传热,需要考虑热惰性指标D。 根据不同的D,取不同的冬季计算温度。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的规定,分为四类:
Ⅰ型
D>6.0
Ⅱ型
D=4.1~6.0
Ⅲ型
但对于实D体=1砖.6墙~4,
Ⅳ型
D=1.6~4.0D时≤1,.5 仍按Ⅱ型。
(5)计算Ro.min时,以室内外温度ti,te为依据。若不与室 外直接相邻的构件,按表1.3-2,取温差修正系数n。
QqF
当温差一定时,总传热量与面积 成正比。因此,减少建筑物的总 面积也就能减少能耗,既能节省 开支又能节约能源。
Q:总传热量(w·h)
q: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传热 量(w/㎡)
τ:传热时数(h)
F:围护结构的总面积( ㎡ )
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 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 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3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建筑物体型系数:即单位体积分摊到的面积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 宜控制在0.3及以下。若大于0.3,则外围护结构应加强保 温。
如建筑物的高度相同,则其平面形 式为圆形时体型系数最小,依次为 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其他组合形 式。随着体型系数的增加,单位面 积的传热量也相应加大。
(6)若体型系数S>0.3,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按表1.3-6 《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取值。
12
2.2 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2.2.2 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的确定
q
1 Ro
(ti
te )
qi
1 Ri
(ti
i )
Ro.min(ti tte)nRi
Ro.min:最小总热阻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高级居住建筑、医疗等 取20 ℃。 te:冬季室外计算温度。附录Ⅱ附表1。P373 n:温差修正系数。表1.3-2。P58。
按照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在冬季时间长、气温 低的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为使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们正常 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通常都装有采暖设备。为了节省采暖 的能耗及维持室内所需的热环境条件,房屋建筑必须具有 足够的保温能力。
2
2 建筑保温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1)建筑体型的设计,应减少外围护结构的总面积
例如,北京地区,南向 窗,有单层钢窗的热损 失是37砖墙的2.2倍。
但要注意,注重门窗密闭性之 余也要注意透气性。特别是人 员密集的场所。
门斗8
2.1 建筑保温的途径
(4)增措施: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井。 楼梯、电梯以及内天井等上下 联系的空间,高度大,能显著 增加由热压引起的冷风渗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