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一、社会调查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
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
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
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
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
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
(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某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
二、社会调查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
首先检查社会调查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
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社会调查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
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
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
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
所谓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
对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社会调查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
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
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
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
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社会调查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社会调查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
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