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结合已学知识,并根据下列一组物质的特点回答相关问题。

(1)邻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____(填编号,从A~E中选择)。

(2)A、B、C之间的关系为____(填序号)。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分异构体 d. 同素异形体(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检验A与D,简述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

(4)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是“结构越对称,熔沸点越低”,根据这条规律,判断C、D、E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______(填编号)。

【答案】E b 取少量A、D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若溶液褪色,则为间二甲苯;若溶液不褪色,则为苯; E>D>C【解析】【分析】(1)邻二甲苯表示苯环相邻位置各有1个甲基;(2)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3)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间二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4)根据结构越对称,熔沸点越低解题。

【详解】(1)C为对二甲苯,D为间二甲苯,E为邻二甲苯,故答案为:E;(2)A、B、C的结构简式中都含有苯环,分子式依次相差1个“CH2”,符合通式C n H2n-6(n≥6),所以它们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b;(3)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间二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则检验苯与间二甲苯的操作为取少量A、D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若溶液褪色,则为间二甲苯;若溶液不褪色,则为苯;(4)对二甲苯的对称性最好,邻二甲苯的对称性最差,故熔沸点由高到低:E>D>C。

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苯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 A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 AC.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2N 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苯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28g乙烯的物质的量为1 mol,乙烯分子含6对共用电子对,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液体,故C错误;D.乙烯、丙烯、丁烯的最简式为CH2,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3N A,故D错误。

3.下图是正丁烷的四种构象与势能关系,下列关于正丁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苯中的溶解度大B.四个碳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C.图中四种构象化学性质不同D.各构象势能的高低与CH3空间位阻有很大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A.正丁烷分子中没有亲水基团,水是极性分子,苯是非极性分子,正丁烷为弱极性分子,正丁烷难溶于水,易溶于苯,A错误;B.正丁烷分子中的碳原子都是sp3杂化,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错误;C.图中四种构象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D.由图像可知,各构象势能的高低与CH3空间位阻有很大关系,D正确;答案选D。

4.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用大试管收集体积比为1∶1的甲烷和氯气混合气(如图),强光照射下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管中气体颜色变浅B.试管内液面慢慢上升C.水槽中的液体溶有氯化氢D.试管内壁的油滴是纯净物【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均无色,因此试管中气体颜色会变浅,故A正确;B.甲烷和氯气取代后生成的一氯甲烷为气体,难溶于水,其它有机产物均为液态,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因此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会导致液面上升,故B正确;C.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故C正确;D.内壁出现油状液体,是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明确甲烷的取代反应及产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本题要注意甲烷与氯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四个取代反应会同时发生,得到的产物为混合物。

5.下列关于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原子性质活泼,容易形成化合物B.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形成碳链或碳环C.碳原子之间能形成单键,也能形成双键或叁键D.碳原子除了彼此间可以成键外,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成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碳原子间能以共价键形成碳链或碳环;碳原子之间能形成单键,也能形成双键或叁键;碳原子除了彼此间可以成键外,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成键。

选A。

6.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23592U和23892U;(C) CH3CH2CH2CH3和;(D) 和;(E)甲烷和新戊烷。

(1)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系物;(4)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A E C【解析】【详解】(A)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23592U和23892U都是U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C)CH3CH2CH2CH3和(CH3)2CHCH3分子式相同,碳链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和都代表二氟二氯甲烷,为同一种物质;(E)甲烷和新戊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4个-CH2,互为同系物;则:(1)互为同位素的是B;(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3)互为同系物的是E;(4)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

【点睛】考查同位素、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

判断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方法是:若化学式为元素,可能是同位素;若化学式为单质,则可能是同素异形体;若化学式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分异构体;若是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则为同系物。

7.完成下列填空(1)的系统命名____。

(2)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结构简式:___。

(3)的键线式:____。

(4)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且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

(5)有机物二苯甲烷中,该分子中有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答案】2-甲基-3-乙基己烷CH3CH2CH(OH)CH34【解析】【分析】(1)根据烷烃的命名原则命名;(2)2,5-二甲基-2,4-己二烯最长碳连有6个碳,主连上有2个双键;(3)根据键线式省略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的特点书写;(4)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5)结合苯以及甲烷的结构判断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结合有机物的对称性判断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详解】(1)最长的碳连有6个碳原子,名称为2-甲基-3-乙基己烷;(2)2,5-二甲基-2,4-己二烯最长碳连有6个碳,主连上有2个双键,结构简式:;(3)的键线式为;(4)C4H10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的有多种,其中具有手性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OH)CH3;(5)由结构对称可知,苯环上3种H,亚甲基上1种H,共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原子。

【点睛】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8.G是一种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特效药中间体,其制备路线如图:(1)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是_____。

(2)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14H21NO3,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

(4)从整个制备路线可知,反应B→C的目的是______。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种。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能与NaHCO3溶液反应;②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完成以、CH3NO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图____(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其中第二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答案】醚键、醛基加成反应保护羟基不被反应,并能最终复原 132+O22+2H2O【解析】【分析】(1)根据C的结构确定其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2)物质A与HCHO发生酚羟基邻位的加成反应产生;(3)根据E、G的结构,结合F的分子式,确定F的分子结构;(4)根据B、C的结构及最后得到的G的结构分析判断;(5)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结合同分异构体的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目;(6)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该物质被催化氧化产生苯甲醛,苯甲醛与CH3NO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发生消去反应产生,发生加聚反应产生;根据题意,第二步反应为苯甲醇被催化氧化产生苯甲醛。

【详解】(1)根据C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醛基、醚键;(2)物质A酚羟基邻位上断裂C-H键,HCHO分子中断裂C、O双键中的较活泼的键,二者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所以A→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3)物质E结构简式为,E与CH3CHO、H2在Pd/C作用下反应产生分子式C14H21NO3的F,则F的结构简式为;(4)B结构简式为,B与反应产生C:。

经一系列反应最后生成,两个官能团又复原,所以从整个制备路线可知,反应B→C的目的是保护羟基不被反应,并能最终复原;(5)B结构简式为,其同分异构体符合条件:①分子中含有苯环,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②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若含有2个侧链,则为-OH、-CH2COOH,二者在苯环上的位置有邻、间、对三种;若有三个官能团,分别是-OH、-COOH、-CH3,三个官能团位置都相邻,有3种不同结构;都相间,有1种位置;若2个相邻,一个相间,有3×2=6种,因此有三个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为3+1+6=10种,则符合题意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数目是3+10=13种;(6)一氯甲苯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该物质与O2在Cu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苯甲醛,苯甲醛与CH3NO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发生消去反应产生,发生加聚反应产生,故反应流程为:;根据题意,第二步反应为苯甲醇被催化氧化产生苯甲醛,反应方程式为:2+O22+2H2O。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涉及官能团的识别、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6)中合成路线设计,需要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已知信息中转化关系中隐含的信息,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