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行保函业务的管理,规范保函业务的操作,根据我行相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我行保函业务的操作流程包括:申请、受理、调查、审查、审批、保函开立、保函开立后的管理、资料归档。
1 申请
具备本行保函业务基本条件的申请人,向各分支行提交书面申请
2 保函业务的受理
2.1 保函业务由申请人开户行受理,按《xx银行贷款受理操作规程》执行;2.2 融资性保函业务由分支行填写《意向性申请书》上报总行授信评审部,总行授信评审部请示行领导同意后通知分支行,需大额调查的通知公司金融部、投资银行部。
2.3 融资性保函业务分支行填写《不可撤销贷款承诺函/融资性保函业务收费定价表》上报总行计划财务部确定收费标准。
3 保函业务的调查
3.1 分支行按《xx银行贷前调查操作规程》的规定,对保函业务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的内容参照《xx银行统一授信业务管理规定》。
3.2 分支行调查人员撰写的保函业务调查报告,签署明确意见后,按我行的信贷流程逐级上报审查审批,需总行审批的,上报总行授信评审部的资料主要有:3.2.1 分支行保函业务报批报告;
3.2.2 分支行保函业务审批表;
3.2.3 分支行保函业务风险认定书;
3.2.4 分支行保函业务调查报告;
3.2.5 《不可撤销贷款承诺函/融资性保函业务收费定价表》;
3.2.6 保函业务的相关资料。
3.3 分支行信贷系统录入按《xx银行信贷管理系统规定》执行
分支行营销人员进入信贷系统→授信方案管理→单笔授信业务申请→新增申请→业务品种→表外业务→非融资性保函/融资性保函(表外)→选择保函种类→录入申请详情(按系统要求录入、提交)
3.4 保函业务的大额调查
3.4.1 总行公司金融部负责按照《xx银行大额授信调查管理规定》对保函业务进行大额调查,原则上与分支行贷前调查同步进行(跨省分行大额贷前调查,由
分行风险控制部负责),调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提交授信审查委员会。
3.4.2 保函业务中涉及直融业务的大额调查需总行投资银行部参与。
4 保函业务的审查
审查人员对报送材料的合规性、完整性、合法性和风险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具体内容参照《xx银行贷时审查操作规程》、《xx银行统一授信业务管理规定》执行。
5 保函业务的审批
5.1 非融资性保函业务审批权限按我行授权管理制度执行。
5.2 融资性保函业务的审批权限在总行。
由总行授信评审部、分管副行长、授信审查委员会、行长、董事会在授权范围内分级审批,相关内容参照《xx银行贷时审批操作规程》执行。
5.3 代理国开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开立的融资性保函按总行授权进行审批;5.4 经总行审批通过的保函业务,由总行授信评审部制定授信批复下发分支行,并通知风险管理部;
6 保函开立
6.1 前期相关法律文本准备
6.1.1 分支行参照我行保函业务管理规定提供参考的法律文本,与保函业务各当事人协商,拟定相关法律文本的格式。
6.1.2 保函业务中涉及直融资业务的统一由总行投资银行部设计和制定融资业务交易结构,总行投资银行部指导和协助分支行与相关当事人协商,拟定相关法律文本格式。
6.2 相关法律文本审核、签订
6.2.1 我行格式化的相关法律文本,分支行可直接签订;
6.2.2 非我行格式化的相关法律文本,由分支行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进行审核,经总行风险管理部审核通过后,分支行直接或发起签订相关法律文本。
6.3 保函业务出函审查
6.3.1 分支行权限范围内审批的保函业务,出函审查参照《xx银行贷款发放审查操作规程》执行。
6.3.2 总行审批的保函业务,分支行与客户签订相关法律文本及授信批复中出账条件的内容,报总行风险管理部进行出函审查,审查通过后向分支行下发《开
立保函通知书》;经总行风险管理部授权的分行,由分行风险控制部对分行签订的相关法律文本及授信批复中出账条件的内容进行出账审查。
6.4 开立保函
6.4.1 在授权范围内,分支行可对外开立保函;
6.4.2 由总行对外开立保函的,分支行填写《xx银行合同签订审批(授权)意见表》上报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按程序报批后,将相关的法律文本提交总行办公室加盖总行公章和法人章(或授权负责人签字)后,对外开立融资性保函。
6.5 保函移交
分支行需对已生效的保函文本进行复印,要求申请人在复印上签署“保函原件已收悉”字样并签章以及代理人签名、日期。
6.6 分支行开立保函会计处理
6. 6.1 对外开立保函生效时,分支行信贷人员在信贷系统中打印出账通知书(经总行风险管理部出函审查的《开立保函通知书》),提交分支行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6.4.2 分支行会计柜员根据信贷系统出具的《出账通知书》、《保函协议书》在核心系统使用“6611--开出保函(会计部门)”交易,录入保函协议编号、客户号、客户中文名(系统回显)、货币代号、受益人名称、保函业务种类(列表选择)、担保金额、保证金账号、保证金金额(系统回显)、起始日期(系统默认当日)、终止日期、反担保形式(列表选择)、担保信息编号、授信额度编号、手续费计收方式(列表选择)、手续费金额、手续费支出账号。
交易成功后打印两联通用凭证。
一联作当日传票,一联交市场营销部存档。
会计分录
6.6.2.1 存入保证金借:201客户账
贷:25102保函保证金
6.6.2.2 担保信息开户借:704(表外账)
6.6.2.3 保函手续费入账借:201客户账
贷:51110 保函手续费收入
6.6.2.4 开出保函借:618(表外账)开出保函
7 保函开立后管理
7.1 保函业务的日常管理参照《xx银行贷后管理操作规程》执行。
7.2 分支行贷后管理人员在对申请人进行检查时,对可能导致申请人违约的不正常情况或征兆及时给予风险预警,具体执行按《xx银行贷款质量监测预警管理规定》。
主要的风险预警的状况:
7.2.1 借款人提供虚假的资料,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7.2.2 拒绝接受本行进行监督管理;
7.2.3 发生合并、分立、合资、股份制改造等产权变更或承包、租赁等经营方式改变;
7.2.4 卷入或即将卷入重大的诉讼或仲裁程序及其他法律纠纷;
7.2.5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金融规章制度的情况。
7.3 保函修改。
保函开立后,申请人或受益人要求修改保函条款的,应向经办分支行提交申请人和受益人双方共同签章的修改保函申请书,经我行批准后,由分支行信贷部门出具书面通知,交会计部门进行修改。
7.3.1 保函修改内容不增加业务风险且符合授信批复中出账条件的,分支行上报总行风险管理部审查批准。
7.3.2 保函修改涉及其他内容的,按融资性保函业务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7.3.3 在保函有效期内,申请人按与受益人签定的主合同的约定偿还部分债务,我行保函额度减少,分支行业务员应要求申请人提供主债务履行的有效证明,并报分支行行长批准。
7.3.4 分支行保函修改会计处理
分支行会计柜员在核心系统操作“6615---修改保函”交易,录入保函协议书编号,其余信息由系统回显,并根据信贷部门出具的修改申请,录入调整后担保金额。
交易成功后打印两联通用凭证。
一联作当日传票,一联交市场营销部存档。
会计分录
贷:618(表外账)开出保函
7.4 保函赔付。
7.4.1 保函有效期内,申请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定的主合同的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约定义务时,受益人要求我行履行担保义务,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我行提交索赔付款通知书及申请人违约的有关证明,总行风险管理部与经办分支行对受益人提供的赔付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后,由总行风险管理部按照保函中约定的条款,对是否进行赔付提出明确的法律意见,报行领导批准后,分支行按总行风险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