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地区县域经济考察报告县域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善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
据2002国家统计局统计,县域经济已占我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六成。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新经济的兴起以及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确立,县域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探讨巴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计委系统考察组随自治区考察团于4月19日—27日对长江三角洲苏、浙、皖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考察学习,我们深受启发,开拓了视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更深的认识。
一、长江三角洲概况长江三角洲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部,是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自然条件优越,原有经济基础好,工农业生产门类齐全,文化教育与科技发达,是长江流域、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
2003年长江三角洲生产总值达16860多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6%。
其中,苏州市生产总值达2802亿元,增长18%,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5位;财政收入409.9亿元,增长3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8.9亿元,增长7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1元,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6750元,增长10%。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成为国内外投资新的热点,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长江三角洲正崛起一个庞大的经济巨人群。
这一经济巨人群包括:年国内生产总值近5000亿元的“超级巨人”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等五个年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巨人”,以及绍兴、南通、常州、嘉兴、镇江等五个年国内生产总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小巨人”,这11个“经济巨人”去年GDP 占全国的16%。
在这块不到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近10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它们是如何发展的呢?二、江浙县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一)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苏南、浦东、浙江三种模式,它们的共同点是“化解”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
以上海为例,上海“化解”国有企业的办法是发展外资企业,成立了国内最早的三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大量外资,并因此“牺牲”了一批国有企业,因为在合资中,要把最好的部分拿出来与外资合作。
许多企业以厂房为手段与外商合资,促进了新兴产业以外资为主体得到快速发展。
上海的6大新兴产业,均以合资企业为主,如汽车主要引进德国大众技术;宝钢、石化的设备主要从国外引进;通信与贝尔公司合作。
零售业最早与日本伊士达合作,引进他们的管理经验,以后又实行合资经营,突破了传统商业业态,引发了商业业态“革命”,带动了连锁商业的发展。
1995年后,上海开始大规模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比较好的企业实行股份制,股票上市;差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许多企业都与外商合资、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上海采取的两大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通过企业改革使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下降。
(二)企业制度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首先,我们通过比较苏南与浙江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同的制度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1、江苏与浙江相比, 自然条件更好, 经济基础更坚实。
据了解,与浙江比较,江苏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从陆地面积来看,江苏、浙江两省基本相同(苏为10.26万平方公里、浙为10.1万平方公里),但江苏平原占68.8%、山区只占29.5%,而浙江山区占70.4%、平原只占23.2%。
浙江的山地比例更高。
人口,江苏为7327万人、浙江为4501万人(2000年数据)。
可见,经济发展的起点,江苏要优于浙江。
2、江苏的经济发展却落后与浙江,这一趋势近年来尤为突出。
数据显示,至2000年,江苏的GDP由1978年的249亿元增加到8533亿元,增长33.24倍,同期浙江的GDP由124亿元增加到6024亿元,增长48.69倍。
2000年浙江人均GDP已达12881元,江苏则为11140元;1978—2000年浙江人均GDP增长30.91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而江苏只增长了25.9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排名一度由第6位下降到第7位。
显然,浙江的经济发展绩效要好于江苏。
赴江浙沪学习考察报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宽广深远的眼界永远属于那些勤于学习、思想解放、勇于进取的人们。
此次考察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开阔眼界的良机,我们要铺下身子来在对比中找差距,在思考中找出路,以自警取代自满,以进取取代保守。
通过学习真正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范文开心人提醒长时间工作要作息休息哦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圆满完成2005年工作的“六大指标、十大工程、十个跨越”,全面促进我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要大力发扬团结奋进,求真务实,敢想敢闯敢干,争先争优争强的创业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是江浙沪发展较快的重要原因;而发展缺乏大气势,是我们落后于江浙沪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要超常规快速发展,气势至关重要,气势就是机遇,气势就是动力,气势就是先机,气势就是在发展过程中坚持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想深一步。
江浙沪等地就是以敢为人先的宏大气势,紧紧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机遇期,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
我们面对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全区人心思上,人心思富,必须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自我加压,提升标杆,不断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在江浙沪等地经济发展奇迹的后面,都有一种干事创业、敢闯敢冒敢做敢为的强大精神支持,而我们与这些先进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表现为勇气与胆略的差距。
胆略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前提。
在大多数地方还在谈私色变的时候,温州就顺应民间涌现出的创业愿望,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这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贫瘠山区成为我国最富庶、繁华的地区之一,而这必然冒着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我们面临大开发、大招商、大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往往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拘泥于清规戒律,“口欲言而嗫嚅,足欲行而趔趄”,在循规蹈矩中束缚了自己,在争论和论证中丧失了机遇,贻误了发展。
树立勇于改革创新的胆略,要害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果断破除束缚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条条框框,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干别人干不了的事情,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只要符合当地实际,不违反政策,有利于发展,就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看准了的,先干起来再说,先办成了再说,让实践作为最终检验标准。
江浙沪一带改革力度如此之大,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直在踏踏实实地苦干;而形式主义、表面文章、懒散虚假也正是我们落后于这些先进地区的根本原因。
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有了求真务实的精神,眼界、气势、胆略才会有坚实的支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转变工作作风,说了算,定了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明确分工,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使各项工作有目标,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立说立行,狠抓落实。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思想教育,在全区干部中大力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领导干部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治理方式,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权利、责任和利益的联系,做到责权利统一、责权利下放。
积极探索干部人事改革新路子,放开视野选人用人,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定升迁。
坚持干事创业的用人导向,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强化干事创业的组织基础,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惩治腐败者,鞭挞空谈者,让一大批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脱颖而出,成为改革创新的中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舵手。
4、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放开胆量,放开政策,放开领域,放开发展民营经济,既抓量的扩张,让民营经济星火燎原,铺天盖地,使民营经济成为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又抓质的提高,强化治理,完善机制,提高素质,使民营经济成顶天立地的巨人。
一是扩大融资渠道。
温州市的基金会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民间资本转化成了产业资本,也可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民间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
二是积极走出去,与本地和外地大型企业搞好联合,引进一些加工型项目,逐步形成“块状经济”。
三是发动千家万户上项目,加快资本积累,搞好资本运营,为加速发展打下基础。
5、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招商促进大开发,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在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治理理念的情况下,招商引资是滨州,更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只有招商,才有项目;有了项目,就有了税源;有了税源,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拉项目,更新观念培税源,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各种节、会为平台,以优惠政策来扶持,以诚信服务来推进,以落实招引服务责任制来保障。
一是转变领导方式,党政领导要拿出大部分时间集中精力抓招商引资工作,落实招商引资项目,解决具体问题,既要引进外资,又要引进内资,既要重视招引项目,更要重视已招项目的推进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形成产值和税收。
在项目推进中,实行领导干部包重点项目,有关人员包一般项目制度,落实项目责任人,定期调度,全力推进。
二是要抢抓机遇。
目前,江浙沪等地区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仅有大量剩余资本,而且一些传统产业需要向内地转移,不少企业利用其技术、品牌、治理等方面的优势,实行低成本扩张,限于当地土地、电力资源,希望到内地合办企业、合作生产,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派出一支队伍建立办事机构,跟上工作,巩固考察成果。
三是创新招商方式,采用委托招商、以(范文开心人提醒长时间工作要作息休息哦商招商、亲朋招商等方式,注重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高税收项目上,力争引进3—5个过亿元的工业项目,为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6、加大优化环境力度把优化软硬件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
谁能抢先创造良好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谁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在改善硬环境上,加大城市建设力度,搞好城市规划,严禁乱搭乱建,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搞好资本运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到美化、净化、亮化,提高城镇建设品位,增强吸引力。
在改善软环境上,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抓整治优化工作,既要抓各种案件的查处,又要建章立制;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搞好服务,真正做好亲商、安商、护商工作,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大,把帮投资者赢利,助投资者成功,为投资者服务作为工作的基点和重心,作为自己发展的前提,努力形成宽松、公平、开放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