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0后买房报告:二次元幻影

90后买房报告:二次元幻影

90后买房报告:二次元幻影当中国地产业步入2015,在政治经济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企业转型与社会转轨的焦虑与不安氛围正在弥漫。

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互联网下成长、难以琢磨的90后……围绕购房主体的洞察与争议,成为地产界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

与之相伴,90后作为正在成长的消费主体,他们的住房消费观念决定着房地产业的未来。

2014年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受邀前往万科演讲,抛出“九零后压根就不买房”言论,震动地产界。

言犹在耳,2014年年末,社科院抛出一份研究报告直指,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

90后真的不愿意买房吗?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90后们,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聆听他们的买房观。

我们共收回102份有效调查问卷。

受访者中,工作时间一年以下的超过4成,工作了1年到2年,将近2成;有26%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

拥有本科、专科、硕士学历和学位成为占比最大的人群。

调查的结论令人深思。

追求自我价值、被誉为“二次元”一代的90后,尽管生活方式与80后、70后呈现差异化,但在住房消费观上,远非“不买房一代”可简单概括。

在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结论,不一样的90后。

谁说90后不买房崇尚生活品质、个性张扬的90后不买房?是误读还是真相?东地产财经周刊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直戳地产商的敏感神经。

社科院认为,更看重个人价值的90后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成为“不买房一代”:一方面九零后认同传统国人将住房视为成家、结婚、生子生活必需品的看法,另一方面他们又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自在的生活,不做“房奴”,“他们有可能成为"不买房一代"。

”而在2014年年初,网络红人马佳佳提出,“在互联网浪潮下成长的90后,压根不需要买房。

”同样在业内引起热议。

支撑马佳佳“不买房”的理由是:人们买房是因为传统的念土情结和婚姻观念,或者是资源分配中的投资增值。

但90后是理想化、个性化的一代,传统的买房行为对“90后”意味着重资本,无闲钱做其他事;买房会限制自由;想摆脱与婚姻相捆绑的传统观念束缚。

于是,“90后”对于房子,要么继承,要么放弃,要么成为居无定所、住遍全世界的最牛酒店的城市新贵。

更有媒体对无意于购房的年轻人大加赞扬,称他们观念“进步”。

只是,九零后真的不愿买房吗?带着这个疑问,《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实地走访上海各大院校,近距离接触初入职场的九零后们,聆听他们的买房观。

我们通过对102名九零后调查后发现,有六成的九零后有买房的意愿。

在剩下不愿买房的九零后中,有一半是资金原因,有三成是不愿意被束缚,有一成是长辈留有房产。

在调查中,“房价太高”、“没钱”、“压力大”是频繁出现的字眼。

受访者中,有超过90%以上的九零后反映房价过高,对于他们而言,房子似乎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我们也想买房,只是价太高”1991年出生的王文卿是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之前有过一年的工作经历,这也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多了几分内敛与稳重。

对于买房,他显得较为坚定,他认为在上海这个城市,如果有房子很多事情会更方便。

何时买房,王文卿也给出了准确的回答,毕业后工作满一年,当一切都安定下来,有了稳定的收入,会适时的选择买房。

提到如何付款时,王文卿说,可能父母会资助一部分。

九零后中,“王文卿”们并不在少数。

他们年轻、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而对于买房,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抗拒,有的目标甚至很明确。

受访者中,有六成的九零后有买房的意愿。

在剩下不愿买房的九零后中,有一半是资金原因。

我们通过对比后发现,在校大学生们对于买房,除了认为房价过高,其他并无多大概念。

而对于已经步入职场的九零后们,随着工作年限的累计,对于买房的概念逐渐清晰,考虑到结婚、居住需求,他们买房的意愿会逐渐变得强烈,并会为此付诸努力。

对于马佳佳“90后不买房”的观点,王文卿笑道:“她是女生当然不用买房啦,买房是我们男人的事。

”在中国,买房似乎是永恒的主题,不论是现在的“90后”还是未来的“00后”,买房,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尽管九零后们更多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房,但是,居高不下的房价,也不得不让他们对现实低头,他们需要借助父母的力量来完成买房的梦想。

受访者中,仅有一成拥有自己的房产,几乎都是由父母资助首付或者一部分房产甚至全部房款。

对于他们而言,房子是不可承受之重。

根据上海搜房数据监控中心统计,2014年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7165元/平,环比2013年上涨10.99%。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内环内、内外环间、外环外的均价,正由原先的“5-3-1”格局步入“6-4-2”的价格区间,即内环内均价6万元/平方米,内外环间均价4万元/平方米,外环外均价2万元/平方米。

对于高昂的房价而言,90后的工资捉襟见肘。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毕业生的薪酬,其中大专生在2500-2800元/月,本科生在2800-3200元/月,研究生在3500-4000元/月。

对于他们而言,大多数即便辛苦一整年,也仅能在买下上海一平米,买房,谈何容易?“不是我不想买,只是没钱而已。

”一位九零后苦笑道。

结婚没房?那得看感情调查发现,对于买房最主要的因素,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会因为居住需求而购买房产,有四成的受访者愿意为婚房买单,这是比例最大的两个因素。

有不足一成的九零后会买房产投资,学区房因素暂时不会成为他们考虑的重点。

刚性需求是目前九零后主要的考量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买房和结婚的话题,有将近四成倾向于先买房再结婚,19.6%的人倾向于先结婚再买房,剩余43.1%的人认为结婚和买房无关。

可见,奉行结婚买房的九零后大有人在。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想被禁锢,试图跳脱世俗的枷锁。

值得一提的是,丈母娘对于买房的推动仍然不容小觑。

不少男生表示,如果未来丈母娘提出“没房就别想娶我女儿”,那也得微笑着乖乖接受。

相对而言,女生的自由度更大一些。

抱着“买房是男生的事情”想法的人不少,也有不少女生愿意和未来的丈夫一起还房贷。

虽然不少女生认为结婚和房子无关,但如果对方有房,无疑会提升魅力值。

赵琳(化名)是上海人,去年刚从上海一所大学毕业,平时喜欢看文哲史书籍,典型的文艺女青年。

谈到买房这个现实的问题,她的逻辑非常清晰。

她会因为居住需求而买房,也认为结婚和买房无关。

当记者进一步问道:“既然买房和结婚无关,那如果男生没有房子你愿意嫁给他吗?”她考虑了一下回答:“有房最好,理论上我觉得结果只和爱情有关,现实会考虑。

但是他没房,两家人能凑凑也行,没钱也要有未来。

房子是个生活考虑因素,有房最好,没房看感情程度。

”创业还是买房?这是一个问题。

上述提到的社科院的报告调查显示,如果给九零后一笔相当于住房首付的钱,有超一半人会选择创业,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买房。

《东地产》的调查同样得出类似的结论。

我们的调查显示,超过6成人选择创业,四成选择买房。

选择创业的人认为,买房子是一个固定资产,而创业,这个钱会生钱,有钱了还怕买不到房子?创业最终仍然回归到买房。

不想创业的原因是:创业风险大,而且创业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过的。

有钱的话先买房,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然后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论调,如果说创业是不想被束缚、自由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样,买房也是为了买完之后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选择创业的人群中,男女比例各占半壁江山。

九零后一代,越来越多的女生更加注重事业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

“小姑娘需要独立,创业是一种选择。

”“创业是梦想。

如果真有钱,那我肯定选择创业奋斗一下。

现在买房不急,而且是女孩子。

”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意识的闪光。

而由男生买房这一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大部分人都想要一个属于自己房子。

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在买房还是租房这个选择上,有将近八成的人倾向于买房,而不愿意租房。

他们认为,租房不稳定,房东让搬家就要搬家,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安全感。

更有人喊出,“我喜欢房子,我要主宰我的世界”这样的宣言。

张扬个性,我爱毛坯房毛坯or精装修?对于开发商和建材商来说,毛坯房的建造周期更短,回款周期更快。

在房产市场顺风顺水的日子里,除了样板房和少数工程,双方的精力集中在毛坯房上。

房地产市场趋于理智之后,精装修项目就逐渐占踞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以万科为首,2007年,万科在全部的新开工项目里,装修房的比例还没有超过50%。

到 2013年万科的装修房比例已达约九成,基本实现全装修的目标。

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如果万科无法实现精装修,就只是一个初级加工产业者,只有做了装修房,万科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

万科董秘谭华杰曾表示,相比毛坯房,装修交付可以显著减少客户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更容易受到自住客户的青睐。

开发商逐步“试水”装修市场。

但是,“万科”们,请看过来,我们九零后,更爱毛坯房。

在我们这次的调查中,只有三成选择精装修的房子,另外将近七成的人愿意买毛坯房。

他们的观点是,“毛坯房可以自由发挥啊,可以改造啊,精装的无法改造,我可以把卫生间的门封起来,把储藏室改成我的衣柜。

”“人家的装修不满意,还要拆,多麻烦。

”九零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卓有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

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个性鲜明,注重自我。

他们是个性张扬的一代。

90后的买房真心话买房,90后有话说。

《东地产财经周刊》在《东地产财经周刊》对90后的买房调查报告中,102位有效调查问卷受访者均面对记者说出了自己买房的真心话。

学生族:都有一颗买房的心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买房离我们太远啦2、压力太大,想都不敢想啊!3、没说的,压力大,心累。

4、难,压力太大。

5、且行且珍惜。

6、任重道远。

7、太坑啦。

8、如果有钱就好了。

如果有了钱有精力就好了。

9、适时、适地才有适合的机遇。

10、房子不在大小,能住就行。

11、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没有必要通过牺牲生活品质来买房。

12、90后买房我觉得挺难的,90后大都是大学生或者刚毕业。

13、不依靠父母的话买房还是挺困难的,我觉得只能尽量让父母少资助点。

14、希望进入社会以后就业和买房之间能有一个好的平衡。

15、有房才有家的感觉。

16、很难、很伤、口难开。

17、完全不可能自己买。

18、好好赚钱,努力攒钱。

19、不喜欢啃老,买房还是要靠自己。

20、没想过,因为自己还没有赚钱。

21、靠工资买房确实很难。

就算是按揭,每个月交钱后,剩下可支配的生活费就很少了。

22、可以买房自然是最好的,不行租房也可以接受。

23、对房价很无语。

工作人群:品质生活的房产观1、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销售2、努力工作不如有个有钱的父母。

——室内设计师3、女生找个有钱人嫁了不就行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