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科综合选择题测试试题(含答案)

理科综合选择题测试试题(含答案)

理科综合选择题测试试题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424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8小题,每小题4分。

共2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但还有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

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一定是C、H、O、NB.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遇苏丹III染液可能呈现橘黄色D.可引起细胞糖蛋白减少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C.线粒体基质中有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B.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D.氧气消耗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4.右图为某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结构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结构1和4中会发生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C.结构1和3均含有磷脂和蛋白质D.结构2在有丝分裂前期能复制倍增5..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6.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医学教授山中伸弥,以表彰他们在“细胞核重编程技术”领域做出的革命性贡献。

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据图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中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均具有双层膜结构B. 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C. 干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 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糖尿病7.下图①~④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的CO2转移途径。

某小组在密闭玻璃温室中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CO2量)A.①与曲线中a点相符B.②与曲线中b点相符C.③与曲线中c点相符D.④与曲线中d点相符8.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并绘制出下图。

据此推测高尔基体的活动明显增强的时期是9.右图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可确认该细胞A.发生过基因突变B.将形成四种配子C.是次级精母细胞D.没有同源染色体10.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AF段表示有丝分裂B.CD、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HL段含1个染色体组D.AL段均可发生染色体变异11.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A.初级精母细胞 B.次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12.下图是科学家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一和实验三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转录、翻译都属于基因表达的过程B . ATP 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用固定化酶降解农田中有机磷农药,不需考虑营养条件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于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14.氨苄青霉素有抗菌作用,但长期使用易导致药效下降,原因是A.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B.氨苄青霉素诱导病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适应 D.病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15.破伤风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菌,是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破伤风抗血清进行灭菌B.经处理后的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可制成破伤风抗毒血清C.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可以治疗因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感染D.若出现较大面积的表面伤口需注射疫苗来预防破伤风16.右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在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与递质结合后,受体分解B.膜与膜的融合C. A 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D.膜电位的变化17.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技术包括①细胞核移植②细胞融合③胚胎移植④细胞培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图1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B、C、D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B.密封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可以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C.分解罐的分解产物E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19.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1组2组3组4组土壤处理灭菌不灭菌灭菌不灭菌湿润湿润较干燥较干燥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20.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21.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自然选择C.共同进化D.地理隔离22.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 .B 淋巴细胞与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2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B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 6H 12O 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 .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D .石油裂化和油脂皂化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24.下列离子组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原因不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Fe 3+、NO 3–、I –、K + B .H 3O +、NO 3–、Fe 2+、Na +C .K +、Al 3+、H +、MnO 4–D .Cu 2+、NH 4+、Br –、OH –25.短周期元素X 、Y 、Z 、M 、R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的气态氢化物比Y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R)>r(M)>r(Z)C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 强于MD .离子R -和Z 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2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22.4L CH 4中含有4n A 个C -H 键B .1L 0.1 mol·L –1乙酸溶液含有0.1n A 个H +C .常温常压下,22.4L H 2O 中含有n A 个H 2OD .3mol NO 2和足量H 2O 反应,转移2n A 个电子27.常温离子液体(Ionic Liquid)也称常温熔融盐。

硝酸乙基铵[(C 2H 5NH 3)NO 3]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其熔点为12℃。

已知C 2H 5NH 2结合质子(H +)的能力比NH 3略强,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作电池的电解质B .水溶液呈碱性C .是共价化合物D .结构和性质类似于硝酸乙酯28.下列装置、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A .图1探究NaHCO 3的热稳定性B .图2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与空气有关C .图3定量测定H 2O 2的分解速率D .图4证明CH 3CH 2OH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2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乙基(-CH 2CH 3)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7n AB .粗铜精炼时转移1mol 电子,阳极上溶解的Cu 原子数一定为0.5n AC .7.8 g 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为0.1n AD .标况下11.2 L CO 和CO 2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n A30、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 饱和氯水中可大量共存Na +、CO 32-、SO 32-B. 溶液中可大量共存Mg 2+、HCO 3-、SO 42-、OH -C. 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3Fe+2NO 3-+8H +=3Fe 2++2NO↑+4H 2OX Y Z M R 2MnO 22O H 图1 图2 图3 图4 酸性KMnO 4 溶液 乙醇 P 2O 5D. AlCl 3溶液和过量浓氨水混合:Al 3++4NH 3·H 2O=Al(OH)4-+ 4NH 4+3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 a >bB .水的电离常数K W 数值大小关系为:b >dC .温度不变,加入少量NaOH 可使溶液从c 点变到a 点D .在b 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 2SO 4与pH=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3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6 L 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1N A B .标准状况下,lmol SO 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 .含1molAlCl 3的溶液中,Al 3+总数为N A D .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 +数为0.1N A 3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往稀米粥中加入少量加碘食盐,能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B .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C .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金属的冶炼D .蛋白质、淀粉、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34.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H + Fe 3+ ClO - Cl -B .H + NH 4+ Fe 2+ NO 3-C .Ag + K + Cl - SO 42-D .K + AlO 2- Cl - OH -35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8g 铁粉在1.12L (标准状态)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15N AB .常温下,0.1mol/L HCl 溶液中所含的H +个数为0.1N AC .11.2L 的CO 气体与0.5molN 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D . 10g H 218O 中所含的中子数为5N A36.化学与能源、环保、资源利用、食品安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B .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碘-13113153()I 、铯-13713755()Cs 互称同位素,可使蛋白质变性C .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 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 2增多D .“地沟油”、“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对健康有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