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工实习线切割报告总结

金工实习线切割报告总结

金工实习线切割报告总结金工实习个人总结报告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5日,车辆工程五班,六班,汽车服务工程一班,二班在我们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机械制造工程训练(金工实习)。

在这期间,我们实训了包括普通车床,PLC编程,线切割,铸造,钳工等15个工种。

每个工种实训时间为1~2天。

四个班的同学按学号被分成了A~T组,每组约12名同学。

本人与另外十一位同学所在P组。

金工实习已于日前结束了,我通过实操了解到了一些机械的基本知识,同时对这四周也有自己的话要说??(一)我要说的第一点是关于对安全的认识。

以前经常能在电视和书刊浏览,或者从老师傅那里了解到一些关于机械操作安全事故的发生。

而此次我们在工程训练中心的金工实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最简单的操作。

按道理来说,应该不太存在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

但事实上,我本人就亲眼目睹了一次安全隐患,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何谓“安全”。

12月17日我们组在B4一楼进行锻压成型工种实习。

在安装模具的过程中,同组的志劲同学和陈杨同学在冲床同时进行操作。

在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冲床是怎么工作的——铁片或者其他需要冲压的工件放在工作台上,启动开关,冲压模具从上快速落下,将工件锻压成型。

当时陈杨的双手放在冲压工作台上(老师一再告诫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将手放在冲压台上),正在检查着什么,而志劲同学此时刚好触动了冲床某个部件,此时模具整个就掉了下来。

设想,一个可以将铁片工件冲压成型的的模具就这样掉下来砸在手上是什么后果?而万幸的是陈扬也恰好在那一刻无意识地将手移出来,我目睹了整个过程,惊呆了,足足停顿了三秒,才从嘴巴里挤出了一句:“你们俩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嘛?”?? 以上的文字或许无法准确地描绘出当时的惊险情况,但是于我个人,亲眼目睹整个过程,那么地清晰,深刻。

虽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但目前我院学生进行金工实习仍然保持着0事故的发生。

这里就要不得不感谢工程训练的老师们,提醒我们,对于安全隐患时刻保持着思想的高度重视,让我们谨遵安全操作过程。

另外,老师在机械设备的设计改造上也很用心。

比如,在进行车削加工工种训练的时候,老师就向我们介绍07级某生在普通车床操作时出现过一次重大安全隐患,当时他将T字锁放在了三爪卡盘上,忘记将其取下而启动了开关,T字锁就这样以400N\MIN的速度抛出,还好当时他有将安全防护罩打下来??老师给我们看了当时出现事故的机床,当时安全防护罩的窟窿还在,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次安全隐患。

为了同学的们的安全,加工中心的老师在原有的机床上设计多增加了一个触点开关,此触点开关必须用T字锁放在上面。

也就是说,调试三爪卡盘和启动机床的动作不能同时进行,T字锁若是放在卡盘上,机床就不可能会被启动,也就不再可能出现上次的安全隐患。

小小的设计,大大的智慧,深深的人文关怀。

(二)我要说的第二点是关于实训工种的感受。

此次金工实习主要分为两大类,统机械加工训练类:包括普车,普铣,钳工,铸造等等。

现代加工类:线切割,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快速成型等等。

要问实训后的同学们对何个工种的印象最为深刻。

相信不少人回答是钳工。

钳工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一个工种,主要是以手持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

我们此次的任务是单独完成螺母制作和燕尾槽板制作。

螺母制作过程:1.在圆铁棒上用铁锯刀锯下一个十一毫米的小圆块,然后将圆块用锉刀磨成十毫米。

要求平面光滑。

2.应用游标卡尺,样冲,铁笔等等工具在圆块上划线。

3.根据所划的线,将圆块锉成六边形。

4.圆心钻孔。

5.挫圆角。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制作一个螺母的大概需要一个完整的下午。

在制作螺母的时候,我前两道工序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大约花了45分钟切出小圆块以及做标记。

尽管我很用心地想修出两条平行的边,但是接近一个小时尝试后宣告失败,而那时发现时间已紧迫,急急忙忙想修出另外四条边。

半小时,圆块的边就修好了,尽管没一条边是平行光滑的,我长舒了一口气。

这时,发现杯具了,五条边,我的圆块是五边行的!!很好很强大。

时间只剩下了一个小时,我只好在有限时间内将它做出一个“样子”来。

“伟大的作品”就这样完成了,螺母编号P5。

整个下午都在磨挫切削划,流汗不少,不过很喜欢这种感觉。

我们此次加工的机械精度要求其实并不高,一般都在误差0.2毫米之内就达到要求。

但是我却连这样的要求都达不到,比如在普通车床,因为算错圈数,直接将26毫米切成了36毫米,这已经不能称作一件“作品” 普通铣床,误差超过了0.3毫米;另外,在电焊工种实训时,我也得了个最低分,一条线划不直不说,宽度更是完全达不到要求;热处理倒是学了不少东西,懂得了根据火花形状辨别钢铁的种类;铸造的老师很有趣,与我们分享了他年轻时的铸造的梦想;模具老师竟然是大埔老乡。

现代加工类大同小异,在原有的传统加工类引入了电脑数控技术。

通过电脑辅助设计(CAD)和数控编程,实现机械加工的现代化。

数控车床和铣床是“刀具搵食”,以坚硬的刀具对工件就行金属切削。

相反,电火花和线切割是属于“以柔克刚”,是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工具电极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作用进行加工。

在快速成型和加工中心了解了CAD和CAM。

PLC学会了“最简单的编程”,知道了红绿灯是如何实现运行的。

PLC的程序语言让我联想到了与门电路和非门电路。

现代加工类的实训,勾起了我学习SOLIDWORK等三维软件的兴趣。

微米之间的0误差,专业的机械精神来铸造。

(三)第三点想说的是关于团队协作,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们是按非主观意愿的学号方法分组的,但,既然为分在同一个小组,至少也勉强算得上一个“团队”吧。

金工实习四周,大部分工种都不是由一个人单独去完成的。

比如数控车床,大家要在一起优势互补,探讨如何操作。

一个团体,沟通是最基本的。

比如PLC,四个PC机同用一个演示台,如果同时编好程序,这就涉及一个“谁先用演示台”的问题,而我们都会用一句最基本的沟通语言“某某同学,你需要用演示台嘛?如果不,那就我先用”。

而回答通常是“你先吧”。

这是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

又比如,在普通铣床实训时,我和晓鹏两个人是一起的,我们当时分工很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作步骤。

但是,最后临近时间结束时,我们的操作还未完成,而老师已经开始催促上交工件,其他组也准备打扫卫生下班走人了,因为老师催得非常急,再加上之前普铣老师的一些个人情绪,让我当时个人感觉气氛很紧张,我就说“快快快,大概做出个样子来就行了”。

而晓鹏的意见则是“不行,都已经做到这份上了,我们得把精度做好”??后来结果呢?我利索地把工件给拆下来,就上交了,结果测量的时候,误差已经超过了0.3毫米。

我觉得有点可惜了,但也没什么。

晓鹏则是一个人摇摇头,脸色不太好看。

在去饭堂的路上他一句话也没有,我就意识到刚才可能是我有点个人主义了,开口问:“刚才我让你生气了是吧?不好意思哦。

”你猜他的回答是什么?“是啊,本来昨天就因为阿明和谢凯霸着数车车床很不爽,今天又是这样。

”听完他的回答,我自然是开心的,他能说出来他的不满,说明我和他的沟通是没问题的,让他消消气,几分钟就没事的。

在这里我要夸赞一下我自己,及时发现了对方的情绪,然后第一时间向他道歉。

而他呢?第一时间说出两个人存在的问题,表现出了一种大度。

我们0组和P组或许还不能勉强称为一个“团队”,但套用刚从市场营销转专业过来黄咏雅的话说“虽然直到现在我还不能认全汽车服务专业的所有同学,但是0组P组的人却因为此次金工实习而了解不少”。

是的,没错。

至少我们以一个小组的名义度过了有意义的四周。

(四)第四点说说琐碎的东西。

如第一点所说,真的很感谢实训的老师,一方面全方位考虑我们的实训安全,另一方面倾囊相授实训知识。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实训的每个老师,每天工作都是重复地向不同批次的学生讲解着一模一样的教学内容,于我们学生实训当然是感觉新鲜兴奋,但是对于老师们来说恰好相反,或许有些疲倦了吧?会厌烦这样的课程嘛?没办法,这是他们的工作。

我也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但还是希望老师们在上课时候对学生们有更多理解和包容,也许我们实训时总是“笨手笨脚”,那就请再给我们多一点指导和耐心。

再次感谢所有老师的付出。

结语:金工实习已经结束了。

我们和之前的师兄们一样,收获了很多。

这次或许又将点燃了不少人心中的奋斗激情,那就请大家一起努力。

另外,还是那句,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安全。

篇二:金工实习报告总结范文(共6篇)精选范文:金工实习报告总结范文(共6篇)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就这样轻轻的落下帷幕,回忆这两周的点点滴滴,真可谓是收获多多,感慨多多,在这里,我体会到很多成功的喜悦,也让我明了成功的背后都得付出心酸的汗水,在这个浩瀚的大千世界,才发现大学生有太多的不足,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学习,并且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得抱着虚心的态度去学习。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

经过这次的金工实习,我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就是动手能力,学校只是给我们灌输理论知识的海洋,此次的金工就是让我们的理论重归与实践,使我们能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社会,此外团队合作能力这是相当重要的,很多事情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就算能完成也得花很多的时间,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前很多时候我都是个独来独往的人,到了大学,稍稍得到少许改善,实习过后,我的团队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另外,通过此次实习,让我更有时间观念了,每天上午8:00上班11:30下班,让我改善了以前睡懒觉的习惯,实习期间,每天车子7:15开,也让我们不得不6点多点就得起床,开始时个人有点小小的抱怨,后来渐渐的成了习惯,实习一结束,心里也有少许怀念实习的生活,虽然实习过程中有的工种很累,每天早上吃饭后几百号人一起坐车去北校,差不多半小时吧,到那差不多也上班,下午就是2:30上班5:30下班再又坐车回来,不管是上班还是坐车,时间观念都得很强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第一天,坐车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了北校,迫切的想满足自己的动手能力,老师把我们所有的人召集道一个不是很大的课室,进行安全知识以及事故的视频,让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得谨慎,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难于挽回的事故,屏幕上一幕一幕惊心动魄的事故重重的撞击我的心坎,老师说的对,不管做什么,安全第一,光是视频教育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可见安全的重要性,两个小时后,上午也就为时不多了呀!班长立刻带我们去到工业控制工种的机室,之前听学校这边老师说什么实习老师很严肃,很严格,当我们和第一位实习老师接触会才知道,原来实习老师是这么幽默,是这么和蔼,紧接着老师给我们演示了齿轮变速原理和机器人操作过程,让我们这些初出牛犊同学迫不及待的想上前去自己操作,很顺利的我们每个人都如愿以偿,但这让我知道,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如若真正操作起来的话还是会遇到很多阻碍,这就需要我们的耐心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第一天就快接近尾声,后来老师给我们死命的提问,谁回答对就加分,那个气氛,太high了呀,同学们都是管知不知道就抢答,真可谓是加分就是王道,第一天快乐的结束,但相对来这的目的心中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毕竟今天动手的地方不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