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LM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LM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2.“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论断基本依据在于(ABCD)A劳动创造了人的天然器官和生产工具B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C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于形成D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3.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这句话应该理解为民主共和制(ABC)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B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A.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B.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C.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D.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5.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采取(AB)A.人民当家做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国体B.民主xx形式的政体C.人民当家做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政体D.民主xx形式的国体6.下列各项属于实现社会主义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成功经验的有(ABC)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二、单选题7.“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揭示了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正确答案:C,8.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固定资本折旧的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问题正确答案:C,9.科学家洛伦兹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

”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A.说明了一种事物.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D.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正确答案:A,10.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之态的范畴,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正确答案:A,11.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正确答案:D,12.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xx.正确答案:C,1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正确答案:A,14.经济全球化A.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B.与生产力高度发展无关C.阻碍了生产力高度发展D.是少数国家推动的结果正确答案:A,15.新能源汽车以其环保.低碳以及后期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正逐渐被人们接受。

但是,传统能源汽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要震撼一个百多年的用车习惯.用车理念,非常困难。

这体现了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认识因事物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正确答案:B,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商品生产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是A.前者和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B.前者和后者并行不悖C.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D.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正确答案:D,1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体现着A.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D.认识与真理的统一正确答案:C,1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B.工具的制造并使用C.自然界自身的作用D.人的实践活动正确答案:D,20.我们在读书时,读到大象.房子等某一个具体概念时,就会在大脑中立即出现一个感性的形象与此概念相对应,这表明A.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和推理的工具B.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转化正确答案:C,21.下列哪种说法体现了“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观点A.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B.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不登xx,不知xx也正确答案:B,22.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正确答案:C,2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B,2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

夫言而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

今合以为物,非也。

”这一观点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正确答案:D,25.空间是指A.物质运动过程持续性和顺序性B.物体间的距离C.物质运动的xx和伸张性D.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正确答案:C,2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A.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D.直接认识来源于实践,间接认识与实践无关正确答案:C,27.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运输阶段正确答案:B,28.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29.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正确答案:C,30.“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C.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正确答案:D,31.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人脑的进化B.动物心理的形成C.语言的产生D.社会劳动正确答案:D,32.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对象B.思维的器官C.思维的产物D.思维的源泉正确答案:B,33.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D.人们进行自觉的革命活动正确答案:C,34.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标准答案:C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xx哲学的功绩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xx哲学的功绩35.马克思主义回答人的本质问题的立足点是:()标准答案:AA.人的社会关系B.人的自然属性C.人类的共同利益D.人的自身需要36.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标准答案:C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3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标准答案:D()A.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标准答案:BA.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C.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D.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39.垄断利润是通过:()标准答案:AA.操纵市场获得的B.改进技术获得的C.扩大投资获得的D.增加贷款获得的40.金融资本是:()标准答案:DA.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B.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D.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4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准答案:DA.必然阶段B.表现形式C.革命性过程D.自我完善和发展4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标准答案:D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43.“人的依赖性关系”是:()标准答案:A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是(A)A.19世纪40年代B.18世纪C.20世纪D.17世纪45.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B.固定资本折旧的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D.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问题正确答案:C,46.“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对立统一的关系B.质量互变的关系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正确答案:A,47.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决定了抽象劳动D.社会劳动决定了具体劳动正确答案:B,4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正确答案:B,49.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A.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D,50.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A.m’=m/(m+v)B.m’=m/vC.m’=v/mD.m’=v/(m+v)正确答案:B,51.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仓储设备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的容器D.能源和信息系统正确答案:B,5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确答案:C,53.“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答案:C,5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A.实物性B.运动性C.实践性D.物质性正确答案:D,55.不必讳言,在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诘问屡见不鲜,行为失范时有发生……但是,“最美者”用他们最美的行为,社会公众用他们对“最美者”的赞美告诉我们:道德之光,人心向善,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社会的常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