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九上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复习学案@@@【能及要求】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卡尔.本次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萨拉热窝事件√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理清时序,知识整合】第二次工业三国同盟、萨拉热一战开始一战结束革命开始三国协约建立窝事件卡尔.本次莱特兄弟凡尔登战役美国对德国投降发明汽车发明飞机德宣战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新能源:石油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时间:1914—1918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同盟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考点梳理,随点巩固】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标志是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国尤为突出.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______、英、法、日、_____等相继进入______________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器有发明的,发明的,另外还有。

.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次世界大战爆发。

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和,其成员分别是和。

次世界大战中,战役被称作“绞肉机”、“屠宰场”。

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一方的力量。

0.1918年11月,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_____失败宣告结束,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____________。

【巩固】.下列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A.打电话问候朋友B.乘公共汽车上班c.坐飞机旅游D.坐轮船旅游.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A.汽车的发明B.电力的广泛应用c.石油开采业的发展D.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世界上台汽车发明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好莱坞集团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次世界大战的影片,下列哪种道具不应当在影片中出现?A电话B汽车c飞机D电脑.下列重要发明的先后顺序是①内燃机②汽车③飞机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②①.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9世纪晚期,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学习历史应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下列有关历史事件,因果联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使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②《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美国诞生③英国的殖民统治触发波士顿倾茶事件④凡尔登战役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①法拉第②亨利•福特③卡尔•本茨④威尔伯•莱特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③④0、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A1870年、英国B.1885年、德国c.1903年、美国D.1901年、中国1.“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现这种生活场景最早只可能是在A.文艺复兴时期B.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工业革命.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B.电动机车的运转c.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中国正是A.康乾盛世时B.鸦片战争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洋务运动中.下列各项发明中,在美国完成的是①电话②无线电报③汽车④飞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下列每组的两个发明从用途划分属于同类的有①珍妮机和留声机②火车和汽车③蒸汽机和洗衣机④电熨斗和电冰箱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在萨拉热窝事件中开枪刺死斐迪南大公夫妇的青年是哪族人?A.波斯尼亚族B.塞尔维亚族c.阿尔巴尼亚族D.斯拉夫族.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又具有民族解放的正义性质B.初期是帝国主义战争,后来演变成为反帝国主义的正义战争c.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D.民族解放战争.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不包括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0.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

”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B.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世界大战火药桶的是A.凡尔登B.突尼斯c.莫斯科D.巴尔干半岛2.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述的是下列哪一事件?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珍珠港事件D诺曼底登陆3.有人形容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一把枪”比喻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

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次世界大战中有个国家见风使舵,先参加同盟国,后又加入协约国,它是A.美国B.日本c.法国D.意大利.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南北战争B、爆发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D、印度民族大起义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B.次世界大战爆发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归纳延伸】.读下列二幅图,回答有关问题:图一图二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种交通工具?它们分别是哪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请分别说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者和发明的时间。

这两种交通工具分别以什么为动力?它们的发明有什么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请你说出有哪些负面影响?怎样来解决?.在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发明,促进了能源的广泛利用。

举出这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各一例,并说明它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广泛利用。

想一想工业革命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请举一例说明某一能源能被广泛利用以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摘自人教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材料二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摘自岳麓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请回答: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是指的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写出一战胶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主题的宣传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读材料一后,把图中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点燃一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

材料二都是使用了新能源的武器,它们分别在哪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近代以来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新能源?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能源观?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表一:一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国家英法俄德工业产量位次2341殖民地面积3350万1060万1740万290万表二:欧洲列强扩军备战比较72年1912年英100180法100133俄100214德100335“战争会迅速结束……”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对圣诞节回家”的口号。

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请回答:次世界大战在哪一年爆发?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请用一战的有关史实戳穿材料二中“战争会迅速结束”以及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参考答案【考点梳理,随点巩固】19世纪70年代,电力美、德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德俄帝国主义爱迪生,电灯;贝尔,电话;电报萨拉热窝事件1914、7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德、意、奥匈,英、法、俄凡尔登.1917,协约国0.同盟国,掠夺战争【巩固】-5DBcDB6-10ccccc11-15cDDDA16-20BcDcA21-25DAcAD26-27 BB【归纳延伸】.改良蒸汽机,汽车;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瓦特,1785年;卡尔.本茨,1885年蒸汽,内燃机;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