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现状及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城乡一体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2019年清运量达到了22802万吨,同比增长5.95%,增长率约8.61%,2019年,我国城镇垃圾产生量超过2.9亿吨,再加上农村大量的生活垃圾没有进入处理的行列,我国生活垃圾状况非常严峻,很多省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情况。
2019年我国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已经超过90%,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占比不足35%。
虽然焚烧处理会产生二噁英,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但是采取“尾气除尘+活性炭吸附”的原则可以降低二噁英的排放,处理相对安全。
从垃圾占比来看,我国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占比达到59.3%,接近60%。
占比排名第二是为塑料垃圾,主要是一些塑料包装袋等垃圾,占比为12.1%。
纸类垃圾也占较高的比重,为9.1%。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仍以填埋为主。
填埋占据了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64%;其次是焚烧处理,占38%。
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投资分析指出,截至2019年末,我国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943座,其中填埋场657座,占比为70%。
我国已经制定和出台了大量的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与鼓励政策。
“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市场空间有望超3500亿元。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50%以上,焚烧设施建设能力要达到59.14万吨/日,占建设任务的比重达54%,新建规模达到35.62万吨/日。
由此来测算“十三五”垃圾焚烧处理市场空间,可分为新建市场和运营市场。
其中,按照行业平均投资50万元/(吨/日)计算,对应新建市场空间约为1500亿元;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主流,产能加速释放。
垃圾焚烧为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手段,为我国垃圾处理的现实选择。
“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焚烧处理设施规模59.14万吨/日,焚烧占无害化处理比例达到54%,2019年全国新增中标垃圾焚烧项目超125个,新增垃圾处理产能超13万吨/日,中标垃圾处理费用平均单价为71元/吨,总投资超600亿元。
2020年订单强势放量,政策驱动中长期规划。
2022年市场空间超500亿元,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2020年平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比例计划达到56%,较2019年的45%上升14个百分点,规划出台有助2020年订单进一步释放。
而2030年这一指标将进一步提升至81%,我国有望基本建成垃圾焚烧型社会,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伴随着各地2020年重点项目名单的发布,新基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补新政明确新老划断,运营能力强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政策方面,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518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1699亿元,收运转运体系建设258亿元,餐厨垃圾专项工程184亿元,垃圾分类类示范工程94亿元,监管体系42亿元,存量整治241亿元。
我国焚烧发电行业历经风雨四十载,目前正处于行业高速发展黄金期。
我国垃圾发电行业前后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产学研结合的步步助推下逐步因地制宜国产化,焚烧发电行业日渐成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主流。
截至 2018年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前十省份的总装机容量为696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6%。
发电量前十省份总发电量为378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78%。
上网电量前十省份总上网电量为305亿千瓦时,占全国总上网电量的78%。
垃圾处理量前十省份总处理垃圾量为10,544万吨,占全国处理量的79%。
目前,省份垃圾焚烧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占全国比例最高的四个地区分别为: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而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四个地区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
由此可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与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垃圾处理费“回暖”,低价竞争已成过往。
我们从统计的2019年117个垃圾焚烧项目(已除去未公开披露处理费的项目),平均处理费71.06元/吨,高于平均值70元/吨的项目多达50个。
也就是说,超40%的项目垃圾处理费高于70元/吨,其中垃圾处理费过百元/吨也有11个。
垃圾发电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政策利好垃圾焚烧处理量稳步增加,长期看好垃圾发电行业。
项目增量萎缩预将促使行业整合加速。
随着2020 年后项目增量减少,环保等成本进一步提升行业壁垒,补贴力度退坡的情况下,预计垃圾焚烧行业将进入并购整合期。
目前主要垃圾发电上市公司存量产能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产能下沉中西部趋势明显。
垃圾焚烧项目运营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有(1)向政府收取的垃圾处理费和(2)向电网公司收取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售电收入。
盈利能力持续提高,轻资产模式或成未来趋势。
经济发达地区垃圾热值较高,从而吨垃圾发电量较高。
根据知网资料显示,湿垃圾占比每降低1pct,吨垃圾发电量可以提升0.95~1.27千瓦时。
假设垃圾分类流程可以完全分离出全部湿垃圾,按照50%占比来测算,吨垃圾发电量可以提升47.64~63.52千瓦时。
倘若按照0.4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计算,在湿垃圾全部分离后,吨垃圾发电量提升带来的营业收入增量约为15~20元/吨。
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垃圾中厨余垃圾(湿垃圾)占比较低,且垃圾分类行动率先推进,其入炉垃圾中湿垃圾占比较低,垃圾热值较高,吨垃圾发电量较高。
我国现行的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政策主要参照发改委2012年发布的《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含补贴上网电量为0.65元/千瓦时,享受补贴的上网电量按入厂垃圾处理量和每吨垃圾上网电量280千瓦时结算,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
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实行两级分摊。
自2012年以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库大部分年份能够实现当年盈余,即使2015年和2017年出现了亏空,历史上累计的盈余能够保障资金正常周转,2012-2017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累计实现盈余90亿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较为充实。
在去补贴大背景下,运营能力强的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2019年是垃圾焚烧发电补贴争议激烈的一年。
由于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缺口加大,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补贴持续下滑甚至取消,原属于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范围内的垃圾焚烧行业,也“无辜受伤”,补贴滑坡负面消息延续到今年。
然而开年三大政策齐发,相对来说稳定了业界预期。
2020年1月22日,国家财政部、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发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2月3日,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发布《关于<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解读》(以下简称《解读》)。
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要点总结包括:第一,承认垃圾焚烧与风电、光伏本质属性不同,需单独制定差异化价格。
如上述《意见》指出“当前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基本具备与煤电等传统能源平价的条件。
垃圾焚烧方面,价格主管部门将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成本变化情况,及时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形成机制。
此次发改委的发文中也提到“专项规划必须单独编制,不得与其他生物质发电规划联合编制”,便是为制定垃圾焚烧“分类型”的管理办法前的存量摸底。
目的在于摸清2030年前各地可能新增的垃圾焚烧项目数量及规模,有助于根据“以收定支”的原则安排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更好的推动垃圾焚烧行业发展。
其二、保障存量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平稳运行。
《意见》提出要“充分保障政策延续性和存量项目合理收益” 。
其三,大多数地区加速专项规划,有望继续受益。
上述《通知》提到“加快编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并非新鲜事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已有安徽、福建、海南、河北、河南、湖南、江苏、青海、山西、陕西、四川、新疆、云南、浙江、江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了专项规划。
另外文件中提到“2020年3月31日前发改委未收到专项规划的省(区、市),其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需补贴资金原则上由所在省(区、市)自行解决”。
可以进一步理解为,2020年3月31日前列入专项规划的垃圾焚烧项目,或有望继续享受一定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助。
日本是全球垃圾焚烧占比最高的国家2017年72%的垃圾由焚烧处理,填埋处理的占比为1%,剩下均为资源化回收。
技术革新,发电效率逐年提升的同时二噁英得到有效控制。
日本焚烧炉技术大致经历了批次炉、机械化批次炉、准连续炉和全连续炉4个阶段。
目前全连续炉排炉是现在使用度最高,2001年以来发电效率和吨垃圾发电量逐年提升都逐年提升。
由于在20世纪50-60年代进行过垃圾的大量无序焚烧,产生的二噁英严重超标,对空气和土壤造成极大的危害。
1997 年日本垃圾焚烧厂排放的二噁英总量达到了6500克,大气中测得的二噁英水平达到了其它工业国家的10倍。
政府随后推出相关政策来规范二噁英的排放,并且对排放标准做出了明确要求。
日本的垃圾焚烧厂在2011年排放二噁英总量仅为59克,较1997年降低了99%,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日本垃圾焚烧厂排放物基本实现了无污染,二噁英的含量几乎为0。
欧洲是垃圾焚烧以及资源化利用较大的的市场。
根据欧洲垃圾发电联合统计,2001-2015 欧洲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从402个增长到504个,年处理能力从5284 万吨上升到9060万吨。
但是到2017年垃圾焚烧厂减少至492个,垃圾焚烧占比从2001年的17%提高至2017年的27%。
美国:焚烧推行受阻,垃圾填埋为主,资源化为辅2017年美国垃圾处置共2.68亿吨,其中填埋占比52%,而垃圾焚烧占比仅为13%。
一带一路上的新机遇:垃圾产生量和用电需求的增长加速焚烧发电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