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一)什么是行政许可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其特征有: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3.行政许可是一种经依法审查的行为.4。
行政许可是准予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许可与相关概念的区别(P34)1。
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实践中行政审批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审核、审定、审验、批准、同意、认可、准许、核准、检验、登记、注册、发放证照、事前备案等等.行政审批可以是许可审批,也可以是确认审批,还可以是其他类型审批。
行政审批可以是内部行为,也可以是外部行为.行政许可是外部行政行为。
行政审批可以是依职权进行的,也可以是依申请进行的。
行政许可是依申请进行的。
2.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区分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关键标准是,如果行为人的权利形成于行政机关做出决定之前,则是行政确认。
如果行为人的权利产生于行政机关做出决定之时,则是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中,权利“从无到有"。
行政确认中,权利“从有到有”。
提示:教材中列举的行政确认行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房地产部门的房地产登记、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出口退税资格审核登记等。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或者行政确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09年)A.减免税审批属于行政许可B。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C。
行政许可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
行政确认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的区别。
减免税审批就是减免税资格审批,属于确认类行政审批,不是行政许可。
所以选项A错误。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主要是对事实的甄别,属于行政确认.所以选项B正确。
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所以选项C错误。
行政确认既可以依申请也可以依职权作出,所以选项D错误。
3。
行政许可与行政登记(1)行政机关在登记程序中一般没有裁量权;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程序中则拥有一定的裁量权.(2)行政许可与登记共同作为行政法上的控制手段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并且目的不同.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事先加以严格控制,其作用的对象是法律作一般性禁止的行为。
行政登记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秩序,是国家进行法律控制的辅助手段,其指向的对象是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行政机关以书面进行记载的事实。
如出口退税资格审核登记以及房屋产权登记。
(3)行政许可的结果是被许可人获得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和权利,而行政登记则不一定产生这种后果.与申请人申请许可的目的在于取得某种权利或资格不同,登记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履行义务,如税务登记.(三)行政许可的分类(P35)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角度可以将行政许可分为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二、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2。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3。
便民和效率原则《行政许可法》规定了公示制度、一次申请制度、当场更正制度、一次告知补正制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期限时效制度等。
4。
救济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5。
信赖保护原则(信赖保护原则是我国首次确立的,注意出单选题)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行为或承诺所形成的正当期待所产生的信赖利益,应当予以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确需改变的,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予以补偿。
6.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除法律、法规规定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可以转让的外,不得转让。
7。
监督原则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及可设定事项(一)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设定行政许可四项内容(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明确.(二)可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六减四结构):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可设定行政许可事项包括:1。
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
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3。
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
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
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三)税务行政许可的范围(P40-41)1。
指定企业印制发票;2.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3。
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4。
印花税票代售许可。
【例题·单选题】经国务院确认,下列选项中属于税务行政许可的是()。
A。
税收代征企业资格的确定B.发票印制企业的指定C.延期申报、延期纳税的审批D。
税控装置生产制造的审批『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税务行政许可的范围。
经国务院确认,税务行政许可包括:指定企业印制发票;对发票使用和管理的审批;对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最高开票限额的审批;印花税票代售许可。
二、行政许可设定权划分(P41)《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提示1: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提示2: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
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一、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1.行政机关。
具备税务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实施税务行政许可的机关必须是以自己名义对外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内设机构不具有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资格。
二是必须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取得税务行政许可权。
三是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
2.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如证监会、保监会等,均属于此类组织范畴,其法律地位相当于行政机关。
3。
受委托的行政机关。
(1)受委托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2)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其他有关规定1.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原则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决定一个行政机关可以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2。
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或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规定。
(1)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设多个行政机构办理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申请、送达决定.(2)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
3。
关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当中应当遵守的纪律约束的规定.4。
专业技术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行政许可应当逐步授权专业组织实施的指导性规定。
二、行政许可实施程序(重点)(一)行政许可实施的申请与受理程序提示: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二)行政许可实施的审查与决定程序【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审查和决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的审查,均应由行政机关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B.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和不予行政许可决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C。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后,均应向申请人颁发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D.所有的行政许可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实施的审查与决定程序.行政许可实施的审查,在实地核查时需要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而书面审查不需要。
所以选项A错误.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可以颁发证件,也可以加盖印章.所以选项C错误。
只有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且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该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才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所以选项D错误。
(三)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有关规定(P45)1.行政许可听证程序有两种类型:(1)行政机关主动举行听证,即行政机关依职权举行听证。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2)相对人申请举行听证,即行政机关依申请举行听证。
2。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的期限是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听证申请后20日内组织听证.3.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会7日前公告或通知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有关听证时间、地点等。
审核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不得担任听证主持人。
4.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2010年新增)5。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10年新增)【提示】《行政处罚法》规定,听证笔录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证据之一.【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表述,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