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器人概论》教学课件—第2章 机器人感知
《机器人概论》教学课件—第2章 机器人感知
直接这样进行积分,而是将速率陀螺的输出与三轴加速度
(a)
(b)
计和电子罗盘的输出配合使用。
角速率陀螺的敏感轴示意
8
(2)加速度计
加速度计测量的是线加速度,包括重力加速度,因此在
物体质量准确已知的情况下,也可用作测量作用于物体的
合外力。当与加速度计固连的机体静止或低速运动时,加
速度测得的是重力加速度。
标转换矩阵 Rbe 。
10
角速率和由加速度计与电 子罗盘解算出的姿态角进 行互补滤波的结构图
上图中,b 是陀螺仪测得的角速度,通过 Rbe 将其转换为在惯性坐标 系中的表示e 。角度估计值 与e 和ref (由加速度计和电子罗盘解 算出的姿态角)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s
s
K
(e
s
)
s
K K
ref
=(1
12
(1)基于外部相机的运动捕捉系统 VICON和Optitrack系统均是在环境中固定安装经过校准
的高精度、快速相机系统(通常由6个、8个、12个甚至24 个相机组成),并在运动物体上贴上红外敏感标记。通过 软件控制相机同步取图,可实现对贴有标记的目标的准确 定位和跟踪。定位精度高,适用于室内定位。
3
角位置和角速度测量——增量码盘
角位置测量普遍采用光电码盘,按编码方式的不同码盘可 分为绝对式码盘和和增量式码盘 • 绝对式码盘沿径向从内到外被分为多个码道,每个码道与
二进制输出的一位对应。在码盘的一侧装有光源,另一侧 对应每个码道装有一个光敏元。在码盘处于不同的转角位 置时,各光敏元根据是否受到光照输出高或低电平,形成 二进制输出,读数即对应码盘当前的绝对位置。
第2章 机器人感知
2.1 机器人的运动感知 2.2 机器人视觉 2.3 机器人语音
1
机器人的传感器通常分作两类: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 • 内部传感器用于测量机器人本体的运动状态,包括测量
关节角度或轮子走过的距离的码盘或轮式里程计、测量 自身旋转角速度和线性加速度的惯性测量单元等。 • 外部传感器用于环境及与环境交互的测量, 后者包括获取 外界图像的相机、获取外部声音信息的声音传感器、测 量到卫星距离来实现定位的GPS、进行距离扫描的激光雷 达等。
G(s))(e
s
)
G(s)ref
其中 G(s)= K 。显然,上式将低通滤波器 G(s) 作用于由加速度计 sK
和电子罗盘解算出的姿态角,将与其互补的滤波器 (1 G(s)) 作用于
由速率陀螺的输出变换后直接积分得到的姿态角,并将二者结合到
一起得到姿态角的估计值 。
11
2.1.2机器人运动导航
机器人运动导航的首要问题是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
5
绝对式码盘的输出
正转与反转时增量式码盘输出的 A相和B相脉冲的相位关系
相对式码盘的输出
当码盘正转时,A相脉冲波波形滞后π/2相角。C码道 在码盘转动一周时只对应一个脉冲输出 ,给计数系统提供一个初始的零位信号
6
姿态测量——惯性测量单元
1.运动导航感知系统
测量机器人位置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 一是确定机器人的绝对地理坐标,即经纬度,如基于GPS
或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差分GPS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 级。但对GPS或北斗定位的影响因素很多,天气、高楼或 数目遮挡都可能使定位数据漂移甚至失效。 • 二是测量机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对位置,如基于外部相机 的运动捕捉系统定位、基于无线信标的UWB定位、基于环 境扫描的激光雷达定位、基于视觉的定位等。
常用于无固定基座的机器人或其它移动体的姿态测量。 惯性测量单元通常由三个正交的单轴加速度计和三个正交 的单轴速率陀螺组成,加速度计检测物体沿着三个轴向的 线加速度,而陀螺检测物体关于三个轴的旋转角速率。有 些还包含电子罗盘(三轴磁力计)。
(1)速率陀螺 速率陀螺的输出是关于(速率陀螺模块固连的)机体坐
2
2.1 机器人的运动感知
机器人的运动感知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类传感器实 • 内部感知通过直接测量机器人本体的运动状态感知运动
变化, • 外部感知通过机器人自身携带的外部传感器或外置的传
感器测量机器人相对于环境的变化。
2.1.1 机器人运动定位
两类典型的内部运动传感器: • 关节位置和速度传感器,也可用作轮式里程计 • 用于移动机器人姿态测量的惯性测量单元
绝对式码盘(a)和增 量式码盘(b)示意图
4
• 增量式码盘由A、B两个码道和用于确定基准位置的C码道 组成。A码道和B码道由数目相等、分布均匀的透光和不透 光的扇形区组成,在位置上相互错开半个扇形区;C码道 只有一个扇形区。同样在码盘的一侧装有光源,另一侧对 应A、B、C码道各装有一个光敏元。当关节转动带动码盘 旋转时,A、B码道对应的输出为相位相差90°的脉冲信号 ,分别称作A相脉冲和B相脉冲。在等速运动时对应A、B码 道的测量信号是等宽脉冲信号,转速越快,脉冲的频率越 高,因此可通过对A相脉冲或B相脉冲进行计数测量码盘转 过的角度,而脉冲的频率则代表了转速。 此外,还可根据A相脉冲波形和B相脉冲波形的相位关系来 判断码盘转动的方向。
存在较大高频噪声;而速率陀螺仪的动态响应很好,但是存 在零漂,也就是测量数据带有低频噪声。因此,在实际使用 中,往往通过数据融合,将加速度计数据中的高频噪声与陀 螺仪数据中的低频噪声滤掉,从而获取良好的姿态角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加速度计和数字罗盘通过重力投影与地磁
通量解算出的姿态角参考值是在惯性坐标系 E 下的,而陀螺 仪测得的角速度是机体坐标系 B 下的测量值,因此要引入坐
当机体静止加速度计测得的近似为重力加速度;物体的姿
态变化后,重力加速度在三个正交轴上的投影。
偏航角度需要用
g
3g
2
检测地磁场方向
1g
2
的电子罗盘测量。
(a)机体水平且静止
(b)机体关于俯仰轴旋转-30°
旋转前后加速度计对应的三轴朝向
9
(3)姿态解算——互补滤波 加速度计的静态特性相对良好,但容易受到震动等影响,
标系的三个轴的旋转角速率,机体坐标系是动坐标系。一 般安装情况下,三轴陀螺测量俯仰(pitch)轴、横滚(roll) 轴和偏航(yaw)轴角速率。
7
理想情况下,将速率陀螺的输出经过坐标变换转换为惯
性坐标系下的欧拉角速度后,在已知初始状态的前提下,
可以通过积分获得当前的姿态角。但由于速率陀螺的输出
存在噪声和零漂,尤其是对于廉价的速率陀螺,往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