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岩土工程重点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岩土工程重点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员岩土工程重点第一章岩石概述1.岩块相对完整,因此可以近似作为一种均质材料,即具连续性、均质性、各向性。

2.岩石变形特征有:弹性模量、泊松比。

分别表示在轴向应力作用下轴向变形影响和横向变形影响。

岩石墙体特征的力学参数有: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三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

破坏形式;拉破坏、剪破坏。

3.岩体基本质量:岩体所固有的、影响工程岩体稳定性的最基本属性,由岩石的坚硬性和岩体的完整度所决定。

4.岩石的坚硬程度:岩石在外部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直至破坏的能力,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致密程度、风化程度、软化程度有关。

5.岩石基本质量分级:岩石基本质量指标(BQ )采用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俩个定量指标确定。

公式:BQ=90+3Rc+250Kv6.岩石试验工作的五个阶段:(1)、规划阶段(2)、可行性研究阶段(3)、初步设计阶段(4)、技术设计阶段(5)、岩体原位观测第二章岩石物理性质试验7、岩石含水率:岩石在105~110 摄氏度烘干至恒重时所失水的质量与试件干质量的比值。

8、岩石的烘干标准方法为:(1)、时间控制(2)、称量控制,俩次相邻称量之差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1%为完全烘干。

对于不含结晶水的矿物岩石试件在105~110 摄氏度恒温烘24h;对于含结晶水的矿物岩石试件在不超过40摄氏度,湿度40%~55%。

9.岩石吸水性采用:自然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系数表示。

10.岩石自然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常压下最大自由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有质量比值。

自然吸水率越大表示岩石孔隙率大,联通性好,岩石力学性能差。

11.岩石饱和吸水率是试件在强制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吸水量与试件固有质量的比值。

用沸煮法或真空法。

饱和吸水反映岩石内部的开张型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对岩石的抗冻性和抗风化性有较大影响。

12.岩石饱水系数指岩石的抗冻性和抗风化能力有较大影响。

13.岩石吸水率、饱和吸水率试件尺寸:规则或不规则,规则的圆柱体或长方体,48~54mm, 不规则采用40~50mm ,的浑圆形或圆柱体岩块,且试件质量宜为150~200g。

14、岩石吸水性试验每组试件为3 块。

15.岩石试验结果影响因素:(1)、试验程序(2)、吸水时间(3)试件的形态16、岩石吸水在大气压下吸水稳定标准,目前有时间控制和称量控制17.岩石颗粒密度试验方法有俩种:比重瓶法、水中重法。

比重瓶适用于各种岩石。

水中重法适用于除遇水崩溃、溶解和干缩湿胀及密度小于1g/cm3 的其他规格类岩石。

18、粉碎岩石试件的方法:对于非磁性岩石,用高强度耐磨优质钢磨盘粉碎,并用吸铁石吸出铁屑。

对于磁性岩石试件应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分别采用瓷研体或玛瑙粉碎。

粉碎后过0.25mm 筛孔。

19•比重瓶法测定岩石密度,烘干时间不得小于6h, —般坚硬岩石为6~8h黏土岩石类软质岩石为8~10h.规定100ml的短颈比重瓶为试验标准瓶。

20.岩石块体密度:单位体积的岩石质量。

分为:烘干密度、天然密度、饱和密度。

采用量积法、水中称重法、密封法测定。

21.使用范围:岩石的块体密度试验量积法适用于制备成规则试件的岩石。

水中重适用于遇水不崩、不溶解和不干缩湿胀的岩石。

密封法适用于不能用量积法或直接在水中称量的岩石。

22.测量岩石密度的几种试验方法的优点及注意事项:(1)量积法测定岩石的块体密度,简易、计算准确,不受环境影响,可作为饱和抗压强度试验的试件。

(2)水中称量法优点:对岩石试件的精度没要求。

连续测定岩石含水率、自然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指标。

对试件形状没有要求。

(3)密封法试验需注意选择密封材料,可选用石蜡或高分子树脂胶涂料。

对于干缩湿胀的岩石采用高分子树脂胶涂料来密封试件。

23.表征岩石膨胀特性的指标。

(1)、岩石自由膨胀率:岩石试件吸水后产生的径向和轴向变形分别与原试件直径和高度之比。

(2)、侧向约束膨胀率:岩石试件在有侧向约束不产生侧向变形的条件下,轴向受有限压力(5kpa),吸水后产生的轴向变形与试件原高度之比(3)、体积不变条件下膨胀压力:岩石试件吸水后保持原体积不变所产生的压力。

24.测定岩石膨胀压力试验方法有:平衡—加压法、膨胀—加压恢复法、加压—膨胀法。

25.岩石体积不变条件下膨胀压力试验采用平衡—加压法,测定试件进水后保持原体积不变需要的压力。

试件用规则试件,直径为:50±0.1mm 稳定标准规定为:自由膨胀率试验开始1h 内,每隔10min 读变形表一次,以后每隔1h 测读一次,直到相邻三次读数差不大于0.001mm,认为稳定。

26.岩石耐崩解性以崩解性指数Id 表示,是指岩石试件经过干燥和浸水俩个指标循环后试件残留的质量与其原质量之比。

27.岩石耐崩解性试验适用于黏土类岩石和风化岩石,对于胶结较好的岩石,往往需要2 次以上的循环才能满足。

试件一般采用烘干的岩块作为干湿循环的试件。

28.岩石抗冻性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以冻融质量损失率Lf 和冻融系数Kf 表示。

29.岩石抗冻性试验一般采用直接冻融法。

冻融次数一般20 次,严寒地区不应少于25 次。

30.冻融试验的注意事项:(1)、适用于能制备成规则试件的岩石。

(2)、在进行数理统计的试件有原来的3个增加到6个。

(3)、冻融时间,慢速冻融是先在空气中冻4h 然后在水中融解4h,每一循环8h。

快速冻融是将试件放在槽中,交替输入冷、热氯化钙溶液,使岩石冻融,每个循环2h。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31.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取得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其切线斜率不是一个常数,逐级一次循环加卸载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显示,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存在着一定的残余变形。

32.岩块变形参数主要用岩块单轴压缩变形试验方法取得。

岩块的变形模量是指岩石试件在轴向应力作用下,轴向应力与相对应的轴向应变的比值,也称割线模量。

岩石的弹性模量是指岩石试件在轴向应力作用下,应力与相对应的轴向弹性应变之比的比值,一般由应力—应变曲线直线段的斜率表示。

33.岩石压缩变形试验常用:(1)电阻应变片法(2)千分表法。

俩种都适用于能制成规则试件的各类岩石。

对于坚硬和较坚硬的岩石采用电阻应变片法。

较软的采用千分表,对变形较大的软岩和极软岩,可采用百分表测量变形。

34.千分表测量岩石的变形特性,具有操作比较简单、试验时间周期较短的优点。

千分表法的测距较之电阻应变片法要长很多,所以对于软岩和较软岩,特别是层状和各向异性岩石,千分表法的测试效果明显优于电阻应变片法,但是千分表法只能测定岩石在非破坏阶段的变形。

35.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为瞬时变形试验,加荷速度每秒0.5~1.0mpa。

36.岩石变形试验要根据岩性来确定其加载方式。

加载方法分为逐级一次连续加载和逐级一次循环加载法俩种。

逐级一次连续加载法的循环次数规定为五个循环,加至最大循环载荷后继续逐级加载直至破坏。

37.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是岩石本身性质的反映,但试件的形态和测试条件也会对曲线形态产生影响。

圆柱体试件具有轴对称的特点,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试件制备和加工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圆柱体试件。

对于均质材料而言,试件尺寸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8.岩石坚硬程度的分类: ( 1)、单轴抗压强度Rc>60Mpa, 为坚硬岩石( 2)、30<Rc w 60Mpa为较坚硬岩石(3) 15<Rc< 30Mpa,为较软岩石(4)、5<Rc< 15 Mpa为软岩(5)、Rc<5 Mpa为极软岩石。

39.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因素: (1 )矿物成分、颗粒结晶、含水量、加压方向、加载速率 (速率在0.5~1.0Mpa/s )、试件形态(高径比一般为2:1~2.5:1 ,形状因素可以减小)。

( 2)、岩石抗压强度按岩石试件的含水状态可划分为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和烘干状态,含水量不同抗压强度不同,一般为烘干状态>天然状态>饱和状态。

(3)岩石的端部约束对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有影响。

40.岩石软化系数: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与干抗压强度的比值,其值<1 。

41 岩石三轴试验根据侧向压力加载方式分为:真三轴加载和假三轴加载。

42.三轴试验影响因数: ( 1 )岩石的防油处理(如果对岩石试件不作防油处理,施加侧向压力时,油介质的渗入会产生孔隙压力。

( 2)尺寸:规定试件高径比为2:1 ,其直径不小于50mm。

43.在三向等侧压条件下,导致岩石破坏的原因:岩石产生弹性变形,岩石内部的缺陷和裂隙。

44.岩石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轴向拉伸、劈裂法、弯曲试验方法、圆柱体或球体的径向压力法等。

45.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原因:在压缩条件下,裂缝扩展受阻止的机会比拉伸条件下快的多,决定抗压强度的因素不只是岩石颗粒间的粘结力,还有摩擦力。

拉伸条件下试件中裂缝扩展速度比压缩时快,决定岩石抗拉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岩石颗粒间的粘结力。

46.岩石抗拉试验的影响因素: (1 )轴向拉伸法试验仪器设备影响较大( 2)试件尺寸对抗拉强度试验成果影响比较明显,尺寸规定直径为48~54mm高度与直径之比0.5~1.0的圆柱体。

(3)垫条材料和尺寸选择也很重要,其硬度与岩石的硬度匹配。

对坚硬和较坚硬的岩石选用直径为1mm勺钢丝为垫条,对于软岩和较软的岩选用宽度与试件直径之比为0.。

08~0.1 的硬纸板或胶木板。

47.岩石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直剪强度、岩石三轴抗剪强度。

试件尺寸:边长不小于150mm 的立方体与直径不小于150mm勺圆柱体试件。

48.剪切破坏的判断标准: ( 1)剪切荷载加不上或无法稳定( 2)剪切位移明显变大( 3) 剪切位移增大,在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上未出现明显突变段,但总剪切位移以达到边长的10%。

49.岩石几种强度的比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点荷载强度50.标准点荷载强度指数ls(50):在进行尺寸修正的时将岩芯直径为50mm寸所测的点荷载强度指数。

51.岩石点荷强度试验试验数量岩芯试件为10~15块,不规则的岩石试件应在20块以上。

52.岩石断裂韧度试验试件形状:短棒式、双悬臂梁试件、双扭试件、双切口试件(试件采用带切口或V形切口的圆柱体,直径48~54mm长度与直径之比为3.5~4.0 。

53.影响断裂韧度试验的因素:各向异性、试件尺寸、试件含水量、试件含水状态、加载速率、切口形式。

54.断裂韧度与试件的含水量有关:干试件较湿试件韧度较高。

同一含水状态下每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 个,取3 个平均值。

55.对韧度做非线性修正的要求:试验工程中加卸载循环不应少于4次,每当卸载到最大破坏荷载的10%~20再加载。

56.岩体变形试验方法:承载板法,狭缝法,单(双)轴压缩法,钻孔径向加压法,液压枕径向加压法,水压法。

57.承载板法的缺点:设备笨重、安装不便、板边缘处产生应力集中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