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艺术--篆书常识》

《书法艺术--篆书常识》


篆书特的点
总的特点
篆书的基本笔画是
点、直(横和竖,结
构均匀,上密下疏,有
很强的人体形态美感。
篆书的特点
1.因形立意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因形立意。这样一来结构的法则没有规律 化。 2.体正势圆 (1)体正 小篆形体横画必平、竖画必直,是严紧而又工整的 小篆从结构到运笔都是以圆为主,凡方折处都是
书体形式。许多字的外轮廓,都是由字的中心十字线拉长。
(2)以圆为主 弧形线。
(3)左不见撇 右不见捺 向左撇出的地方并不用撇,向右用捺的 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笔弧线结字。
因 形 立 意
篆书章法
篆书在章法和
布局上,成为了后
期书法的典范,对 以后的书法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并广 泛的被应用于印章
艺术。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网页下载小篆字帖1页,选临4K毛边纸1张,体会篆
书用笔、结体特点;
2.按常规临摹作业4K毛边纸4张。
要求:(1)先读后临;
(2)体会笔法: (3)注意笔画造型。


顾名思义,金文就是刻铸在金 属上的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存在较 大的实用性,所以时间跨度相当大, 应用广泛。一般把秦汉青铜铭文定 义为“金文”。 金文分为阴文和阳文。阴文就 是凹字,叫“款”,即“空”的意 思;阳文就是凸字,叫“识”,标 志之意。阴文和阳文合称“款识”。 因为很多金文用于礼器,所以 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章法和审美意 识。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艺术。
篆书临摹示范
李刚田临《秦石鼓文》
李刚田,男,汉族,1946年3月 生,河南洛阳人。号司工,室名 宽斋、石鱼斋。中国当代著名书 法家、篆刻家。现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 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中 国书法》杂志主编,河南书法家 协会名誉主席。
篆书创作示范
储云,1948年生于江苏宜兴。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 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及南京博物院特聘书 画家、无锡市国画院副院长、宜兴市文联专职副主席。
汉字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 代。现已发现的最早汉字是甲骨文。 1899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 在京患上疟疾。在查看药物时,发现 “龙骨”上有刀的刻痕,疑似早期文 字,他就把药铺里所有的“龙骨”买 下研究。认定“龙骨”上的刻痕是一 种早期的文字,并向外界作了公布。 古老文字重见天日,轰动世界。由于 甲骨文多为单刀刀法刻画,所以线条 单一刚直,瘦硬均匀,字型变化大, 对视觉有很大的冲击力。
篆书常识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王权朝
什么是篆书
篆书是秦 朝及秦朝以前 汉字的书写体 的总称。包括 大篆和小篆。 大篆烦琐难识, 小篆较为普及。
大篆
小篆
大篆和小篆
• 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 秋战国时通行于楚、齐、燕、赵、魏、 韩六国的文字。 • 狭义大篆指籀文。
甲 骨 文


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 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其中以周宣王时所 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六 国 文 字
• 春秋战国时通行于楚、齐、燕、赵、魏、韩六
国的文字。
小 篆
秦统一中国后,由于与其他六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 统一。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就是小篆。 小篆一方面保留了大篆字体结构和象形文字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则 对字体的结构进行了规范: 一是文字的偏旁基本固定为一种,而不用别种代替; 二是偏旁 的位置相对固定(坐、右、上、下),不能随便移动; 三是大致确定 每个字的书写笔数和笔顺。 小篆又名玉筋篆、玉箸篆、铁线篆等,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 之。大篆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所以很多字与甲骨文很相似。大篆 结构繁杂,笔画重叠,变化无定,故较难辨识。小篆较之大篆,形体 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
怎样学篆书
(一)识篆:学习篆书,首先要熟悉每个字的篆法, 这就要多查《说文解字》或《增篆康熙字典》等工具书, 熟悉每一个篆字的字形,不写错别字。
(二) 读篆:选择一本或几本自己喜欢的篆书字帖,
如秦李斯的《峄山刻石》等,仔细反复看,打下一个较为 坚实的基础。 (三) 学篆: 要写好篆书,最好从小篆入手。学写 时,一定要把上述篆书的特点写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