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EW)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篇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第三章 经济增长
第四章 失 业
第五章 通货膨胀
第六章 开放经济
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第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八章 总需求理论
第九章 总供给理论
第十章 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三篇 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
第十二章 消费理论
第十三章 投资理论
第十四章 政府支出和税收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和需求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一章 导 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以及人均产出增长率。

②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经济周期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表示为GDP)、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③失业。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归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了解这三种类型的失业,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

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

与它相反的是通货紧缩,代表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

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⑤开放经济。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或者说是开放经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纽带的联结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⑥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

②基本内容不同。

前者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后者的基本内容则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③研究的对象不同。

前者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后者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即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⑤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⑥研究方法不同。

前者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后者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即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微观经济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差异,又有如下四个自身的特点:
(1)三个市场的划分。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形式多种多样,市场的参与者和交易标的物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宏观经济学将所有这些市场划分为三个方面: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及要素市场。

(2)行为主体的划分。

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基本上是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存在的,其行为方式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各不相同,宏观经济学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主体:家庭、企业与政府。

(3)总量分析。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和企业并不是作为分散决策的个体单位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统一行动的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和企业个别的选择行为加总,研究他们总体的选择行为,这就是总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