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年来各国均积极推动公司治理

近年来各国均积极推动公司治理

近年来各国均积极推动
公司治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近年来各国均积极推动「公司治理」,我国证交所及柜买中心亦於91年2月修正「独立董事、监察人制度」,复於91年10月发布「上市上柜公司治理实务守则」,惟大部分企业对该守则仍相当陌生,故中华公司治理协会(91年3月13日成立之社团法人)邀请一群专家学者共同执笔阐述之,俾有助於企业加速推动「公司治理」,以成功转型、吸引国际资金及提昇竞争力。

中华公司治理协会理事长朱宝奎告别「小虾米对抗大鲸鱼」─迎接「公司治理」时代来临
-李礼仲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2002年度风云人物为三个女性:辛
西亚.古柏(Cynthia cooper)、雪伦.华特斯金(Sherron
watkins)和柯林.罗里(Coleen Rowley)。

时代称她们是「吹
哨子的人」(Whistle Blowers)。

因为她们勇於告发,企业的
财产才不会被少数人所操纵,世人才不会因少数人利益薰心而受
害,她们的行为不仅惊醒美国人,并点醒全世人应该从因循包庇
的游戏规则里走出来。

2001年底,美国出现自30年代经济大恐慌以来,最大的投资信心危机。

从恩龙(Enron)的做假帐、世界通讯(Worldcom)的隐
瞒亏损、线上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s)的虚报广告营收到强生制药(Johnson)被控隐瞒产品过失等,使得投资大众蒙受
巨额损失,投资信心为之溃散。

此一连串的企业危机,若非由此三个「吹哨子的人」勇於揭发,不可能阻止日後所产生一连串的企业弊案,也不可能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企业改革法案Sar
anes-Oxley Art,来要求各公司强化「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以阻止公司发生弊案。

由於一公司中的股东与董事会成员所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常造成董事会与股东间之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然而,由於经营者享有公司经营的内线消息(inside information),若为一方之私利而加以操纵利用,常获利於一夕,但却会造成
公司及股东的权益损失。

为此「公司治理」主要目的即在平衡公司经营与股东间不对称资讯,减少股东与经营者间之利益冲突现象。

「公司治理」的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阐释。

由法律观点来说,着重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透过法律的制衡管控设计,监督企业组织的活动,以健全企业组织运作。

以经济观点来看,是将公司经济价值达到最大化的制度,亦即追求股东、债权人、员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间报酬与利益的最大化。

以财务管理观点来看,是指资金的提供者-投资人,如何确保公司经营者能以最佳的方式运用其资金,而赚其应得的报酬。

简言之,「公司治理」泛指公司的管理与监控机制,其目标在於健全公司营运,追求公司最大的利益。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 (OECD),在1998年订定了「公司治理」准则厘定了五大原则:确保股东权益、股东公平待遇、保障公司利
害关系人的利益、揭露与透明公司重大讯息及强化董事会的责任等,来管理公司经营,减低经营风险追求公司利益极大化回馈股东。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系有80%的中小型企业,而中小企业与家族经营又常常密不可分。

家族企业无论上市或未上市,其董事与监察人常属同一血亲或有裙带关系,透过交叉持股与金字塔结构等方式,平均拥有近五成的投票权,严重的资讯不对称,使家族企业之管理和监督常沦於黑箱作业,显示小股东的权益有遭漠视之虞,造成「弱股东、强董事」。

由於我国股东的权益在企业往往被忽视,致使投资人望之怯步,不仅使企业壮大不易,进而使我国资本市场无法活络。

此也凸显出我国目前上市、上柜的公司中,经营权与所有管理权不分,仰赖金融机构融资甚大,肇成当企业一发生危机,则会祸及金融机构,使我国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迭创新高。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唯有企业体制健全,具有竞争优势,国家经济才会好,金融市场才能断绝呆帐所产生的问题。

台湾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尤须与国际接轨。

将「公司治理」的概念引进我国企业,是顺应国际的潮流的做法,更能使其经营资讯透明化,管理专业化,国家整体的经济实力因而大幅提升。

因此推广「公司治理」成为每一个企业的经营原则,将是台湾经济再创二次奇蹟的必采策略之一。

时代杂志说辛西亚等三个女人是小虾米对抗大鲸鱼,站在正义的一方,且个性坚强,「因为是小人物所以更了不起」。

小人物要与整个不义不法体制对抗,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要让揭弊成为一个有效的行动,除了个人本诸良心的行动外,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的集体道德感、舆论与法律环境,是不是能够成为揭弊者最坚强、周密的後盾。

除了揭弊制度的建构外,告别「小虾米对抗大鲸鱼」更重要的是建立完整的企业「公司治理」。

为了让我国公司治理能彻底落实,证券暨期货管理委员会於去年9月间委托中华公司治理协会以OECD公司治理准则制定了「上市上柜公司治理实务守则」,规范了上市上柜公司要保障股东权益,强化董事会职能,发挥监察人功能,尊重公司利害关系人权益及提昇公司重要资讯透明度,期望我国的公司治理规范与国际公司治理发展,有效提升我国公司治理的成效,终结企业弊案。

(本专栏由中华公司治理协会提供,网址作者是铭传大学法律系专任助理教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