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减震方案

设备减震方案

1.工程概况置地创新中心工程地下2层,地上39层,现场部分生活水泵、新风机基础及变压器位于主楼地下室、避难层(12层、26层)及屋面。

2.震动产生的原因由于主机和水泵都位于楼板上,下部中空,在设备运转时会产生较大噪声及震动,以及向外扩延。

通过对图纸及所在机房的设备参数的了解,对设备的安装减振及管道隔振,隔声降噪,吸声消声降噪三方面阐述在本技术方案中,如何对空调机房设备进行消声隔离,减震,从而使得建筑周边及使用房间噪声达到规范规定要求。

空调主机及水泵运转时产生较大的震动,设备运行时时,会因转动部件的质量中心偏离轴中心而产生振动。

该振动传给支撑结构(基层或楼板),并以弹性波的形式从运转设备的基础建筑结构传递到其它部位,再以噪声的形式出现,称为固体噪声,振动噪声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会影响到周边环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3.减震材料3.1浮动底座浮动底座/地台是由建筑结构楼面上的弹性层和浮动层组成。

浮动层一般可由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或槽钢角马焊接而成,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浮动地台底座实质就是将声源与建筑物隔离的积极隔振做法。

以下是浮动底座的安装要求:(1)原结构楼面必须保持干净、平整、和干燥。

检测标准:1平整度不超过3mm。

平方米的区域内(2)如果原楼面表面过分粗糙,需要做找平处理,建议找平层厚度不能少于20mm,以防止找平层在高荷载的情况下破裂。

(3)所有空间相互之间是密封的,适用于墙壁、地板以至天花的构造,因为楼宇设备的穿越结构经常限制噪声的控制。

(4)浮动底座/地台系统上不应透过任何坚硬物料(钉子、水泥块)接触到周围之楼宇结构。

(5)处理所有穿越结构之导管及管道时,必须极度小心,须以具资质认可的10mm 厚高效弹性胶垫包裹,并以非硬化密封胶封口。

(6)浮动底座/地台上之设备管道在穿墙和穿天花前做好软性转接,管道的支承必须在浮动底座上,否则须采用弹簧减振器或减振胶垫支承,与结构隔离,避免造成短路。

(7)在注入湿混凝土前,必须先在承托层上铺防水胶纸,防止水泥透过缝隙凝固和结构楼面产生声学短路。

(8)安装及性能须符合所有适用的规范和条例。

3.2阻尼隔振胶垫阻尼隔振胶垫为50mm(L)x50mm(W)x50mm(H)的混合式橡胶(橡胶合成聚合物+软木填塞)。

并且,须对以下物理参数提供由第三方独立MA 检测机构根据GB / ISO 标准测试力学资料及报告。

工作负荷范围:0.30Mpa-0.60Mpa动态刚度:800N/mm~1100 N/mm隔振胶垫内部阻尼系数:0.08~0.1蠕变率:≤3%动态G 摸量8.0固有频率≤13Hz楼板结构须和阻尼隔振胶垫的频率相差50%或以上,以防止两者间发生共振耦合。

隔振胶垫压缩率50%卸除后永久变形不能大于5%。

隔振胶垫极限抗压强度须大于15MPa。

隔振胶垫压缩屈服极限须大于0.45MPa。

隔振胶垫压缩弹性模量须大于7MPa。

3.3减振弹簧惯性地台所有水泵(包括制冷机水泵)须安装在混凝土惯性地台上并配备25–32 毫米变形量弹簧上,以达致99%之减振要求。

机电设备必须完全装嵌于固定之混凝土惯性地台上。

在此档内所指的混凝土必须附合以下的规格:密度最少为每立方米2240 ~ 2400 千克一般情况下,惯性地台之长度及阔度须大过所要承托设备之长度及阔度150 毫米,另有注明者除外。

惯性地台之重量,通常以其厚度厘定,须至少为要承托设备活动部分之重量的2.5 倍或采用150 毫米厚(最少要求)的混凝土基底。

垂直泵或压缩机可能须要特别之规定。

惯性地台必须包括一块巳浇铸入一个经焊接的钢底框架集合体之混凝土块。

框架必须由至少150毫米厚或与惯性地台同样厚度之焊接槽钢;而且再由巳焊接之12毫米钢条或角铁于距离中心点150毫米之处支撑。

锚拴之位置必须固定,加入钢螺杆套管可作出小量移动。

除此以外亦可将凹处铸入惯性方块,以确保可随后插入锚拴。

4.机房减震处理4.1新风机房、空调机房所有风机、空调机组须配备进风及排风消声器并连风管安装。

悬吊式风机、空调机组须配备25~2毫米变形量外置式弹簧减振器与结构隔离。

所有管道穿越墙身及地台时须妥善密封。

管道和风管须采用弹簧减振器或隔振胶垫与结构隔离。

12层空调新风设备基础平面图26层空调新风设备基础平面图风机声学处理风管及水管穿越地台4.2屋顶层声学处理所有风机、空调机组须配备进风及排风消声器并连风管安装,悬吊式风机、空调机组须配备 25-32 毫米变形量外置式弹簧减振器与结构隔离。

所有管道穿越墙身及地台时须妥善密封。

屋顶层管道须采用外置式弹簧减振器或管道减振托架与结构隔离。

屋面空调新风设备基础平面图4.3变配电所变电站地面须加筑浮动地台,变压器及控制柜安装于浮动地台上。

由变压器延伸出的母排,须配备25毫米变形量外置式弹簧减振器与结构隔离。

机房内风机须配备25-32毫米变形量减振弹簧;如风机噪声未满足声学要求,须安装进出风消声器。

5.水泵的减振所有水泵(包括制冷机水泵)须安装在混凝土惯性地台上并配备25–32毫米变形量弹簧上,以达致99%之减振要求惯性地台之重量,通常以其厚度厘定,须至少为要承托设备活动部分之重量的2.5 倍或采用150 毫米厚(最少要求)的混凝土基底。

垂直泵或压缩机可能须要特别之规定惯性地台必须包括一块巳浇铸入一个经焊接的钢底框架集合体之混凝土块。

框架必须由至少150 毫米厚或与惯性地台同样厚度之焊接槽钢;而且再由巳焊接之12 毫米钢条或角铁于距离中心点150 毫米之处支撑。

锚拴之位置必须固定,加入钢螺杆套管可作出小量移动。

除此以外亦可将凹处铸入惯性方块,以确保可随后插入锚拴5.1生活水泵基础卧式水泵须安装在配备25-32 毫米变形量外置式减振弹簧的惯性地台上机房内管道须采用弹簧减振器或隔振胶垫与结构隔离水箱须距离墙身及天花最少50 毫米。

水箱须配备在50 毫米厚专业隔振胶垫上机房内风机须配备25-32 毫米变形量减振弹簧;如风机噪声未满足声学要求,须安装进出风消声器。

所有管道穿越墙身及地台时须妥善密封。

屋面给水水泵基础平面图26层生活水泵基础图-2层给水水泵基础图5.2具体做法在现有的楼层结构板面上做大于3倍水泵基座面的混凝土基础台面,混凝土基础台面尺寸找平后将4个弹簧减振器底部的固定膨胀螺栓预埋于基础台面中。

卧式水泵惯性地台在弹簧减振器上,根据结构的荷载,可再用混泥土和10#槽钢制作大于水泵基座面1.5倍的承台基础面,台面下部采用10mm钢板作为底面,台面上部找平。

该平台中心位置采用槽钢加固并附钢筋增加强度,以达到可以分散水泵的振动点,增加水泵震动的受力面,使减振效果更佳。

立式水泵声学处理4个弹簧减振器弹簧减振器下部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基础台面后、上部用螺栓固定在承台基础面外部槽钢之上。

在混凝土基础面的四角,根据水泵基座尺寸预留水泵的地脚螺栓,水泵基座与承台基础面之间垫橡胶减震垫。

型弹簧减振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隔振降噪效果好、安装方便、造价低等优点。

示图如下:6.管道的减振:水泵、冷水机组等设备进出水口与管道连接处采用橡胶软接,在管道弯头上部增加不锈钢金属软接(详见附图三),使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不会通过管道传递出去,起到隔断震动传递的作用。

机房管道支架必须与地面接触时采用SD型橡胶减震垫,尽量减少支架支设在楼板上,如果需要应在机房主梁间铺设槽钢或工字钢使支架敷设在其上,减少震动的传递。

机房管道吊架全部采用SD型橡胶减震垫把吊架与管道隔离。

目录1.工程概况..................................................................................................................- 1 -2.震动产生的原因......................................................................................................- 1 -3.减震材料..................................................................................................................- 1 -3.1浮动底座............................................................................................................................- 1 -3.2阻尼隔振胶垫....................................................................................................................- 2 -3.3减振弹簧惯性地台............................................................................................................- 2 -4.机房减震处理..........................................................................................................- 3 -4.1新风机房、空调机房........................................................................................................- 3 -4.2屋顶层声学处理................................................................................................................- 5 -4.3变配电所............................................................................................................................- 6 -5.水泵的减振..............................................................................................................- 7 -5.1生活水泵基础....................................................................................................................- 7 -5.2具体做法............................................................................................................................- 9 -6.管道的减振:........................................................................................................- 14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