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闽南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姓名:XXX学号:院系: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年级: 2014指导教师:周建军2015年 5月12日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中文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口才、注重与人沟通的社会,凡事都要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在沟通能力上有着较大缺陷,不敢说、不会说,甚至词不达意。

本文针对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法,旨在引起家长和从事幼教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促进沟通能力的培养从幼儿抓起。

关键词:幼儿;沟通能力;策略目录中文摘要 (I)一、幼儿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1)(一)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1)(二)沟通能力是敲开成功的大门 (1)(三)沟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1)(四)从小培养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2)二、幼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2)(一)不听人劝 (2)(二)适应性差 (2)(三)不会表达 (3)(四)交往受限 (3)三、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 (3)(一)让幼儿学会倾听 (3)(二)让幼儿学会洞察 (4)(三)让幼儿学会表达 (5)(四)让幼儿学会交往 (6)参考文献 (11)致谢 (12)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口才、注重与人沟通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在沟通能力上有着较大缺陷,不敢说、不会说,甚至词不达意,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从小培养幼儿沟通能力。

一、幼儿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一)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是每天生活随时需要的技巧方法,如果幼儿沟通能力缺乏,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美国著名的克莱恩咨询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谈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家成功的因素时,三百位较成功的企业管理人有85%的人认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沟通跟人际关系的能力超人一筹,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说服,善于把自己的一些理念让他人愿意来帮助他实现。

实生活中,年龄、学历、起点相同的人,工作水平和业绩有很大差别;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处理,结果相差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沟通能力有所不同。

(二)沟通能力是敲开成功的大门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

可见,培养人的沟通能力显得多么的重要。

只有通过积极的沟通,才能调动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从同事得到有效的资源,从家人得到温暖的支持,从朋友得到真诚的帮助。

幼儿是未来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也要学会自信的展示自己,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沟通能力。

(三)沟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社会不和谐因素很多,会出现很多争执,大多来源于缺少沟通,沟通可以增加了解,判断态度,表达意见。

人和人的态度肯定是不同的,价值取向也是各异的,我们只能够求同存异,努力寻找最大的利益共同点,不说明自己的利益点,不知道别人的利益点,怎么才能够相互了解,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去猜,听他人的传说,会产生许多误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只能是死水一潭,有沟通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和谐。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沟通。

(四)从小培养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孩子能否顺利融入集体生活,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孩子怎样才能有较强的社交能力,从小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沟通能力不是天生的,优秀的沟通能力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让孩子从小学会沟通的方法,理解沟通的技巧,是必要的、紧迫的。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诚信是沟通的桥梁,服务是沟通的根本,态度是沟通的关键,这些都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二、幼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一)不听人劝在日常生活中,不听劝是幼儿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幼儿很少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他们常常会有任性、霸道、自私、蛮不讲理、支配欲强,喜欢指挥别人,却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当别人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会有反抗表现,如哭闹、摔东西等。

(二)适应性差有些幼儿有退缩害怕行为,特别是单亲家庭,这类幼儿往往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孤僻且敏感,适应性差,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他们常常独自玩耍,从不愿多与人讲话,与人交往过分拘谨,也不原意参加集体活动,容易被老师和同伴忽略。

(三)不会表达有的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别人商量,在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时无法友好相处,要么不欢而散,要么互相攻击;有的孩子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常常是别人给他打招呼之后他才搭理别人,常常是别人邀请他一起玩之后他才知道加入,与他人相处时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四)交往受限由于现代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变,独门独户的家庭已占据大多数,这在客观条件上就压缩了孩子的活动天地,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走动来往空间限制,减少了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玩耍和交往的机会。

另外,受到家长过多的干涉和限制,喜欢对孩子的朋友筛选,什么这个孩子不能交,那个孩子要少来往;有的父母不喜欢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不是嫌弃孩子们把地面搞脏了,就是嫌弃孩子们乱翻东西。

再有,现在电子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孩子足不户出就可以享受到电子游戏、电视和互联网带来的娱乐,这也削弱和淡化了他们与同伴间的交往动机和欲望。

三、幼儿沟通能力的培养策略(一)让幼儿学会倾听倾听是良好沟通的最佳开始,是收集信息的重要方式,不会倾听等于不懂沟通,善听才会赢得朋友,真正的倾听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

在幼儿园,经常提醒合作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每个人都要争取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也要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1.明确规则。

如:眼睛看着说话的人,观察对方表情,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不随便插嘴。

2.指令行事。

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按照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事,执行一些小任务,或完成一些相应的动作,在锻炼倾听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除了语言,还可以配一些动作和手势。

如:用鼓声或音乐设定好小鸟“起床”“吃饭”“飞翔”“回家”等指令,由孩子扮演小鸟,发出各种指令,小鸟必须按照指令作出相应动作。

3.找出病句。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错误的与事实相反的语句,引导孩子进行识别纠正。

如说“玉米结在地下,葡萄结在树上”等错误语句,让孩子倾听后,挑出毛病并纠正。

4.故事引导。

在给孩子讲故事前,不妨先设置几个问题,比如:故事的名称、时间、地点和内容分别是什么;故事中关键的对话有哪些;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

讲完故事后和孩子一起分析,让他作答;如果简短的故事,还可以让孩子复述一遍,以检验他的倾听能力和记忆能力。

5.多听乐曲。

听音乐歌曲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并感受音乐的内涵。

听音乐前可以让孩子特别注意:音乐中出现的几种乐器的声音,能不能模仿乐器的声效,能不能模仿几句,如果今后想往音乐方向发展,可以加大难度,比如听曲唱谱,等等。

6.户外练习。

让幼儿注意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倾听各种动物的叫声(如蝉鸣、鸟叫声),倾听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汽笛声)。

幼儿听后,引导幼儿模仿、表达,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让幼儿学会洞察洞察力是指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洞察力,对于成年人很重要,因为职场上来说,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让你有卓越的成绩,也可以让你能够在处理同事关系的时候游刃有余,更能够让你洞察领导或者老板的真实意图;对于孩子也很重要,因为敏锐的洞察力可以让孩子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也可以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就找到问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

研究表明,1至12岁之间培养孩子的洞察力是很重要的年龄段。

1.图案刺激。

对孩子进行色彩和图案的刺激,可以培养孩子对色彩和图像的敏感力,训练幼儿看儿童图画,漫画,特别是找两幅图案中不同之处,更能培养孩子敏感洞察力,而且可以开发右脑智力。

2.环境观察。

一定要有意地让孩子去观察自己生活的环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引导孩子对环境作出正确和实时的判断。

可以让孩子们去注意一些观察一些动物的个生活习惯,植物的生长特征等等;还可以让小朋友多多注意一下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和幼儿园的环境,等孩子回家之后,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去对幼儿园的人、事、和物进行描述和判断。

3.观色识心。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虽然隐秘,但不可能永远潜藏着,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显露出来。

如何去察觉别人心理的外在流露,从而对其人其事做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不断的观察训练,可以找到打开人心的钥匙,只要我们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轻而易举地识别他人的内心世界。

作为幼儿时期,只要学会简单的察言观色技巧即可,毕竟幼儿之间的沟通是纯洁的、天真无暇的。

(三)让幼儿学会表达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是人生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

语言沟通能力也是未来课业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学会读书。

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阅读能提高你的交谈能力,使所表达的语言更丰富,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声朗读心不慌,肚子有货倒的出。

阅读可分为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幼儿时期,主要是练习跟读和朗读。

另外,经常练习“绕口令”,也非常有好处。

2.唱幼儿歌。

歌曲是孩子们接受和掌握语言的最佳形式,他们在学会旋律的同时,自然而然就记住了歌词。

所以,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唱幼儿歌。

唱的过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应的手势,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意思。

3.讲讲故事。

经典的儿童故事,不单能够教给孩子勇敢、诚实、勤劳和爱他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课堂。

而且,对于不是非常善于言辞的家长来说,讲故事是教给孩子良好表达方式的捷径之一。

4.不瞎指责。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错误发音的地方。

这个时候不要模仿、更不要指责嘲笑他,你只要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他的话就可以了。

5.出去走走。

孩子接触外界,多见世面,绝对是有好处的,对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是直接的但是潜移默化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6.加强锻炼。

特别是多参与前庭运动,如:翻筋斗、滑梯、荡秋千等,孩子的全身肌肉张力逐步强健、有助于发音器官的准确发育。

7.消除紧张。

可以通过调整情绪来冲淡紧张和恐惧心理。

如:紧张时,不妨笑着承认“我好紧张啊”;开始说话前,深呼吸30秒;假设自己是老师,听众是学生,根本不用怕他们。

(四)让幼儿学会交往交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幼儿的社会交往,特别是与同龄伙伴间的交往,是他们的一种社会性需要,是他们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完成个性社会化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