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册专题圆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全一册课件
上册专题圆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全一册课件
3.如图 Z4-3,一根横截面为圆形的下水管道的直径为 1 m,管内有少量的污水, 此时的水面宽 AB 为 0.6 m.
图 Z4-3 (1)求此时的水深(即阴影部分的弓形高); (2)当水位上升到水面宽为 0.8 m 时,求水面上升的高度.
解:(1)如答图,作半径 OD⊥AB 于点 C,连接 OB,
图Z4-6
解:(1)如答图,连接 FA, ∵∠FEB=90°,∴EF⊥AB, ∵BE=AE,∴BF=AF, ∵∠FEA=∠FEB=90°,∴AF 是⊙O 的直径, ∴AF=DE,∴BF=ED, 在 Rt△EFB 与 Rt△ADE 中,BE=AE,BF=DE, ∴Rt△EFB≌Rt△ADE;
变式跟进5答图
变式跟进4答图
5.如图 Z4-6,已知 ED 为⊙O 的直径且 ED=4,点 A(不与 E,D 重合)为⊙O 上一个动点,线段 AB 经过点 E,且 EA= EB,F 为⊙O 上一点,∠FEB=90°,BF 的延长线交 AD 的 延长线于点 C. (1)求证:△EFB≌△ADE; (2)当点 A 在⊙O 上移动时,直接写出四边形 FCDE 的最大面 积为多少.
当水位上升到圆心以上时,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0.4+0.3=0.7.
综上可得,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0.1 m 或 0.7 m.
题型三 圆周角定理的综合 典例 如图 Z4-4,⊙O 是△ABC 的外接圆,∠AOB=70°,AB=AC,则∠ABC= ___3_5_°___. 【解析】 ∵⊙O 是△ABC 的外接圆, ∴∠C=12∠AOB=35°,又∵AB=AC, ∴∠ABC=∠C =35°.
由垂径定理,得 BC=12AB=0.3,
在 Rt△OBC 中,OC= OB2-BC2=0.4,
∴CD=0.5-0.4=0.1,此时的水深为 0.1 m;
(2)当水位上升到圆心以下时,水面宽 0.8 m, 则 OC= 0.52-0.42=0.3,
变式跟进 3 答图
水面上升的高度为 0.2-0.1=0.1;
题型二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典例 如图 Z4-1,⊙O 的直径 CD=10,弦 AB=8,AB⊥CD,垂足为 M,则 DM 的长为( D )
A.5
B.6
图 Z4-1 C.7
D.8
【解析】 如答图所示,连接 OA,
∵⊙O 的直径 CD=10,∴OA=5,
∵弦 AB=8,AB⊥CD,∴AM=12AB=12×8=4,
专题4 圆的基本性质
题型一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典例 若⊙O 的半径为 5 cm,平面上有一点 A,OA=6 cm,那么点 A 与⊙O 的位置
关系是( A )
A.点 A 在⊙O 外
B.点 A 在⊙O 上
C.点 A 在⊙O 内
D.不能确定
【解析】 ∵⊙O 的半径为 5 cm,OA=6 cm,∴d>r,
题型四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典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经过点(sin45°,cos30°)的直线与以原点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的位置关系是( A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以上三者都有可能
【解析】 如答图,设直线经过的点为 A,
在 Rt△AOM 中,OM= OA2-AM2= 52-42=3,
典例答图
∴DM=OD+OM=5+3=8.
【点悟】 已知直径与弦垂直的问题中,常连半径构造直角三角形,其中斜边为圆的
半径,两直角边是弦长的一半和圆心到弦的距离,从而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
变式跟进 2.[2019·菏泽]如图 Z4-2,AB 是⊙O 的直径,C,D 是⊙O 上的两点,且 BC 平分∠ABD,AD 分别与 BC,OC 相交于点 E,F,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2)∵Rt△EFB≌Rt△ADE, ∴∠B=∠AED,∴DE∥BC, ∵ED 为⊙O 的直径,∴AC⊥AB, ∵EF⊥AB,∴EF∥CD, ∴四边形 FCDE 是平行四边形, ∴E 到 BC 的距离最大时,四边形 FCDE 的面积最大,即点 A 到 DE 的距离最大, ∴当 A 为弧 DE 的中点时,点 A 到 DE 的距离最大,最大值是 2, ∴四边形 FCDE 的最大面积为 4×2=8.BED
图 Z4-2 B.AD⊥OC D.AF=FD
【解析】 ∵AB 是⊙O 的直径,BC 平分∠ABD, ∴∠ADB=90°,∠OBC=∠DBC, ∴AD⊥BD,∵OB=OC,∴∠OCB=∠OBC, ∴∠DBC=∠OCB,∴OC∥BD,选项 A 成立; ∴AD⊥OC,选项 B 成立;∴AF=FD,选项 D 成立; ∵△CEF 和△BED 中没有相等的边,∴△CEF 与△BED 不全等,选项 C 不成立, 故选 C.
∴点 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点 A 在⊙O 外.
变式跟进 1.若圆的半径为 5,圆心的坐标是(0,0),点 P 的坐标是(4,3),则点 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
A.点 P 在⊙O 上
B.点 P 在⊙O 内
C.点 P 在⊙O 外
D.点 P 不在⊙O 上
【解析】 由勾股定理得 OP= 32+42=5,∵⊙O 的半径为 5,∴点 P 在⊙O 上.
图Z4-4
【点悟】 (1)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或圆周角)、弧、弦中只要有一组量相等, 则其他对应的各组量也分别相等,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将问题互相转化,达到求解或 证明的目的;(2)注意圆中的隐含条件(半径相等)的应用;(3)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是进行圆内角度数转化与计算的主要依据,遇直径,要想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 从而获得直角三角形;遇到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要想到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等 于圆周角的 2 倍以及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变式跟进 4. [2018·淮安]如图 Z4-5,点 A,B,C 都在⊙O 上,若∠AOC=140°, 则∠B 的度数是( C )
A.70° C.110°
图 Z4-5 B.80° D.140°
【解析】如答图,在优弧 AC 上任取一点 D,连接 AD,CD,则∠ADC =12∠AOC=70°,又∵四边形 ABCD 是圆的内接四边形,故∠B= 180°-∠ADC=110°,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