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幸福的源泉在于修养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60分)颜回是孔子的杰出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
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
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这就是历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孔颜之乐”是一个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话题,也是一个颇有思辨性的哲学命题。
作文题力图打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屏障,让同学们思考物质匮乏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内心幸福的源泉所在,注重传统文化,倡导思辨色彩。
这个材料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立意。
(1)探讨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否”,言之成理即可。
(2)思考“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信念、理想、高度的精神修养等都可以成为内心幸福感的源泉。
(3)综合考虑以上两个问题,提出“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等類似的观点。
写作时要紧扣“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这一前提,不能脱离这个前提简单地讨论幸福的来源。
【佳作赏析】:幸福的源泉在于修养颜回,“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后人尊为“复圣”。
他何以有幸获此殊荣?因其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更因其崇高的德行。
我明白了,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
顾城曾说:“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当命运的喉咙被无情卡住时,埃尼奥·莫里康内却没有妥协,对音乐的狂热痴爱使他从容面对一切。
父亲卧病不起时,年幼的埃尼奥不得不辍学工作来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即使如此,他仍呵护着他那颗勇往直前、快乐向上的心,最终成为世界公认的“电影配乐大师”,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见,高度的精神追求能冲淡生活的悲苦,并让人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懂得了,幸福感源于何——源于心灵的丰盈、精神的修养。
苏轼若因为被贬而整日郁郁寡欢,我想,他一定无法创作出精彩的“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刘禹锡如果因居陋室黯然神伤,我想,他一定无法怡然地书写《陋室铭》;“当代愚公”李保国如果嫌弃太行山区生活苦,我想,他一定无法安然地三十五年如一日,为荒山带来苍翠,为乡亲拔除“穷根”……他们知道,真正的悠然是懂得享受明月清风、阳光鸟鸣;真正的快乐是不畏困厄之锁,把住信念之舵,思想不迷航、行为不迷失;真正的幸福在于执着于精神追求。
生活哪有一帆风顺?因为大地的凹凸,才有了河流;因为温度的变换,才有了春夏秋冬;因为有了境遇的顺逆,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
身在尘世间,我们不能左右环境,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
面对难题,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以致一发不可收拾,终将迈上不归路。
而有的人却始终相信人生是一幅山水画,即便山峦重重,也相信有峰回路转;即便路途艰难,也背上一份希望,大步向前——他们的底气,源于他们的精神追求與修养。
修养高,智慧就能开启,开启了智慧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才能与“大道”同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这也许就是上天赋予人的终极使命。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虽一生富贵,但直到死都在与自己的小心眼怄气,活得不如一生清贫的颜回快乐,此正说明精神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遵于自我的内心,内心的主君是修养。
当今,最重要的修养是精神教养,所以,我们,未来的主人,请谨记,提高个人修养,是提升幸福感的正途。
【点评】文章标题即观点:幸福源于修养。
开篇在简述了颜回的事例后,再次明确主旨,指出“高度的精神修养可以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成为身陷困厄之人的幸福源泉”。
细细读来,全文层次分明,先以苏轼、刘禹锡、李保国的事例谈幸福感的来源,再放眼自然、生命,指出能够笑对人生难题的人是因有精神追求与修养作底气,最后指出修养高就能开启智慧,开启了智慧才能明白人生真谛,从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论述层层推进,既旁征博引,又娓娓道来;看似笔流轻浅,却能切中时代。
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如何提升修养,文章没有开出良方,稍显欠缺。
【篇二】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开放为剑,规则为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有网友梳理了40年中值得深思的六个关键词:开放、规则、自由、理性、自信、机遇。
作为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年轻人,你对改革开放有什么样的体验和认识?请从六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个,使之形成有机关联,结合身边的故事或者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注意】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这个作文题突出立德树人的宗旨,紧扣时代,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下,让同学们把自己置身于时代洪流中去思考、定位,感受新时代带来的急剧变化对个人的影响,激发家国情怀。
这个题目审题的难度不大,要注意的是,选择的两个关键词要形成“有机关联”,也就是要让两个关键词按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
比如两个词之间有着或互相依存、或互相渗透、或互相对立、或互为因果等关联,或者二者有着转折、修饰等关系,不能只是生硬地放在一起。
还要注意的是,必须针对“改革开放”这个背景,谈你的体验和认识,“结合身边的故事或者自身经历”来写。
延展到外国或古代的事例,可以借之从侧面照见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但若以外国或古代的改革经验为主体,而未将当下的改革作为写作重心,则属于审题失误。
【佳作赏析】:开放为剑,规则为盾40年的风雨兼程,40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造就了如今的中国。
而这一切,离不开开放,也离不开与其如影随形的规则。
回想百年前,没有开放的我们饱受欺凌,所谓的“天朝上国”虽然物阜民丰,但闭关锁国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思想迂腐,官员愚昧,科技落后。
拒绝开放意味着拒绝信息,拒绝信息直接导致了国力衰弱。
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的大门,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一只老虎为何要与黔驴和睦相处?反观当下,改革开放带来了技术进步,带来了经济腾飞,带来了国人的自尊自信。
君不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项项成就如雨后春笋,中国的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音。
有开放为剑还不够,我们要以规则为盾,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前车之鉴,我们更应该把握好规则,不让规则成为图谋不轨者掠夺的帮凶。
于是,从APEC到WTO,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中国在合理利用规则道路上的摸索与实践,也确实成果斐然。
前不久与美国的贸易战,更说明了合理利用规则捍卫自身权益的方法是正确的。
开放为剑,规则为盾,能使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无往不利、所向披靡。
有剑无盾,空有一身武力,无法破解他人的进攻与阴谋诡计;有盾无剑,即使不受他人的干扰,也没有前进的资本。
只有两者统筹合一,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帮助中国成为新时代强有力的竞争者,吹响新时代的号角。
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的路是正确的,掌握规则的路是正确的。
此时此刻,中国正向着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雄赳赳气昂昂地前进着。
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不能动摇,因为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信息,更带来机遇;用规则捍卫利益绝不能动摇,因为这是我们防止重蹈民族悲剧的方法。
改革呼唤开放,開放需要规则,两者看似分离,实则统一。
没有开放,无所谓进步;缺少规则,世界将成为独裁者的后花园。
开放为剑,规则为盾,让我们走出中华民族的改革开放之路、复兴之路!【点评】文章选择“开放”和“规则”两个词,标题点明二者“剑”与“盾”的关系,审题立意准确,观点鲜明有力。
第1段开门见山,引入写作背景;第2、3段通过“回想百年前”“反观当下”的古今对比,真实自然地分析“没有开放”和“开放”后的变化,有效论证开放带来的福音;接着在“开放为剑”的基础上点出“规则为盾”,论证开放和规则的互补关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有适当的提升。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精练,思考深入。
【篇三】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及范文:逆鳞遐想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
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
”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
材料本身分为两部分: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
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
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
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
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
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
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赞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为理想栖息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或批评,因为在年轻的战场上,年轻却不应也不能轻狂。
若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赞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标的观点,因为一个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更坚强更执著,有目标也才可能有成功,才会走得更长更远。
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要学会仰望星空,才会有未来。
再深入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有时只是由于灵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从而导致最后的极端与失败。
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老者缺少的献身精神进行分析与讨论等。
最后,还要注意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标题要符合文体特点并独特新颖等一系列要求。
【佳作赏析】:逆鳞遐想如文提示,一条逆流而上最终被冻死在高原上的鱼,如何?年轻人会感叹说,老者会叹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