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调查报告为了摸清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
把握他们的心态和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中央权益部于1999年4月在外来务工青年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五城市及外来务工青年输出大省湖南进行了专题调查。
(经网上搜索来的资料)通过对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现状和特点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政策实践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到带着普遍规律性的东西,促进公共政策实践水平的提高。
所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公共政策学的教育和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 案例本身就包含着理论材料,涵盖理论观点。
案例提供了观察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2. 对案例的分析,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同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基本任务或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流动和生存状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1、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数量呈上升趋势据广州、深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以来经过铁路南下的民工总量已超过14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左。
在这些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年。
在进城务工青年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在城里打工的时间也相对延长。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城打工四年以上的外来务工青年占29.8%,三年以上的占17.0%,二年以上的占19.0%。
当问及“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乡”时,选择“目前还没想回乡”的达 45.6%,“永远不回乡的”占2.1%,表示“说不清”的占23.2%。
三项之和为70.9%。
2、外来和成镇就业的难度增大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外来务工青年在城市找工作比过去难了。
一是外来务工青年进城后找不到工作的滞贸群体人数增多了。
以广州为例,1998年外来务工青年约100多万,已经就业的有70多万,还有20多万人暂时不能就业。
比1997年上升了16.6%。
二是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极不稳定,职业变换频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26.1%的外来务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其中,变换过2次以上的达12.8%。
工青年变换过工作。
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处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
其中,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务工青年以广州市为最高,达39.5%,其他依次为深圳(31%)、北京(28.5%)、上海(26%)、烟台(14%)。
从年龄分组数据看,变换过工作的外来各工青年以14-18岁最多,达到39.4%;其次为25-28岁(28.2%)、19-24岁(27%)、29.35岁(24.6%)。
这表明,外来务工青年进城以后,经常处在一种职业流动的状态中。
3、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无任何经济收入的占5.9%,去年个人月平均收入在399下的占20.8%,400元至799元的占43.9%,800元至999元的占14.5%,1000元至1999元的占12.4%,2000元以上的占2.3%。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青年有数量不等的经济收入,但是却很不稳定。
在回答“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时,选择“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的外来务工青年达25.1%回答没有收入的达7.9%,两者之和为33%。
占外来务工青年总数的三分之一。
4、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亟待加强当问及“进城打工以后。
您是否受到过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时。
回答“经常受到”的占3.8%。
“偶尔受到”的占51.7%,而回答“从未感到”的仅占28.5%。
调查数据显示。
列在前四位的侵权事件是: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22.1%);加班后很少或从来不给报酬(19.1%);受到城里人歧视,经常遭白眼(18.7%);用工单位不能提供基本的劳动保护条件(18.7%)。
其余的依次为:用工单位提供的吃住条件太差(17.6%);用工单位拖欠工资或变相克扣工资,甚至拒不发放工资(9.8%);业余时间不准外出(8.1%);因公受伤而用工单位不出钱医治(4.6%);用工单位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2%)。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1、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领导。
统筹规划,强化管理。
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及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
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有序。
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2、要建立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社会有关方面参与的外来务工青年培训体系,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纳入社会教育序列。
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培训应纳入政府行为。
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
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务工青年,应由政府牵头。
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
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
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
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
同时,各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
保障外来各工青年不受歧视、不受排斥、不受虐待,与当地人同工同酬、平等对待。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
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
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
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
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
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
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2、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佚名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5、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6、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7、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8、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昆体良9、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
--西蒙1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11、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卢梭1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1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佚名1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斯大林1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17、假定美德既知识,那么无可怀疑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苏格拉底18、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莎士比亚19、养体开智以外,又以德育为重。
--康有为20、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21、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大仲马22、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23、故欲改革国家,必先改革个人;如何改革个人,唯一方法,厥为教育。
--张伯苓谭嗣同 24、为学莫重于尊师。
--25、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
--克拉克26、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罗素27、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陶行知28、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29、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
--佚名有关刻苦学习的格言1、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2、勤奋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要实际行动。
3、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4、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5、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6、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8、学问勤中得。
学然后知不足。
9、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10、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