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方案选择
井内填土密实:井圈拆除1米左右,再回 填夯实 井内填土不实:挖2倍槽宽填土,井圈拆 除1米左右,再填块石、砂土、灰土至槽 底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砖井(土井)
井口小不能夯填:井圈拆除1~2倍槽宽, 盖板封口,再回填土至槽底 基础转角处:作墙下挑梁(压井面积不 大),纵横地梁跨越(压井面积大时)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压力表是否标定?是否在有效期外?标定 精度满足要求?标定设备是否对应? 百分表是否标定?
软底的处理:先清除,再铺150~300砂垫层 或土工织物(张拉平直绷紧)、轻夯,再 正常铺设砂石垫层,防止软弱土层表向承载力
桩身强度决定的单桩竖向承载力
桩的破坏形式
桩身的荷载传递特征
桩载试验问题
桩载试验问题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大面积换填
换填垫层厚度≯3.0米,否则宜结合基础下 落 承重墙下不得接缝,上下缝距≮500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大面积换填
黄土:
局部处理时:每边超出基础底面≥1/4B且 ≮0.5米 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 宽度≮1/2H且≮2.0米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大面积换填
砖井(土井)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砖井(土井)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局部硬物
挖除回填 基础下落 过梁跨越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大面积换填
一般土:
厚度由软卧层验算确定,底部宽度按扩散 角(砂石20~30°,灰土28°),坡率≯1: 0.75~1.0(砂石)或1:2~2.5台阶(灰土), 顶宽按放坡且≮300 整片处理适当加宽(灰土0.5厚度,砂石0.6 厚度,毛石砼0.7厚度)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松土坑(墓穴)
基础加深: 条基:坑长>5米,按1:1.5高宽比台阶状 加深,高≯500,长≮1500 单独:坑深>槽宽或坑面积>1/3槽底时, 应基础加深到坑底、加大基础面积、联合 基础、纵向配筋、地梁、圈梁,基础净距 /基底高差=1~2(砂大土小)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砖井(土井)
地基处理及基础方案选择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松土坑(墓穴)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松土坑(墓穴)
回填材料:用与老土压缩性相近的材料回 填,水下填砂水上可再填土,层厚≯200 土坑放坡:回填土越硬(3:7灰土)坑越小 (<2米),可不放坡;回填土越松(砂石) 坑越大(>2米),高宽比最大可按1:1放 坡;中间土性可按1:0.5~1.0放坡 ,否则 设挡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