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

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

身边的榜样前行的力量
尊敬的评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来自吴集卫生院的倪影,我今天演讲题目是“身边榜样前行力量”。

有人说,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

命运在追求中改变,思想在追求中升华。

自从2002年大学毕业以后,我一直在基层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

15年如一日,值班、上门诊、下病房、做手术,为的就是能够更贴切的去了解患者的需求,用我手中的“一把手术刀”去解除患者的痛苦,免去患者往返大医院的劳苦。

工作中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就是在科室里轮轴转;作为科主任科室管理的担子也落在我的肩上,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探索创新工作机制,破解一道道新旧难题,带领全科人员使医院的外科工作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焕发出勃勃生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全科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下,科室每年都获得“先进科室”称号。

我认为医生职业的崇高性在于救死扶伤,这就要求以人为本,以患者为先,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

而我始终坚持着“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病人的事情就是大事,为了患者,把早来晚归,坚持晨查房,夜查房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说句玩笑的话,我几乎“每天不到医院转转,不到病房转转就睡不着觉”。

正所谓,“医者仁心”,最重要的还是能够理解病人的感受,以真挚
的情感对待病人,以敬业的精神对待工作,始终坚持因病施治,对症下药,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

若是遇到一些家庭困难的情况,我也会向他们伸出援手,自掏腰包为患者诊治,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患者都一视同仁。

还记得在2014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位80岁五保老人嵌顿性斜疝,腹痛难忍,生命垂危,无人照顾。

我接到值班医生的电话后,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患者实施手术。

术中发现患者合并肠粘连,肠穿孔,腹腔全是排泄物,恶臭难闻,可以说是情况非常糟糕。

但我秉着医者天生的责任和使命,“治病为先,救人为首”,不嫌脏,不嫌累,为患者顺利做好了手术。

当我重新抬头看到向朝阳已高高升起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8点了,一夜忙碌,一夜未眠,虽然眼睛里还布着血丝,但患者早已转危为安,心里便觉的沉甸甸的满足与自豪。

工作中像这样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

多少年来,我也一直如此,哪里有需要就及时地出现在哪里——为了患者的生命与健康,这是我作为医者应该做的。

坚守在医疗工作的一线,也让我对“合格医生”有了新的见解。

我认为,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医德。

“视患者如至亲,无以贵贱分人”,在工作中,我主张像对待亲朋好友一样地对待病人,从不给病人开大处方,避免让病人做多余的检查。

曾经有一位高龄老人在外地医院行结肠肿瘤手术,出院后伤口感染化脓,因住院费用太高,无人照料且行动不便,只能出院在家康复治疗。

得知消息后,即使正值盛夏,烈
日炎炎,
每次换药伤口都会发出刺鼻的臭味,令人作呕,但我也会风雨无阻的主动上门为老人清洗伤口,替换纱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老人的伤口得以痊愈,方便了老人的同时也为其家庭节省了大笔治疗费用。

治疗过程中,我还多次婉拒了老人子女的红包和吃请,得到了患者家人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除了以上这些份内的工作,在我与医院诸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啊,我们还获得了多项荣誉:2016年12月,我院“腹股沟斜疝嵌顿合并肠穿孔”病例被区委卫计委评为“十二五”期间十大优秀医疗救治案例;2017年6月,我院医疗组获全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

“不以天下为己任,但求病者有其医”,或许这就是医者最简单而又朴素的追求。

面对医患纠纷频发的今天,我作为一名医者能否对患者多一些责任,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怀,严于律己,树立榜样的作用,不求轰轰烈烈的伟大,但求默默无闻的奉献,把病人的需求,医院的需要当成鞭策自己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