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PPT精选文档

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PPT精选文档

流该组提出的实验步骤的方案,指出前两种实 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达成共识后,确定本次 实验的合理步骤。
让学生按照讨论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并把所测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通过计算得 出盐水的密度。
19
教学程序
物质的密度测量
合理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 量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剩; (4)利用公式计算ρ=M总-M剩/V 。
25
(2)知道一些测密度的原理,能 合理设计出测量的步骤;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 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 公式间接测量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6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密度测量
重点: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点:利用公式ρ=m/V 进行有关实 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物质的密度测量
物质的密度测量
工农子弟 杨新刚
1
物质的密度测量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过程 六五、、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六、板书设计
六七、、布教置学作反业思
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2.教材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密度测量
3
1.说课内容
物质的密度测量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的内容
M总
M剩
V
ρ
20
教学程序
物质的密度测量
再让学生分别按另外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认真准确的记录实验数据。
班级展示实验结果,并作总结: 通过学生的三次测量,学生会发现,每次测
量值都不一样,让学生再次讨论不一样的原因, 以及哪一次比真实值大,哪一次比真实值小,找 出原因。
21
教学程序
物质的密度测量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设计时预想到学生在设
要测出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ρ=m/V,测出 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 密度。
13
教学过程
物质的密度测量
2.合作探究
(1)量筒的使用:(观察量筒)
师问: 1)量筒的单位标度,最大测量值,分度值分别是多 少? 2)使用量筒读数时,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仔细看
书回答问题) (先让学生用身边的量筒测量一下烧杯中一部分液体体积)
4
物质的密度测量
2、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 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活动,让 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前面两节所学的天平的 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
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 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5
教学目标
物质的密度测量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 筒的使用;
9
三.说学法
物质的密度测量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质量的测量, 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质密度与物质质量和 体积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10
物质的密度测量
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 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 方法。
从而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M总
M杯
V
ρ
17
教学程序
物质的密度测量
三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 用量筒量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M剩;
(4)利用公式计算ρ=M总-M剩/V 。
M总 M剩
V
ρ
18
教学程序
物质的密度测量
学生自己设计完实验步骤后,引导学生交
23
板书设计
❖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 1.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 2.原理:据密度公式 ❖ 3.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个)
石块,细线,水,盐水。 ❖ 4.步骤:参书本
24
物质的密度测量
以上是我对《测量物质的密度》 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 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 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 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 正,谢谢!
7
二说教法
物质的密度测量
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待测物质的密度, 加上本节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这也 就需要和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 将所要测的各个量具体实验得出。
8
物质的密度测量
结合学生实际,为了增强学生动手操作 实验的能力,借助已有的实验设备,在实验 室完成教学。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与实验法相 结合的教学方法。
14
教学过程
物质的密度测量
( 2)如何利用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的体积?
启发学生回答
1)把不溶于水的,并能沉入水底的物体,可以利用 量筒中的前后两次液体的体积差测出物体的体积。(即排 水法)
2)对于不沉入水的物体可以用针压到水中,求出两 次液体的体积差,就是物质的体积。(即针压法)
15
教学过程 3.设计实验
11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2. 合作探究
3.设计实验 4.教学反思
物质的密度测量
12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物质的密度测量
从密度表可以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 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要知道一个 物质是什么物质做的,只要测量出它的密度,把 测量的密度跟密度表中的密度值一比较,就知道 该物质是什么物质了。
计实验步骤可能只有一种,但实际上课时, 学生的实验方案有很多种,这是我上课之 前没有想到的。
学生在讨论方案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 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讨论之中,对学生这 种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动,我也给了他们 展示的机会。
22
物质的密度测量
从测盐水密度得到的启发, 自行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来完 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测量的实验。
物质的密度测量
测量盐水的密度
综合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一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4)利用公式计算ρ=M2-M1/V
M1
M2
V
ρ
16
教学过程
物质的密度测量
二组实验步骤:
(1)用量筒测量一些盐水的体积V;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杯; (3)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 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总; (4)利用公式ρ=M总-M杯/V计算密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