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最后一课-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年高考最后一课一、生物学试卷结构与特点1.试题分值分配趋于稳定2.试题题型安排3.4.立足基础、回归教材、突出教材重和主干知识5.重视学科内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二、高考生物命题原则1.体现良好的人性关怀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点在考纲,源在课标3.用命题层次减少0分,得分点设置适应不同考生,让不同层次的考生得到相应的分数三、考前应调整什么?1.生物学科知识点多,在最后阶段要留出一定时间:•回顾课本•回顾真题•回顾实验2.消除焦虑,自信助你•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金字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坦然的心境3.合理安排时间和饮食科学安排时间和学科顺序1.当试卷发下来后,先浏览一下试卷是否完整、是否有字迹模糊等现象,并且根据自己的答题特点,确定答题时间的分配和顺序。
总体原则: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多得点分2.对于每一学科答题时间,要有个“上限”的标准,要根据试题的情况灵活掌握。
四、考试时应注意什么?(一)科学安排时间浏览试题后大概确定答题时间的分配和顺序。
重要的是把会做的题都做对。
遇到综合性比较强、新颖的难题时,首先要有信心,不管怎么难,不会超过中学所学的知识范畴,总是渗透着学过的概念、原理等,联想原来做过类似题的解法,进行分析推导,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找到解题思路。
(二)全面准确解答1.选择题第一要仔细审题,弄清题目所涉及的所有概念的含义和一些重要词语的作用,其次抓住关键词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第三学会避陷阱,破定势,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四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
PS—选择题的涂卡:建议做完Ⅰ卷涂卡后再做Ⅱ卷,切忌整张试卷答完后再涂卡,因为这样会由于时间紧张而出现错涂或漏涂现象。
2.简答题高考简答题一般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解题步骤复杂,解题方法灵活多样,需较高的解题技巧。
要求首先找到采分点,然后用准确的、科学的生物学术语回答问题。
(1)材料分析题:特点是题干信息量大,新颖和有图表的结合。
其实这类试题一般是高起点、低落点。
首先,读懂题目,了解题目的大致内容;其次,带着题目提出的问题要求仔细阅读一遍,找出与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最后,尽量把材料中的新内容与已学过的知识挂起钩来,许多答案落脚点是课本的知识或题干中的相关信息,只要适当加工便可。
(2)图表分析题:图表和数据的信息相对隐蔽,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和分析.首先,看懂题目和图表给出的信息;其次,读图时要运用数学知识,看坐标轴的含义,看曲线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等,同时对比各图和各曲线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对坐标表达要准确,尽量用课本上的术语表述;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绘图要清晰规范。
(3)实验设计题:①明确要求和目的;②联系熟悉的课本实验和实验原理;③确定实验思路;④选取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步骤;⑤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讨论;⑥条理清楚;⑦回归检验。
(3)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包括条件的开放和答案的开放。
答案只要符合生物学原理都得分。
答题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围绕题目提供的条件和条理性,如果有必要可以借助图表来辅助表达。
答案要体现创新,抓住题目要求,并尽量使用规范化学科语言。
几点建议:1.不要认为“一切”“完全”“绝对”的答案就是错。
2.特别注意自己认为一定正确的选择是否有“陷阱”。
3.只给一条横线不等于就填一项内容。
4.你是否充分利用了实验的材料。
5.提示的内容你用上了吗6.图像的横纵坐标要知道表示什么,不能经验主义。
7.审题不误解题功,有疑难再审题。
8.“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可钻牛角尖、死胡同。
9.最关键的是:知道做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做。
选择题1.下列关于ATP和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ATP B.ATP含有核糖结构,酶一定不含该结构C.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2.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中不能检测出蛋白质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澄清的石灰水可准确判断其呼吸方式C.将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在屏幕上的连续光谱中变暗的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D.用药物阻断蛙屈肌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刺激传出神经,肌肉不能收缩3.从细胞水平上看,多数动物的雌雄性别决定()A.卵细胞完成受精与否B.受精卵内性别基因的平衡状态C.受精卵内性染色体组合方式D.受精卵所处的生活环境4.如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完成的B.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病C.两种抗体引起血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D.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5.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给小鼠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虽然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它可以与小鼠Lin-4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机体患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小RNA与小鼠mRNA的结合很可能借助细胞内DNA连接酶的作用B.微小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很可能是因为它缺乏终止密码子C.Lin-4基因所产生的mRNA在细胞中的功能是产生某种酶D.微小RNA是通过阻止Lin-4基因的翻译过程来抑制该基因的功能6.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
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
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
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 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C.图示整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C.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2.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B.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来实现的C.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一个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3.对某成年男性色盲患者睾丸内一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其中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可能没有色盲基因B.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2条Y染色体,有一个色盲基因C.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2条X染色体,有2个色盲基因D.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有1个色盲基因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5.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C点时茎的生长速度最快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6.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种经济动物(M、N、0、P)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B.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C.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只一种D.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解答题1.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工模拟一定量 I.研究人员为探究CO2的UV辐射和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请CO2分析回答:(l)番茄叶肉细胞中产生和利用CO2的部位分别是。
(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紫外线(UV)辐射可能降低了叶绿素含量而影响了光合作用。
光合色素分布于(具体部位),具有的作用。
(3)据表分析,C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加快了暗反应的速率:另一方面是由于含量增加,使光反应速率也加快。
D组光合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浓度倍增对CO2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以 UV辐射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4)由表可知,CO2浓度倍增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
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CO2参与了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启动有关。
要检验此假设,还需要测定A、C组植株中的含量。
若检测结果是,则支持假设。
II.将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分成若干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先暗处理1h,测得其干重即葡萄糖的量的(单位g)变化如甲曲线所示:再分别置于同一光照强度下照射lh后,测得其干重与暗处理前的变化如乙曲线。
请据图回答:(5)A点和B点相比,小麦合成葡萄糖的速率是否相等?。
在此光照条件下,最适合植物生长的。
2.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图示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
(2)已知该植物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那么理论上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3)育种工作者将某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1:1,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4)育种工作者将(3)问中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它花为紫色花。
他们提出两种假设:假设一: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D),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
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处理,让其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