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如何进行幼儿安全教育
大丰市明达幼儿园黄凌云 2241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
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
实践意义。
当前新闻媒体接二连三的幼儿园事故报道, 确实触目惊心,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幼儿安全这个重大课题。
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哭泣声从“实践”中而来,即所谓
吃一堑长一智。
这无疑会给我们的幼教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和被动。
能否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幼儿在娱乐中
获得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以及保护他人的能力,这是我们幼教工作中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幼儿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是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
如热水、药品是幼儿日常经常接触的物品。
花花绿绿的药品会让
幼儿误认为是糖豆而吃进肚里。
杯里的热水也会因为幼儿不会判断而造成烫伤。
那么如何提高幼儿对事件的预见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
活的常识。
教师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倒一杯热水、拿来一些药品,
请幼儿讨论一下,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在讨论中幼儿纷纷
发表意见。
张天钰说:“杯里冒着热气,一定非常烫,不能马上喝。
”黄伟业说:“用手摸摸杯的外面,如果烫手就不能喝。
”奚天乐说:“喝水的时候,也应该先吹一吹,先小口小口的喝,就不会烫着了。
”当教师拿来花花绿绿的药品时,开始幼儿真的以为是巧克力豆呢,纷纷问老师:“真的是巧克力吗?真的能吃吗?”教师和小木偶一起进
行情境表演,小木偶将药粒喝下,不一会开始肚子疼,幼儿马上意识
到药是不能随便吃的,生病了应该去医院。
在幼儿园应请老师帮忙吃药,在家应请爸爸妈妈帮忙。
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那么就应
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安全与危险事物的小图片,如插座、火、药、热水、食品、玩具等,请幼儿自己来区分
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提高幼儿判断事物的能力。
从而提高
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预防悲剧的发生。
二、在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户外发生摔伤、磕伤或被尖锐物扎伤等情况其实多数是因
为幼儿不会正确进行游戏或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活动中要增加必要的生活课程,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
如为了让幼儿了解户外幼儿时一些粗浅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我们设计了
“小猪笨笨”。
幼儿看到贴满创可贴的小猪,通过观看图片,大胆想
象小猪受伤的原因,并说出怎样做才不会受伤。
开始幼儿看到满身贴着创可贴的小猪时都哈哈大笑,但一会就被情节吸引了,都开动脑筋想小猪怎样受伤的。
从而掌握了一些户外活动的方法。
如万一摔到,
要用手撑一下,以免摔伤脸;滑滑梯时要扶好扶手。
在活动中教师还
请幼儿进行模仿,怎样用双手“撑住地”,怎样是“抓紧”。
使幼儿
学会怎样进行游戏。
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幼儿学会了如何游戏,
如何安全的游戏。
并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三、利用标记、语言进行暗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是紧密结合的。
幼儿年龄小,一些常规的养成还不能形成习惯。
于是,形象的标记帮助了幼儿。
刚开学,幼儿入厕、喝水常常拥挤,我不断的提醒,但不见成效。
偶然的
一次,我想起了银行的一米线。
有了一定的限制幼儿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但“一米线”显然不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于是我在幼儿的小便池、洗手池、水罐旁贴上小脚印儿。
幼儿马上明白了,只有
踩上小脚印,才能洗手、接水,没有了小脚印儿就要在旁边等一会。
一段时间过后,拥挤的现象减少了。
在一次入厕时,我发现茅森小朋
友在等待时对前面的小朋友说:“你洗完我在洗好吗?”前面的小朋友高兴的说:“好吧。
”并且洗手的速度明显加快。
很快就轮到茅森
洗了。
我及时表扬了这两位小朋友,并将这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
此后,幼儿入厕、洗手时我常常能听到这句话。
即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品
德行为,同时幼儿的行为规范也养成了,自然,安全的隐患也消除了。
四、家园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幼儿园要重视家庭教育,开辟安全工作宣传栏和家教专栏、家长园地、“致家长一封信”、“寒暑假告家长安全书”、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主动参与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切实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延伸到每个幼儿家庭
中。
利用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幼儿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幼儿园安全须知》等安全内容。
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
教育活动。
如小段开展《教育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中段开展《注意儿童营养和饮食卫生》、《好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大段开展“交通安全常识”和“消防安全知
识讲座”,让家长增长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与幼儿园通力合作,
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幼儿安全防范工作。
此外,在平时多组织开展“做个小交警”、“做个安全小卫士”、“做个小小环保人”、“做个文明小市民”等主题活动,都能使幼儿在
活动中受到交通安全常识,环境保护和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幼儿从小就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获
得全面发展。
五、开展安全讲座活动。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学习场所,但是出了学校和家庭,孩子们就要步入社会,并在社会的舞台上演绎人生。
为了让孩子
们适应未来社会,避免地震、海啸、火灾等灾难中因不懂自护自救常
识而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让他们能及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
渐锻炼社会能力,自觉抵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我们还邀请武警叔叔对幼儿进行了相关的讲座。
“在校门口遇到陌生人的纠缠怎么
办?”、“如果被手脚绑住,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在步行上学或回家途中应当怎样注意交通安全?”一个个问题从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迸发出来。
“面对陌生人的纠缠,你可以大声地说‘我根本不认识你!’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如果已经落入犯罪分子的手中,你们千万不要与犯罪分子进行正面对抗,要静静观察,抓住机会出逃;尤其
要注意应该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这样我们可以更快地逮住他们。
”武警叔叔耐心回答了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并逐一做了相
关指导,与孩子们展开了生动有趣的互动学习。
通过讲座,孩子们了
解了不少自护自救知识,相信面对突发事件,他们会有更多的从容。
让孩子们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安全生存。
经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我发现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醒在逐渐减少,孩子之间的提醒在增加,幼儿学会了积极地防御。
同时,我们也
感到,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真正使幼儿形成自律,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活动和教学形式,安全知识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卫和防卫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同时,有效的活动不
仅使孩子在娱乐中增强安全意识,玩得更为开心,也使家长更为放心,老师教学更为宽心。
但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幼儿的安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当成为幼儿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无论老师、家长或是幼儿时刻都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当“防微杜渐”,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