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1评价和考核
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需要一套恰当的评价和考核体系。

我国多采用
多级制,主要包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3。

轮转科室通过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下一科室的轮转;轮转至一半时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技能、总结汇报等,合格后进入下阶段
的轮转;所有科室轮转完成后进行毕业考核,形式与中期考核相同,
内容包括所有轮转科室涵盖内容。

但各单位制定的考核体系水平参差
不齐,而且国家也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估,使得多级考核往往流于形式。

目前有人建议,对专业型医学硕士的临床训练制定量化指标,如管床数、患者数、病种、手术或操作的数量等,并随时进行考核。

这有助
于形成良好的质量约束体制,可以予以尝试。

专业型医学硕士培养质
量的评价和考核是培养的重要核心,需要在实践中持续完善、持续改进。

2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三种类型,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以问题为中
心的和以器官系统定位的课程体系,其各有优缺点4。

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学科课程体系,专业型医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
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来进行设置的,普遍缺乏临床思维、
技能以及职业化素质的培养。

专业型医学硕士应该首先学习医学专业
理论和技能,培养临床思维和技能,其次是医学前沿和方法类课程,
再是实验技术和交叉学科课程,最后是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最终建
立起以素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本科化特征明显,缺少启发式、讨论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模式。


管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发现问题。

网络教学、模拟教学和标准化病人教学已经在发达
国家广泛应用,在国内,华西医院是最早应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和
考核的院校之一,它让研究生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建构自己的
知识框架,这对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教学应
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各个学科整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结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各个院
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3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应具备的核心专业素质,它要求学生能够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表现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操作能力,
能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疑难病。

大多数院校通过病例的规范
书写、体格检查、临床操作、医患沟通以及临床紧急事件处理的培训
来提升临床技能5。

但是专业型医学硕士在临床轮转期间很难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其进行轮转指导,这影响了他们临床技能的提升。

专业型
硕士研究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重道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保证
他们有完备的科室轮转体系对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其次培
养单位应转变观念,完善培养制度,科学制定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
规划;最后专业学位导师也应该清晰认识自己的的教学责任和义务,
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最终从多方面、多层次使专业型医
学硕士临床技能的提升达到最优化。

4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和临床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专业型医学硕士不仅要具
有扎实的临床技能,还应具有科研创新精神。

但是很多医学院校往往
忽略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课题研究、临床轮转及毕业要求中,都对他们创新性培养的比重进行一再的压缩。

而且很多学生因为临床工作繁重,缺乏充足的时间从事科研,有的导
师也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管理和指导,使得他们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

各院校需要改善培养模式,建立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增强导师队伍创
新精神的教育。

但专业型医学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别于科研型
硕士,其研究课题应该与临床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应当能够应用于临床,老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应用现有知识思考,提出新的想法,并且
要对学生的科研思维进行引导,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注意事项,在实验
工作开展时结合实际对相关科研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
流中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5医德
医以德为本,无德不为医,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至关重要。

专业型医学
硕士作为一种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类型,将医德教
育纳入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教学管理部门、导师和学生都普
遍将教育学习重心放在提升临床技能上,医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19
所国内首批开展专业型医学硕士教育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调研结果表
明6,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忽视对学生的沟通技能、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

而在一些注重医德教育的院校,其内容大都是一些枯燥的课本
理论知识,没有从实际中教会他们如何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

医学
院校要增强医德环境文化和导师队伍医德素养建设,转变教育理念、
探索适合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临床能力、医德素养得到协调发展。

总之,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施,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将会提升我国
临床医疗总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但是目前我国专业型医学硕士的培养
仍然缺乏成熟的经验,应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型硕
士研究生健康发展。

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