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七 细菌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半固体穿刺法)
实验七 细菌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半固体穿刺法)
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
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 根据培养特征判断:半固体穿刺、菌落(菌苔)形态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呈扩散性生长)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特殊的鞭毛染色 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使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 变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五、注意事项
1、穿刺接种时针及穿刺过程要直。 2、用于鞭毛染色的菌活力要强,操作时 动作要柔和,因为鞭毛易脱落。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六、视频
细菌鞭毛染色法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七、作业与讨论
1、绘图表示所观察到的细菌菌体及鞭毛形 态。 2、简述鞭毛染色的基本原理,鞭毛染色应 掌握哪些环节?注意些什么问题? 3、记录观察到的细菌运动性结果(下次补 记)。 4、讨论实验成败的原因。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问题与建议
对实验内容不明确
多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验指导
启发式教学(荚膜/芽孢染色为例)
鼓励交流与分享(成功/失败) 按要求准确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实验七、细菌鞭毛染色和运 动性观察(半固体 穿刺法)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二)银染法
1、菌悬液的制备。沿试管壁流入直至快接近培养基 斜面的顶部,静置10min,同时可双手搓动试管。 2、制片:用移液枪取约100ul菌液于载玻片的一端, 顺着倾斜的玻片流下,自然干燥。 3、染色:滴加过滤的染液A覆盖8分钟,用B液冲 洗去A液,再用B液覆盖染色,缓缓加热至冒气, 维持约0.5秒(加热时注意勿使出现干涸面) 在菌体 多的部位可见深褐色至黑色(共约2分钟) ,停止加热, 用水冲净,干后镜检。 4、镜检,菌体及鞭毛为深褐色到黑色。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开放设计性实验的准备
1. 分组 (每一排为一组,5-6人,推选1人为组长,负责本组协调,每个 人都要参与,在完成的实验设计报告中列出所有组员的学号,姓名) 2. 选题 (选感兴趣的小实验,查资料,讨论可行性)
3. 写实验设计(要求详细具体)
实验目的(可简单)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包括菌种、试剂、仪器设备)
方法与步骤 可能的结果 可能存在的问题 4. 两星期后交实验设计报告,并讨论实验可能性。该实验设计内容将计算 为一次平时成绩。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设计性实验的格式
实验题目
成员的姓名,学号,组长及联系方式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应当是小组成员自己能够采集或制备的) 实验设备 试剂的配制 操作步骤(步骤要详细) 讨论(包括可能的结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四、实验方法
(一)半固体穿刺法观察运动性(无菌操作) 1、试管壁上标明BS及学号,用直的接种针 火焰灼烧柄及针挑取一点枯草芽孢杆菌 沿轴心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深 34厘米37℃培养2448小时(1周)后观 察生长情况(下次课补记结果)。 2、每排找一个人按同样的方式穿刺接种金黄 色葡萄球菌,并标明SA。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实验前准备工作
1.菌株的连续活化 2.染色液当天配制 3.无菌液(试管或三角瓶中) 的准备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部分同学的实验结果实例
钾细菌的荚膜 水洗 不水洗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部分同学的实验结果实例
枯草杆菌的芽孢 番红染色 孔雀绿+番红染色
一、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细菌的鞭毛染色法
观察细菌鞭毛的形态特征和着生方式 观察细菌是否运动来间接证明是否有鞭毛
了解细菌鞭毛染色的应用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二、实验原理
细菌的鞭毛极细,直径一般为 10~20nm;长度为15~20μm。 长度15~20μm。
直径10~20nm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了解细菌鞭毛染色的应用
鞭毛的有无和着生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单端鞭毛
两端生鞭毛
端生丛毛
周生鞭毛
实验七、细菌的鞭毛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三、实验材料
1、菌种: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连续活化34代,每10-12小时接种一次),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 aureus) 2、材料与试剂:载玻片(非常洁净)等 清洗酸泡水洗蒸溜水泡酒精泡 染液A(单宁酸,FeCl3,福尔马林, NaOH) 染液B(AgNO3) 3、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0.5%琼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