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旅游学 第四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民俗旅游学 第四章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2.地域性
主要表现的方面: • 第一,民俗旅游资源存在于特定的地域,任何地
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事象如果 离开了自己产生和传承的地域,旅游功能和旅游 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 第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佳模式是原生形态 模式。只有在民俗产生和传承的地域进行旅游开 发,才真正能够体现民俗事象的本来面貌和文化 内涵,同时保证民俗事象按照自身的演变规律传 承和发展。
(一)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
陈烈、黄海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 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 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如生产与生 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 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文学艺 术等。
邓永进等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 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 风土人情及其载体。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一、 旅游资源的内涵
杨时进、沈受君认为,凡是由自然力和人类 社会造成的,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 费对象的物质或精神的诸多因素,都可以视作旅 游资源。
保继刚、楚义芳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 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 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3. 民族性
主要表现的方面: • 首先,同一类民俗旅游资源在不同民族中具有不
同的特征。例如,民居建筑就存在非常明显的民 族差别,土家族人住吊脚楼,藏族人住碉楼,傣 族人住竹楼,汉族中的客家人住围楼,虽然都是 楼房,但是,其建筑材料、结构、格局、装饰等 等,存在显著差别。
从上述概念对旅游资源内涵界定的共同性来 看,可以把旅游资源理解为,客观存在的、包括 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 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 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的总和。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二、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 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 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民俗旅游资源是人文旅 游资源中最绚丽多彩的部分,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从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来看,民俗旅游资源就是 指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因其受到不同历史文化、 自然环境、民族传统、科技水平等的作用,在生 产和生活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民俗事象, 如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服饰装束、民间艺术、 工艺特产、烹调技术、精神风貌、人生礼仪、丧 葬习俗、乡规民约、游艺竞技、宗教信仰、价值 观念等,只要能够为旅游所用,它们就是旅游资 源。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二、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二)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源就其产生原因和存在属性来看,可
以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又可以划分为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两大类。
从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与旅游价值的角 度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1. 大众性 3. 民族性 5. 节律性
2. 地域性 4. 神秘性 6. 益智性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1. 大众性
主要表现的方面: • 第一,民俗旅游资源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具有较
大的吸引力。 • 第二,依托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和旅游
商品,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相当多的旅游者的旅 游需要。 • 第三,依托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和旅游 商品,具有比较广阔的市场空间。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 其次,不同的民族世代传承着很多不同的民俗事 象,由此构成的旅游资源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别。 例如,韩国每年7月有洗锄节,又叫洗锄宴、草宴 、草祭、雇工日、状元礼。韩国俗语有“休闲七 月,无聊八月”的说法,7月份铲地结束,农民可 以挂锄休息,慰劳劳苦之意的洗锄节就此产生。 节日到来时,大家各自带着吃的东西,聚集在河 边荫凉的地方,吃喝玩乐,并用农乐伴奏。
谢彦君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 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 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 会现象。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李天元认为,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 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都 可构成旅游资源。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 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 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 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 民俗事象的总和。
李传永、李恬认为,所谓民俗旅游资源,是 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 素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 、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礼仪、节庆活动,以及 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 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4. 神秘性
主要表现的方面: • 第一,人们在按照某些民俗行事时,带有一种神
秘的心理,认为事情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历 来如此,是由某种神秘力量决定的,非个人能够 理解,也非人力所能控制。例如,巫术活动、自 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等,都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一种不可理解的,往往更加笃信,而越笃 信,做起来就越神秘。神秘性在巫术活动中表现 得最充分,在其他民俗中也多有表现,如禁忌民 俗。
21世纪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系列
民俗旅游学
邱扶东 主编
立信会计出版社

本章概述
1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2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象和模式 3 民俗旅游的社会影响 4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立信会计出版社

第一节 民俗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