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暖施工方案67958

地暖施工方案67958

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方案工程名称: 审批: 审核: 编制:编制日期: 年月日目录编制说明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准备及部署⋯⋯⋯⋯⋯⋯⋯⋯⋯⋯⋯⋯⋯⋯⋯⋯⋯⋯2四、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3五、质量验收标准⋯⋯⋯⋯⋯⋯⋯⋯⋯⋯⋯⋯⋯⋯⋯⋯⋯⋯⋯9六、主要技术保证措施⋯⋯⋯⋯⋯⋯⋯⋯⋯⋯⋯⋯⋯⋯⋯⋯⋯10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设计规范及施工验收规范1.1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1.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图集》(03(05)K404)2、施工图纸及其它相关技术要求2.1 暖通空调系统技术规格说明书;2.2 业主的有关要求及协商;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2、地板采暖设计2、1 本工程采暖系统为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连续供暖方式运行, 供回水温度55/45 ℃, 所有住宅采暖均采用分户计量。

底层公建部分采取入户总计量方式。

2、2 采暖系统分高、中、低三个区1-15 层为低区(包括公建),16-29 层为中区采暖系统,30 -43 层为高区采暖系统。

工作压力均为0、8MPa。

2、3 每栋塔楼采暖热水干管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式, 在每个单元内设置采暖综合管井, 共用立管、热计量表等设于管井内。

底层公建采暖系统与住宅采暖系统分开设置。

2、4 塔楼采暖系统的入口处设置超声波热量表, 其位置设于地下一层水暖井附近(详见地下一层采暖干管平面图), 每户分水器上设有远传控制的电热控制阀。

2、5 户内垫层内敷设的交联聚乙烯(PE-X)管, 其热性能要求水温60℃,工作压力为0、8MPa;PE-X管管材按使用条件分级4,S5 系列管材选用。

塑料管与钢管连接采用夹紧式连接, 连接件本体为锻造黄铜。

塑料管材标注其外径用Φ表示。

由综合管井到户内集分水器之间的采暖管道采用聚丁烯(PB)管, 管道在垫层内敷设, 其热性能要求水温60℃, 工作压力0、8MPa;PB管管材按使用分级4级,S6、3 系列管材选用。

三、施工准备及部署1、技术准备1、1 设计施工图纸齐全1、2 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 已进行技术交底。

1、3 施工力量与机具等, 能保证正常施工。

1、4 施工现场、施工用水与用电、材料储放场地等临时设施, 能满足施工需要。

1、5 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 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 厨房、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

1、6 相关电气预埋、穿线等工程已完成。

1、7 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在低于0℃的环境下施工时, 现场应采取升温措施。

1、8 土建地面找平施工完毕。

2、材料准备2、1 主要材料2.1.1 绝热层:挤塑板,厚度20mm2.1.2 地暖专用铝箔布(真空镀铝箔)。

2.1.3 边界保温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厚度8mm有, 5mm的压缩量。

2.1.4 PE-X 管材技术指标:符合《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GB/T18992的要求。

2.1.5 分集水器作用: 连接供水回水的总管, 将水分配到各环路,经阀门控制调节各环路的水流量, 确保室内设计温度。

技术特点: 铜制品, 主管直径为Ф 20—32mm。

2、2 其她辅助材料伸缩套管:PE-X 管穿过膨胀缝处设置的一种波纹套管或PVC 管。

护管: 为保护与排列暴露于地面以上与分水器连接部分的加热盘管在回填混凝土时不受损伤而设置的一种保护管, 材质为PVC管。

管卡: 用于固定地暖管的塑料卡钉。

四、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措施1、地板辐射采暖施工流程:(卫生间、户内、过道做法见附图)辐射采暖地面硬化找平→铺设绝热板及边界保温带→铺设铝箔布→铺设地热管→安装集分水器→冲冼、试压→铺填充层→地面层的施工→试压→调试与运行2、辐射采暖地面硬化找平将施工工作地面清理干净,应平整、干燥、无杂物;重点就是侧墙,墙面根部应平直,且无积灰现象,防止边角保温带安装不平整。

3、铺设绝热板及边界保温带3、1 绝热层采用20mm厚挤塑板, 绝热层的铺设应平整, 绝热层相互间接合应严密, 不能有间隙, 在施工过程中, 严禁明火进入现场。

3、2 地热边角保温膨胀条铺设(8mm厚宽聚苯乙烯保温棉或聚乙烯苯板条, 裁成150mm~180mm形成直角立于墙地角边), 边界保温带高出现浇层, 待地面精装修施工完成后, 裁去多余部分。

4、铺设铝箔布采用地暖专用铝箔布平整的铺设于挤塑板上, 注意对齐相邻的铝箔布的网格(铝箔布的网格就是地暖管安装的标尺线), 并用铝箔胶带粘贴牢靠, 墙边部分上返到边界保温带50mm左右。

5、铺设地热管5、1 地暖管出厂前应按照各个户型所需地暖管的长度分类编号, 施工时将管材铺设于与其编号相对应的户型区域内, 以免浪费管材。

5、1 进场的地暖管应先核定其型号、管径、壁厚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并对其外观质量与管内部就是否有杂质等进行认真检查, 确认不存在任何问题后再进行安装。

5、2 地暖管安装前应先熟悉图纸, 确定每个回路的管道长度及管道走向。

5、3 根据每个回路的管道长度选择相应长度的PE-X管, 埋入地下的管道不允许有任何接头。

5、4 地暖管与墙面的间距应为150mm~200mm地, 暖管之间的间距应为250mm~300mm安, 装时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与走向敷设, 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

(地暖管与窗户的距离为300mm)5、5 按施工图纸上管道的走向,将地暖管用塑料管卡(见右图)固定在挤塑板上。

地暖管固定点的间距, 直线段上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 弯曲管段上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 。

地暖管弯头两端设固定点。

5、6 铺设管道时, 应根据热工特性与保证室内温度均匀的原则,一般采用“回” 字型与“ S”型两种, 本工程大部分均采用“回”字型铺设。

(见下图)保温地面横断面(a 、“回”字型;b 、“ S”字型)5、7 在分、集水器附近以及其它局部地暖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 时,加热管外部应设置柔性套管等保温措施,本工程采用塑料波纹管。

5、8 地暖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

地暖管出地面至分、集水器下部球阀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套塑料套管。

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200 mm。

5、9 加热管与分、集水器装置及管件连接,应采用卡套式、卡压式挤压夹紧连接连接;连接件材料宜为铜质。

5 、10 加热管的环路布置应尽可能少穿伸缩缝,必须穿越伸缩缝处时,应设长度不小于400mm 的柔性套管。

5、11 伸缩缝的设置:5.11.1 为避免现浇层出现开裂,应按规定设置伸缩缝,材料性能要求同边界保温带。

除墙边设置边界保温带外,一下位置宜设置伸缩缝(1)当地面面积超过30 ㎡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 间距设置伸缩缝;(2)房间隔门口处;(3)平面突出部分。

伸缩缝的位置详见“样板层采暖平面布置图” ,地暖管应尽可能少的跨越伸缩缝伸缩缝处的地暖管应加不小于400mm的塑料套管(PVC 波纹管),伸缩缝的位置居中于塑料套管,伸缩缝宽度不小于8mm。

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或内满填弹性膨胀膏,本工程采用8mm 厚的聚苯板。

5.11.2 在与内外墙、柱及过门等交接处应敷设不间断的伸缩缝, 伸缩缝连接处应采用搭接方式, 搭接宽度不小于10mm伸; 缩缝与墙、柱应有可靠的固定方式, 与地面绝热层连接应紧密, 伸缩缝宽度不宜小于20mm。

地暖管应尽可能少的跨越伸缩缝。

5.11.3 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到填充层的上边缘整个截面上隔开。

伸缩缝做法5、12 注意事项:5.12.1 加热管切割, 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 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

5.12.2 加热管安装时应禁止管道拧劲; 弯曲管道时,圆弧的顶部应加以限制(顶住), 并用管卡进行固定, 防止出现“死折”; 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5.12.3 加热管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 应随时封堵。

5.12.4 施工验收后, 发现加热管损坏,需要增设接头时,采用热熔插接式连接或卡压式铜制管接头。

采用铜制管接头时应在外部增设防腐及其保护措施。

铜管宜采用机械连接与焊接连接。

无论采用何种接头, 在装饰层上应设有明显标志。

5.12.5 如果没有及时安装集分水器, 在集分水器箱内的地暖管的甩口处须做封堵措施。

6、安装集分水器将分、集水器(见下图)安装于图纸指定位置,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不小于300 mm。

应水平安装且背面距墙为精装修粘磁砖预留300mm。

7、冲洗、试压7、1 冲洗应在分水器、集水器以外主供、回水管道冲洗合格后, 再进行室内供暖的冲洗。

7、2 水压试验应分别在浇捣混凝土填充层前与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 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 逐回路进行。

7、3 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 倍, 本工程采暖系统高、中、低区工作压力均为0、8MPa。

7、4 在试验压力下, 稳压1h, 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7、5 水压试验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与检查, 不得有渗漏; 不宜以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7、6 在有冻结可能的情况下试压时, 应采取防冻措施,试压完成后应及时将管内的水吹净、吹干。

8、铺填充层8、1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条件: 所有伸缩缝已安装完毕。

加热管安装完毕且水压试验合格、加热管处于试验压力状态下。

通过隐蔽工程验收。

8、2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由土建施工方承担, 供暖系统安装单位应密切配合8、3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 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 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

8、4 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 严禁使用机械振捣设备; 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采用平头铁锹。

8、5 在加热管的铺设区内, 严禁穿凿、钻孔或进行射钉作业。

8、6 系统初始加热前,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 3 天。

施工中, 应对地面采取保护措施, 不得在地面上加以重载、高温烘烤、直接放置高温物体与高温加热设备。

9、地面层的施工9、1 在填充层养护期满达到要求强度之后, 进行地面层的施工。

9、2 地面层及其找平层施工时, 不得凿击填充层或向填充层楔入任何物件。

10、调试与试运行10、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 严禁运行使用。

10、2 地面辐射供暖的运行调试, 应在具备正常供暖与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10、3 地面辐射供暖的调试与试运行, 应在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后正式采暖运行前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