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3、第6二题各为16分,其余各题均为17分)1、假定陈某人一家住公房50平方米。
房改后每月房租每平方米提高了4元,同时他家又从政府领到房改津贴共200元/月。
(1)请做图并分析住房制度改革对陈某人的各种影响。
(2)假定社会上很多人的情况与陈某人相似,还有一部分人所住的公房面积比陈某人更大或更小,请作图并分析住房改革制度改革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1)在制定市场的法规和制度时,是否应鼓励竞争?为什么?(2)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曲线图分析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1)试分析为什么环境保护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
(2)试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简要分析政府保护环境的几种政策措施。
4、作图并简要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在短期中的各种效果(2)在长期中的各种效果5、作图并简要分析在一资本高度流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对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
6、试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目前在中国是否有用?2002年10月经济学试题(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L.Walras)最早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均衡问题并提出了瓦尔拉法则(Walras’Law)。
试证明瓦尔拉法则,并说明瓦尔拉均衡的存在性。
2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试说明在基本的策略式博弈(Strategicformgames)中纳什均衡的概念,以及它在纯策略博弈(purestrategicformgames)和混合策略博弈(mixedstrategicformgames)中存在的可能性。
3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总需求变化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主要来源。
但只有在总供给方面存在刚性或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使得总供给不能够灵活地相应变化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化才会造成失业。
请从至少四个方面说明工资或价格刚性、劳动市场或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如何使得总需求的变化造成失业。
4经济学家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明确发现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只有在把它引入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理论后,经济学家才能够对这个概念做出一定的定量分析。
请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通常的新古典假定,建立简单的人力资本模型,并证明这个模型在长期中存在均衡点。
2003年10月经济学试题(一)(2003年10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二十五分1. 1.请说明消费者偏好的五个公理(完备性completeness ,传递性trsnsitivity ,连续性continuity ,严格单调性strictmonotonicity ,严格凸性strictconvexity )中,每一个公理对于建立消费者在理论在经济学上(而非数学上)的必要性。
2. 2.请用数学方式定义一个纯交换经济和生产经济中瓦尔拉均衡配置(Walrasianequilibriumallocation )和帕累拖有效配置(Pareto-efficientallocation )。
设效用函数u 和n 维非负实数空间连续且严格递增,请证明每一种瓦尔拉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3. 3.在严格分析“干中学”的知识积累的模型中,假设一个经济的产出由方程决定,L 为常数且等于1,)(/)(t sY dt t dK =,并假设知识积累是产品生产的一个副产品,即)(/)(t bY dt t dA =,请您:1)1)用)(t A ,)(t K 和各参数表示增长率)(t g a 和)(t g k2)2)在),(K A g g 空间中画出0/=dt dg A 和0/=dt dg k 线3)3)该经济是否会收敛到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如果是,该路径上K 、A 和Y 的增长率是多少?4)4)s 的提高是如何影响长期增长?4. 真实周期理论重视技术和政府支出等外生实际因素变化给经济造成的冲击,并试图由此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波动。
试说明这一理论如何解释技术冲击导致了产出、资本和劳动供给波动的。
2003年10月经济学试题(二)2004年4月经济学试题(一)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若消费者偏好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五个公理,预算集为B={x│x∈R+n,px≤y}(x、p为商品和价格向量,y为给定收入)。
试证明这一消费者问题若有解x*,则a)x*是唯一的,b)相应于x*,消费者收入将用尽,即有y=px*。
2.在为本考试科目所列的参考书中,阿罗不可能定理是用四个条件来规定的。
请对阿罗不可能定理作出定义,并解释这四个条件中每一个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其他国际流行的高水平的经济学教科书或者专着中,阿罗不可能定理需要的条件可能和为本考试科目所列的参考书中所提出的四个条件不同。
你当然可以用那些书籍中的说法,但你必须选择某一种说法,而不能够混用不同说法)3.考虑一个生产函数y t=k a t A b t,0<a<1,A t=A0k t,(y、k: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A:技术,t:时期,a,b:参数),同时设储蓄率s、人口增长率n、物质资本折旧率m为常数,不单独考虑技术进步率。
请a)求k的增长率b)用图形表示,当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k的增长率对应于k的变化曲线c)说明s的一次性提高在上述三种情形下如何影响k的长期增长率d)说明一次性的灾难给经济增长的影响。
比如一场地震毁灭了该经济的一半资本存量,这场地震对收入和资本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4.古典学派认为实际经济与货币无关,货币只是一种面纱。
古典学派的这种二分法意味着货币对实际经济没有影响。
各个认为货币对实际经济有影响的学派要想成立,必须提出自己的货币影响实际经济机制。
试说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Lucas的货币影响实际经济的机制。
解答提示:1.已知偏好集的某一下界和预算集的上界有切点,则由于该下界的凸向原点的性质和该上界的直线性质,切点必然是唯一的。
由于该切点在预算集的上界上,所以该点对应的消费集将用尽消费者的收入。
2.对阿罗不可能定理做出定义。
具体说明在定义中所提到的每一个条件对于该定理的成立都不可少。
如果用证明该定理的方式来回答问题,则应当明确指出某一个条件在证明过程的哪一步用到。
也可以一个一个条件地说明它们对于阿罗定理的成立是不可或缺的。
3.参见Aghion,Ph./Howitt,P.,1998,Endogenousgrowththeory,Cam bridge,MA,US:MIT,pp.45-6和pp.518-20。
4.因为古典学派用费雪方程式mv=pY(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实际国民收入)说明若v稳定,m的变化将立即和全部反应到p上,而对Y没有影响。
其他各学派或者用mr(利率) I(投资)Y,或者用p的刚性或者粘性从而不能够立即与全部吸收m 的变化,或者用m变化后各个经济主体反应的有限性等来说明m 变化中至少有一部分要由Y吸收,从而m的变化将影响Y。
2004年10月经济学试题(一)(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每题20分,共5题)济1.效用函数u=Ax1α1x2α2x3α3,α1+α2+α3=1,P=(P1,P2,P3),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数,希克斯需求函数,支出函数。
2.用埃奇渥斯盒式图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及其经济含义。
(瓦里安337,346)3.证明:在古诺模型中,纳什均衡时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1/(n+1),给定有n个厂商。
4.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条件有I=I(r,Y),Ir <0,IY>0,政府采购为G,真实货币需求m=m(r,Y),mr <0,mY>0,消费为C.5.给出生产函数为Y=Kα(AL)1-α,请推导索洛模型基本方程,说明稳定增长,说明黄金率水平;如果Y=AK,稳定增长的情况又如何。
共2004年4月经济学试题(二)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每题25分1经济学家常用等产量线来说明为了生产出固定产量Q所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L 和K的不同组合。
这些组合在L为横轴、K为纵轴的坐标系中的点的轨迹即为等产量线。
试说明这条线的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
2试从个人理性选择角度,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概念解释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并绘出可能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3请以索洛模型为中心,解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本考试科目的指定参考书作者说总需求曲线的这一形状要用该书中关于总需求的两章篇幅才能够完整说明。
请用该书指出的至少两种观点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解答提示:1参见微观经济学参考书第286-290页。
2同上,第669-677页。
3参见宏观经济学参考书Chapter5(英文第四版)。
4同上,Chapter9-2和以下章节。
两种观点例如货币数量论观点mv=pY(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Y:实际国民收入),若m,v不变,则p与Y成反方向变化。
凯恩斯主义观点用着名的IS-LM模型引出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
2005年04月经济学试题(一)(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题目,每题20分,共5题)1.什么是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并请用斯卢滋矩阵解释说明。
2.简述利润函数的性质,若生产函数为y=x1αx21-α,求其利润函数并验证利润函数的性质。
3.什么是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如图的策略,哪些是重复删除占劣策略所不能删除的,求纯策略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4.关于拉姆齐模型:个人消费为C,效用为u(.),u为凹函数,生产函数F(K,L)为规模报酬不变,资本成本为r,工资为w,效用贴现率为β,人口增长率为n,折旧为δ,请说明修正的黄金率水平,人均资本的变化方程K/L,人均产量的变化方程Y/L,说明趋向C/L,K/ L的均衡状态为鞍点路径5.说明价格、工资刚性的模型。
{回忆者留言:就是书中的五个模型,以前曾考过}2007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II考博试题1消费者效用函数为lnW,风险规避,初始财富为W,损失的概率为a,购买的保险为x,保险率为Π,求:①购买的保险X(a)②保险公司的保险率③当保险率Π=a,消费者将购买全保;为什么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全保(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P191)2阐述并证明瓦尔拉斯均衡的存在性定理(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P341)3假定技术水平固定不变,然后跃升至一个更高的水平,技术跃升如何影响人均产出?a如果保持资本-劳动力比率不变,技术的跃升如何影响人均产出?b表示新的稳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