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路及排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道路及排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省×××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县城乡建设局
法人代表
联系人
前
通讯地址
华池镇
联系电话
0
传真
邮政编码
740
建设地点
×××县城西华池镇
立项审批部门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建设面积
(m2)
绿化面积(m2)
13949
总投资
(万元)
2633.87
×××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南北道路仅有西华路,全长3.5km,东西道路8km2的指标。现有城市道路的人行道、绿化带太窄,道路状况普遍较差,人流、车流混行,交通拥挤,易出现交通事故。另外,其他市镇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道路未设下水管道,雨天满街横流,造成了行车困难,行人极不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已严重制约着×××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1评价采用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2003.9.1)
3.2评价采用的技术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4-93,国家环保总局)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1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4.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见期投产日期
2004年5月
总论
1.项目意义
×××县位于×××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是“黄河古象”的故乡,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遗存文物众多。东与陕西省志丹县、富县毗邻,南与宁县接壤,北与华池县为邻。银(川)西(安)、宜(川)兰(州)公路贯穿南北东西。
拟建工程为道路扩建项目,本次地表水评价仅在环境质量现状内容中作一般性评述。
4.3声环境
根据新建项目工程特点,噪声主要是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工程施工阶段,声源种类及数量不同,从周围敏感区域分布情况以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推荐的方法,本次噪声评价在分析内容中做较详细评述。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国家环保总局)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4-1999)
(4)《×××县城镇总体规划》(1996-2015年)
4.评价工作等级
4.1环境空气
根据评价项目排入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SO2等标排放量P<2.5×108,扬尘等标排放量P<2.5×108,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3-93)推荐的确定环境空气评价等级方法,结合本项目的特点,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是在施工期。确定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6.评价重点
根据拟建工程特征,综合分析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环境污染现状及区域环境质量要求,项目地处城镇,确定本次评价工作重点为:
(1)平面布置及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
(2)提出加强施工期污染治理及环境保护措施,总体评价项目的社会、环境效益。
7.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根据拟建项目污染排放特征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确定本次评价主要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控制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减轻对主要的环境保护对象—周边居民区、医院、学校的影响。使项目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Ⅱ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主要保护目标为:
4.4生态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总则中评价工作的分级依据,拟建项目道路及管网覆盖面较大,并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状况,其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评价范围
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群及生态状况和工程特点及评价的重点,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县西华池镇4.5Km2。
(1)评价区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
(2)评价区的居民居住地。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
2.(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类、 标准
污染物放标准
1.(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总量控制指标
工程分析
1.原有工程
2.拟改扩建工程
2.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工程
(2)建设单位: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建设地点:×××县西华池镇
(5)工程总投资:2633.87万元
资金来源:地方自筹1053.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申请国家西部国债资金1580.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0%。
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经过多年来顽强拼搏和艰苦努力,全县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市场繁荣,商品流通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县西华池镇至今未通铁路,对外交通全部依赖公路,过境公路是城市的主干路,道路宽仅10m左右,无分隔带和人行道,功能分区不明确,常因行人、非机动车混杂而堵塞交通,通行能力差,运输时间长,成本高,制约×××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并结合公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环境状况,就拟建工程在建设和运营期对沿线两侧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3)根据公路沿线所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和工程建设对道路沿线两侧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公路建设及营运期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3.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受×××县项目办委托,×××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县西华池镇道路及排水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工程是贯穿城区的主干道,道路及排水管网的建设在西华池镇路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道路及排水管网的扩建不但可缓解镇区道路交通压力,解决同时还可为水、电、气、热等管线的敷设以及其它基础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2.评价原则
(1)调查拟建公路沿线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确定主要环境敏感点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