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考点2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5年38考)
(2013安徽、四川,2012全国卷、浙江卷、海南卷、山东 卷,2011重庆卷、四川卷……)
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元的结构
(2)神经元的功能:受到刺激后可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 在一个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为_树__突__→__细__胞__体__→__轴__突__。
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5年17考)
(2013上海,2012全国卷、重庆卷、山东卷、海南卷,2011 江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反__射__,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 反射两类,_后__(前、后)者,必需有大脑皮层参与。
2.如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推断:
(1)依据_[_g_]_神__经__节__可推断_e_为传出神经,则f为感受器,c为 _神__经__中__枢__,_b_为传出神经,_a_为效应器。 (2)上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_[_d_]_突__触__的存在决 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3)图中有_3_个神经元。 (4)直接刺激b,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_不__属__于__(属于,不属 于)反射。
思维激活
判断正误
(1)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
反射
(2012·重庆,5C)( )。
(2)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2012·新课标全国卷,4C)( )。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
中枢是听觉中枢
(广东,4AB)( )。
(4)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 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 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_______, 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______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________(填“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 ②的_______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声音属于条件刺激 B.图乙表示强化过程 C.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若长期只给予声音刺
激,则恐惧反射消退 D.若对图丙中的老鼠给予电击刺激,则此时电击刺激为非
条件刺激 解析 图甲中声音尚属于无关刺激,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图丙 中,声音才属于条件刺激。 答案 A
【解题指导】 (1)确认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切入点是“神经节” ——神经节存在于传入神经上,其始端为感受器,终端为神 经中枢。 (2)突触前膜为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题后反思 1.“反射”完成所必备的两个条件
(1)需存在完整的反射弧——凡不经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 的反应(如肌肉收缩)不可称“反射”。 (2)需适宜的刺激——不仅刺激“种类”要适宜,刺激 “强度”也要适宜(如给予嗅觉的气味刺激不能引发味 觉,反之亦然;刺激强度小于一定“阈值”不能引发动
解析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 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 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 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 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 住呼吸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 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 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细胞体型突触。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 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2.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3.分析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过程 (1)辨析图示,填出①~⑤名称
(2)兴奋传递过程: (3)兴奋传递特点:_单__向_传递。
思维激活 (1)下图为突触的常见类型,据图连线。
(2)在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以下A~D中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方
向不成立的是哪一项
(天津,3D)( )。
(5)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
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 )。
(6)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 )。
答案 (1)× (2)× (3)× (4)× (5)× (6)×
反射及其类型
1.(2013·经典高考)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
使机体 初步适 应环境
眨眼、啼 哭、膝跳反 射、吃东西 分泌唾液等
条件 反射
在后天生 ①经过大脑皮层; 活过程中 ②后天性;③可以 逐渐训练 建立,也能消退; 形成 ④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使机体 适应复 杂多变 的生存 ——反射弧 2.(2012·新课标全国卷,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
互动探究 上题C、D项所述的反应中哪一项需大脑皮层参与? 提示 C项所述反应为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参与,D项 所述反应为非条件反射,不需大脑皮层参与。
题后归纳
界定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反射 类型
概念
特点
意义
实例
非条件 反射
通过遗传 ①不经过大脑皮层, 获得,与 ②先天性,③终生 生俱有 性,④数量有限
作电位产生,只有强度达一定阈值时方可产生动作电位, 且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不会因刺激强度加强而增高)。 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 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 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 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 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