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答案

《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职业技能实训平台答案

、单选第1题:SWOT分析法是对企业组织信息进行【经济学分析】最常用的方法。

第2题:下面不属于企业组织信息的应用的内容是【企业组织信息的收集】。

第3题:企业管理体制中的“制”指的是【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第4题:【直线职能制】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第5题: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

第6题:下列各项对职能制结构优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责权关系明确】。

第7题:关于组织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矩阵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双道命令系统】。

第8题:某风险投资公司下设战略发展部、资产管理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项目运营部和行政管理部。

当一个投资项目的立项申请得到高层同意后,会从以上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一个项目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

该风险投资公司所采用的组织结构是【矩阵制】。

第9题: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方式建立。

第10题:“结构简单、权责关系明确、内部协调容易、管理效率比较高”,具有以上特点的组织结构类型是【直线制】。

第11题:【直线制】结构适合规模小,业务简单的企业。

第12题:【对业务部门进行直接指挥】不属于直线职能制职能部门的职责。

第13题:相对于其他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对【执行临时性、跨部门的工作】有利。

第14题:经营管理事务仅依赖于少数几个人,要求企业领导人必须是经营管理全才是【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缺点。

第15题:具有双道命令系统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矩阵制】。

第16题:管辖人数的多少应根据下级的分散程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工作内容、下级的能力、上级的能力等条件来确定,这体现了【命令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

第17题:职能制结构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第18题:事业部制结构遵循的主要原则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第19题:【超事业部制】可以联合几个事业部的力量研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形成拳头优势,使公司总经理能够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主要集中在企业重大战略性决策上。

第20题:超事业部制下,各事业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可根据经营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第21题:在【执行部制】下,管理层次增加,企业内部的横、纵向沟通问题紧迫。

第22题:以下关于组织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组织结构式组织机构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23题:企业在较大的或多样化的市场上提供单一的或密切相关的产品,其组织结构通常的类型是【职能制结构或事业部制结构】。

第24题:企业部门的性质影响着部门结构的选择,一般来说,一个部门的工作以利润为中心的话,宜采用【事业部制结构】。

第25题:-般来说,职能管理部门是总经理的参谋和助手,其对业务部门实行的是【监督和指导】。

第26题:【组织职能图】表示的是各级行政负责人或职员的主要职责范围。

第27题:工作岗位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单位中的工作岗位】。

第28题:【职责】是根据岗位性质和特点,对岗位员工全部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从时间、空间上做出的界定。

第29题:【职务】主要强调的是规定员工应该承担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反映了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性质,是对其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30题:【任务】是根据客观需要,指派员工所担负的工作及其责任。

第31题:【权限】是依照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员工尽职尽责地完成本岗位各项工作任务,对其岗位职责内可行使的权力范围和内容所作的界定。

第32题:职务与职位的主要区别不包括【职位是对其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第33题:“职位”与“岗位”的概念相近相似,两者具有三个共冋特征,其中不属于两者共同特征的是【多见于国家机关及其先关单位的人事管理】。

第34题:一个管理人员所能指挥、监督的人数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从事正常日常工作,可管辖【15~30】人。

第35题:量材施用,任人唯贤是组织工作实施原则中的【分配职责】原则。

第36题:系统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与环境产生某种物质、精神、能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换。

这体现为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第37题:【最优化原则】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使系统的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原则。

第38题:【岗位抽样】是统计抽样法在工作岗位调查中的具体运用。

第39题:关于工作岗位分析方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档案资料法采集的信息真实可靠,但投诉费用很高】。

第40题:【系统性】和完整性是我国岗位研究理论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

第41题:各级主管在分配工作划分职责范围时,必须避免重复、遗漏、含糊不清等情况的出现,这体现了组织工作实施的【分配职责】原则。

第42题:下面属于工作岗位研究的原则是【最优化原则】。

第43题:组织机构中各个岗位功能的等级被称为【能级】。

第44题:【标准化】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有效推行各项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45题:【工作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的过程。

第46题:下面不属于工作岗位调查目的的是【对某一岗位的员工在整个工作日内的工作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第47题:工作岗位调查在面谈中应当注意避免【发表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采取命令式提问】。

第48题:在规模较大、岗位设置繁杂的企业进行调查时,可采用【综合采用上述三种调查方式】。

第49题:在填写调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避免使用精确的词句】。

第50题:全面了解被调查对象在一个工作日内工作活动的情况,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程序、步骤和方法的方法是【岗位写实】。

第51题:【工作岗位写实】是由调查人员对一个工作日内一组员工在一个或几个工作地点上共同劳作的全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写实方法。

第52题:【作业测时】主要是为了改进工序作业活动的内容,使操作方法合理化,节约工时消耗,确定先进的劳动定额。

第53题:下面不属于作业测时步骤的是【确定观测次数】。

第54题:【关键事件法】是对实际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行为进行描述的工作分析方法。

第55题:在工作岗位调查方法中,【岗位写实】能够为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规定员工和设备在工作日内合理的负荷量,确定劳动者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第56题:关于采用“日志法”进行工作岗位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工作活动涉及的人员、物品属于“日志”的登记范围】。

第57题:【日历时间】是员工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是整个时间资源的总量。

第58题:【停工时间】是指由于企业的原因造成员工上班但没有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

第59题:【出勤时间利用率】是反映员工在出勤时间内实际工作工时及其被利用情况的指标第60题:工作日利用率说明在计算期内平均一个员工一个工作日实际从事生产作业活动的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制度工作日实际长度十制度工作日长度X 100%】。

第61题:一个工人在一个工作班【8小时工作时】内应完成40件产品【40件/工日】,假定班产量定额提高到60件/工日,则产品单件工时定额减少到【8】工分/件。

第62题:【技术定额法】是通过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分析计算或实地测定来制定定额的方法。

第63题:制定典型定额标准是【类推比较法】的需要。

第64题:劳动定额的对象是劳动者的【劳动量】。

第65题:【劳动定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预先规定的活劳动消耗量的限额。

第66题:按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定员标准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

第67题:【现行定额】是指在日常生产和管理中具体实行的劳动定额。

第68题:【工作时间统计】为合理安排作业计划和定岗定员提供依据。

第69题:劳动定额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快、准、全”地制定出产品、零件、工序的各项工时定额】。

第70题:下列不属于劳动定额的内容的是【劳动定额的监控】。

第71题:关于劳动定额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劳动定额受到各种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但不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72题:酒店服务员负责看管清扫房间的数量为5间每人,这种定额为【服务定额】。

第73题:【设计定额】是设计工厂规模时使用的,根据产品技术资料、年产量,采用时间定额标准或参考同类产品的设计定额,通过分析比较估算出来的。

第74题:【现行定额】是反映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水平并在当前生产【或施工】中使用的定额,它要随着生产技术组织水平的提高而修改。

第75题:用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确定和考核工人的任务量的劳动定额种类是【现行定额】。

第76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比例定员标准?【工厂工人与设备的比例】第77题:人力资源管理费用不包括【劳动争议处理费用】。

第78题:“分头预算,总体控制,个案执行”是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与执行的【原则】。

第79题:工资项目的预算首先应当分析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本年度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资预算的影响,如有变化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第80题:【人力资源直接成本】是指为了获得和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须付出的费用,通常包括企业在人员招募、选拔、录用、安置、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过程中所投入的经费和人力。

第81题:下列各项中,【员工住房基金】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工资项目。

第82题:在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中,分析和计算管理行为失误或不当造成的【直接成本】比较容易。

第83题:最低工资标准是根据物价指数调整的,如果发生特殊情况,物价指数小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那么,应在确认【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幅度以后,以此增长幅度作为调整工资的标准。

第84题:在工资调整过程中,应对比最低工资标准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取【增长幅度较高的指数】作为调整_丁-资的标准。

第85题: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统称为【劳动争议处理费用】。

第86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提出了【社会人】假说。

第87题:【约束人】不符合人本管理思想。

第88题:对人力资本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人力资本是有形资本】。

第89题:【管理费用】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的形式。

第90题: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用人单位如果进行人力投资,就会获得较高的回报】。

第91题: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激励一般会产生直接反应】。

第92题:【岗位分析】是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工具。

第93题:对员工而言,绩效管理不具有的功能是【互相竞争】。

第94题:【人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第95题: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包括【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第96题:职业教育不包括【城市职业技术教育】。

第97题:【科技手段】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手段。

第98题:关于动机与需要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有【需要来源于动机】。

第99题: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配置包括能岗配置与【能力组合】配置两个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