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课-北宋的政治(共32张PPT)

6课-北宋的政治(共32张PPT)

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 设置通判,分化知州权力; 取消节度使税收权力; 地方设置“始置诸州通 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 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等, 同时必须和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同时签署文 书才能实行; 作用: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 州职权过重。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军队 驻防 地
军队 驻防 将 地
军队 驻防 地
(2)中央—— 相权
3、加强中央集权 (1)兵权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中央—— 相权
分化事权,削弱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3)地方—— 政权、财权
D)
下列措施中,对地方割据势力未能起到限制作用的 是( )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唐朝设置节度使 D.宋太祖派文臣任地方官
C
二、重文轻武
1、宋太祖(赵匡胤)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赵光义)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 形成 3、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阵图”行军布阵
4、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 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 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 这表明当时( ) 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 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 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 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
D
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 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采取的针对性措 施是( )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 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宋人科举考试图
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 5、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提高进士地位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 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有利于政权 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 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 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 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欧阳修
行政权
兵权
文官地位高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 宋朝文官出行图 军出行图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 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重文轻武的政策;
北宋建立
(1)时间
960年
北 宋
陈桥驿
东京
(2)地点
开封(东京)
(3)人物
赵匡胤 (宋太祖)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时间:960年 定都: 东京(开封) 陈桥驿兵变
分 裂 局 面 , 统 一 中 原
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 一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 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诗句中所描述的古 代帝王是( A ) A.宋太祖 B.汉高祖 C.唐太宗 D.秦始皇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 现象是由于( A ) A.重文轻武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统一文字
C
对于北宋在地方各州府设立通判一职,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 A.掌管地方司法大权,由中央派文官担任 B.是各州最高行政长官,各州公文由其签署生效 C.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D.分割知州财证权,将各州大部分赋税运送中央
C
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 A. 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
二、重文轻武
1、宋太祖(赵匡胤)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赵光义)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 形成
唐朝河西节席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文官出行图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由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 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因为宋朝重文轻武。宋朝统治者为防止唐 末以来武将跋扈的弊端重现,采取抑制武将、 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北 宋 北 东京 宋
陈桥驿
陈桥驿
东京
杯酒释兵权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2、统一了中原和南方 3、加强中央集权
3、加强中央集权 (1)兵权
(2)中央—— 相权
(3)地方—— 政权、财权
3、加强中央集权
(1)兵权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②控制调兵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权
材料一 :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 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 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 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中,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 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权”指军权;“钱”指财赋;“兵”指对军队的控制 权; 措施:略
北宋的建 立
收回兵权 中央:分化相权 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权、 文臣掌军政大权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
北 宋 的 政 治
宋太祖加 强中央集 权
重文轻武
“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 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诗句 中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D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 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 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 《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 C ) A.西周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