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专业申请以及就读体验分享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专业申请以及就读体验分享

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简介:宾夕法尼亚大学成立于1790年,是美国八大常春藤之一。

宾夕法尼亚大学位于费城,宾大法学院在全美法学院中排名常年排名第七,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是很多法学同学的梦校。

全校的JD学生共有约700多人,平均每届有200多名学生,而申请者有大约5500名。

宾大法学院JD项目比较喜欢有工作经验的申请者,本科生直接入读的比率在30%左右。

宾大法学院的一大特色就是注重实际和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此,宾大JD学生比较受律所青睐,根据US News的权威数据统计,其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2%,而进入律所的比率高达75%左右,在T14就业率排名中独占鳌头。

如果申请者是以进入律所为职业目标的,宾大法学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宾大的JD 项目要求学生至少完成70小时的pro bono work才能从宾大法学院毕业。

值得注意的是,宾大JD每届学生中,不少能获得直接形式的补助金。

同时,申请者被基于学业优秀发的奖学金自动评估-他们不需要特地申请奖学金。

申请日期:提前录取:第一轮:9月1日 - 11月15日第二轮:9月1日- 1月7日常规录取:9月1日-3月1日决定日期:提前录取:第一轮:12月31日之前第二轮:1月31日之前常规录取:12月至5月中旬之前(rolling basis)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申请条件:宾大JD2016年申请者为5593人,入学242人,75百分位、中位、后25百分位GPA和LSAT分别为3.95/3.90/3.57和170/169/163,GPA要求比2015年有所提升。

从宾大开始LSAT 录取75%分数已经达到了170的边缘,但是其GPA75%分数和中位数要求高于排名为第四位的哥大法学院和第6位的纽约大学法学院。

坊间有传言宾大JD项目从未录取过中国的应届毕业生。

经过向几位insider求证,目前获得的信息是他们确实未曾见过直接从国内本科进入宾大的JD。

每年都有三位LLM转为JD,其中一般都有一位中国学生。

2014年有一位上海交大的LLM转为JD,课业成绩为综合A;2016年有一位北大的LLM转为JD,她一门1L的大课torts成绩为A+。

如果勤奋且聪明的LLM学生可以试着转为宾大的JD。

录取审阅及个人陈述:录取委员会会考察申请者的整体学术历史,包括课程的广泛性和难度、评分情况以及进阶课程。

录取委员会也会基于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来评估申请者的写作能力。

另外,录取委员会会考察工作经验、个人背景和经历、社会服务、领导力、克服挑战或劣势的能力以及任何其他能够使得申请者与众不同的因素,以使其在法学院或其他法律共同体中的生活做出积极贡献。

录取委员会不会采用模型或指数来评估申请人,也没有设定数据化的筛选指标,每一份申请文件将会被逐页阅读,并以整体的方式来进行评估。

推荐信:宾大法学院要求申请者提供至少两封推荐信,最多不超过四封。

同时宾大法学院也会接受最多两封来自LSAC的评估文件,但申请者必须提交两封推荐信。

教授、雇主或任何能够证实申请者具有在严酷的法学院项目中取得成功的能力的人都可以为申请者撰写推荐信。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宾大鼓励学生的跨学科教育,法学院JD的学生可以申请其他学院的课程,并取得相关的专业证书(Certificate Program),包括business, communication, bio-technology,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study等;或取得双学位,包括Wharton School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医学院的硕士学位等,含金量非常高。

同时也有为期一学期的欧洲、亚洲等的海外交换项目。

JD第一学期有五门必修:合同法、侵权法、财产法、民事诉讼法和法律写作。

第二学期三门必修两门选修,必修课是宪法、刑法和法律写作。

学生都很用功。

据说,宾大法学院毕业生比较受律师事务所青睐,因此就业情况一直不错。

据说在二年级面试的时候, 学院的政策是不公布学生的排名, 目的是鼓励recruiter 通过面试深入了解学生,也给更多的学生面试的机会。

毕业生最大的两个就业市场是纽约和华盛顿。

其他领域的就业情况,如法院、院校,似乎不如一些传统名校。

这可能和宾大强调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也有关系。

就业前景:宾大法学院最大的特色就是注重实际,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此,宾大JD的律所就业率常年稳居各大法学院前列甚至第一;2015年宾大JD进入律所占全部毕业生的比率为70%,其中绝大部分进入250人以上的大律所。

因此若以律所为职业目标,进入宾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时,宾大也提供沃顿MBA和法学院JD的双联学位,三年可以获得MBA和JD两个职业学位,非常具有含金量。

除了JD项目外,还有上面提到的LLM项目。

宾大法学院的LLM项目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也是世界上知名的LL.M.项目。

宾大LLM 的选课范围也非常广泛,甚至很多课程都是高年级JD的课程。

除了丰富的可选课程以外,宾大LLM学生不仅有机会获得美国法律实务经验,同时将有效的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而且在该项目中的时间,可以算进NY Bar必须的Pro Bono 时间内。

宾大法学院和宾大沃顿商学院展开合作,为Penn Law的LLM学生专门设计了沃顿商业和法律证书(Wharton Business and Law Certificate, WBLC)项目。

WBLC项目将为学生提供金融、战略、商业实践和管理等课程。

课程将通过互动式课程、案例学习、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到商业的核心理念。

尤其适合未来希望从事公司法律师、公司法务、法官、银行家等职业的Penn Law LLM学生。

除了正式的LLM以外,Penn Law还与Sciences Po in Paris合作,推出MFS/LLM双学位项目。

Sciences Po in Paris / Penn Law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全日制硕士项目,第一年在Sciences Po学习,而在第二年来到Penn Law学习。

课程内容将包含管理、金融、公司法、国际法等。

同时通过两个学校的考核,学生将同时获得Sciences Po in Paris的Master’s in Finance and Strategy学位,和Penn Law 的LLM学位。

WordSunny一站式留学平台的Rebecca Zhu导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

对于美国顶尖法学院申请,学姐有话说:Q1:要不要出国?关于要不要出国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党来说是需要思考至少几年的事情。

我记得刚在清华入学的时候,和同学们谈论自己的未来规划,十个里面有八个都说自己毕业以后要出国读书。

但最后毕业的时候,我们和每一届学姐学长学弟学妹们做出了十分类似的选择,基本三分之一出国,三分之一国内读研,三分之一直接工作。

这其中的变化,既说明了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难处,也让人看到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吸引人的地方。

毕业之前我总是觉得,很多事情毕业的时候做不好天都会塌下来似的。

比如毕业的时候一定要申请到一个满意的学校,一定要拿到本校好专业的推研资格,一定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而工作两年结束以后,我不再对任何事情抱有它会影响我一生甚至很长时间的担忧,身处这个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大胆的世界上,因时势所迫或顺其自然而做出和计划不一样的选择,更多时候是给自己一条重新思考选择、不再一条道走到黑的机会。

当面对出国的问题,与其说要不要出国,我更倾向于去回答什么时候出国的问题。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我相信总有一份对国外的想法,只要有任何对异域世界探查的渴求,都可以对要不要出国这件事情得出肯定的答案,因为在国外的生活经历和眼界总是对人有益无害,有时学位反而是其次。

毕竟在一个地方长时间生活,和单纯的旅行与短期交流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一个ID,和当地的银行、水电管理、政府机构、各种商店和服务提供者产生密切的联系,看另一个社会如何在其长期发展下形成的社会规范或良好或有瑕疵地运行,是一件有趣的事。

不管是去学习还是工作,不管什么时候去拥有这份体验,都没什么关系。

因此,对于想出国读书的同学,大可不必纠结于在大学短暂迷茫懵懂的时光中作出决定且完成申请出国这项任务,完全可以在一个自己感到舒适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到舒适的事。

我的中国留学生同学中,来读硕士学位的从22岁的毕业生到42岁的合伙人或法务总监都有,大家都有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考量。

出国申请应当纳入自己未来发展的计划中,鉴于法学院一般是比较昂贵且奖学金稀少的选择,需要考虑很多的事情。

1. 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家庭的经济实力,比如:是否想要自己支付开销?家庭能为自己负担的份额有多少?2. 考虑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比如:是愿意在年轻且尚未踏入社会的时候就准备好一切,还是愿意在三四十岁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去寻求不同的体验和机会?3. 考虑申请条件的要求,比如:是否有了工作经验甚至长期工作经验以后更能申请到心仪的学校?是否还需要时间打磨自己的语言和学术能力?4. 考虑个人性格,比如:现阶段是否能够适应独自在国外面对生活学习和社交?只有综合以上很多因素得出的关于要不要出国,何时出国的结论,才是适合自己且效益最大化的。

在申请之初,我也迷茫过,整个申请过程我都是自己一人完成的,以我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看WordSunny这种半DIY的申请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仅可以提供专业服务,还可以给申请者分享“过来人”的心得体会,通过“过来人”的指路点拨,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过整个申请经历下来,对于未来我心中更加坚定,唯有拥抱变化,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Q2:申请Timeline是什么?申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鉴于申请材料的繁多和不可控性,我对申请timeline的建议是越早越好。

一切一定要有规划,并且对每一个阶级都预留出解决以外情况的时间。

语言成绩对于语言成绩,最好的规划是在两年有效期开始就进行考试,在此之前可以做好报名工作,尽量不做任何拖延,毕竟托福考试在大陆地区热门季节实在太难抢。

如果能早早就把托福成绩刷到自己理想的水平最好不过,如果到了九、十月份依然刷不到理想的成绩,建议将最后一次机会定在十一月初。

LLM各个学校的early和deadline集中在11月初到12月中旬,托福出成绩需要一周,递送成绩预留一周时间。

出理想成绩以后不管距离申请还有多久最好立即递送LSAC防止有什么意外,也好后期专心准备其他的文书工作。

成绩单、毕业证书等其他材料对于成绩单、毕业证书、在读证明等学校要出的材料,可以在账号注册和文件有效以后就开始递送。

这些材料比较硬性,一次提交以后即使重新申请一次都可以继续用,因此,建议在大三暑假或者毕业的时候就开始提交,因为此时LSAC通道不会拥堵,也预留出国际邮寄出问题的解决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