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管理师优秀论文范例

健康管理师优秀论文范例

健康管理师优秀论文范例通过学习健康管理,能够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有关健康管理师的论文是哪些?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师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患者所能达到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一例肥胖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其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教育调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对其不良的膳食和运动习惯给予量化干预指导;改善其不良习惯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半年。

结果患者的体重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并发的高血压也恢复了正常。

结论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控制体重,消除肥胖,也可以使患者并发的轻度高血压得到控制。

【关键词】健康管理;肥胖;轻度高血压目前中国城市居民营养失衡现象严重,相关疾病患病率不断攀升。

其中,仅肥胖患者在成人中就占22.8%。

据研究,肥胖程度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明显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0倍。

针对这种情况,对肥胖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并发的高血压是否也能起到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报告就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进行了总结。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孙某,男,1974年出生。

在职职工,身高170CM,体重82kg,BMI=28.4(82/1.72),肥胖,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口味重,不吸烟,适当饮酒,家族有高血压病史。

实施健康管理前2006年11月体检:血压150/92mmHg,为1级(轻度)高血压。

血脂:甘油三脂1.6mmol/L(正常范围:0.6-1.7mmol/l),血低密度脂蛋白2.5mmol/L(正常范围:2.1-3.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3 mmol/L(正常范围:1.14-1.76 mmol/l)。

血糖正常。

查心电图无异常。

偶有心慌、胸闷,医生开降压药,嘱其服用,但其拒绝服用。

自行到我单位要求进行健康指导。

1.2 方法1.2.1 健康管理方法根据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按四步进行。

(1)了解个人的健康信息。

(2)进行个体的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

(3)进行健康干预。

(4)进行效果评价。

1.2.2肥胖判定标准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顾问小组提出的标准,亚太地区BMI≥23为超重,BMI 23-24.9为肥胖前期,BMI 25-29.9为肥胖1级,BMI≥30为肥胖2级。

该患者BMI=28.4为肥胖1级。

1.2.3 高血压判定标准根据2003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该患者血压为1级高血压。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mmHg)1.2.4健康档案内容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工作、经济收入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

1.2.5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综合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该干部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1)肥胖1级。

BMI=28.4(82/1.72)>25,(2)1级高血压。

血压测量为150/92 mmHg。

主要危险因素为:(1)饮食结构不合理:口味重,食盐量高,水果、蔬菜食用少。

(2)运动量太少。

基本无体育锻炼。

该两项危险因素为自创性危险因素。

不可改变的因素有:(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

结合该患者的情况,计算其冠心病危险分数: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2mmHg,危险分数2.18;不吸烟,危险分数0.61;体重肥胖BMI28.4,危险分数为2.31,饮酒的危险分数为1.18,高血压家族史,危险分数1.93,体育锻炼不参加,危险分数为1.34,组合危险分数:(2.18-1)+(2.31-1)+(1.18-1)+(1.93-1)+ (1.34-1)+0.61=4.55。

1.2.6健康干预的措施针对该职工的危险因素,制定的健康干预措施主要有:(1)定期讲授健康知识,不断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膳食和运动习惯,努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其自觉的行为习惯。

(2)针对该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运动的干预方案,短期目标为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长期目标为维持标准体重,血压降到正常,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危险度。

具体目标见表1:表1 对孙某进行干预的预期控制目标控制项目体重血压膳食结构体力活动水平起始数值82kg 145/92mmHg 不合理较少短期目标(3个月) 76kg 低于140/90mmHg 合理充分长期目标维持在64kg 低于120/80mmHg 合理* 充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评判。

**指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30分钟(3)制定个人健康指导计划,主要是膳食指导、运动指导、体检计划等:膳食方面:控制热能的摄入:每天摄入热能控制在1000千卡,并控制三大营养素的生热比,即蛋白质占热能的25%、脂肪占10%、碳水化合物占65%。

食物上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高的食物。

1日三餐食物总摄入量控制在500克。

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食糖。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膳食宜清淡: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

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促使胆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多。

加重心、肝、肾的负担。

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

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零食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及时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体力活动方面:运动方式:选择有氧耐力运动。

步行、慢跑和游泳。

运动强度:维持在65%最大心率,由于该同志健康状态尚好,运动计划时第1周,每天消耗150千卡,12周以后每天消耗300千卡以上。

每天坚持6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肌力训练: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肌力训练,对胸、腹、四肢等肌肉进行器械的抗阻力训练,每次20分钟,每周做这种运动3;4次。

每半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定期做体检。

以监测体重和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1.2.7 质量控制根据健康干预计划的执行情况适时调整指导。

对患者不能按要求坚持时,给予提醒和督促。

饮食和运动的种类在长期执行中根据患者兴趣适当进行调整。

2. 结果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2007年5月该患者体重降到68 kg,BMI=23.5(68/1.72),同时血压维持在135/85mmHg水平,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能够自觉的执行合理的膳食和运动。

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见表2:表2 对孙某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监测指标BMI血压(mmHg)3. 结论健康管理前28.4 150/92 健康管理后23.5 135/85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不断增长。

我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中有22.8%的人超重或肥胖。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

因此合理膳食、控制摄入热量、同时加强运动,加大能量消耗,将使体重下降。

本名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其可能因肥胖而引起,在控制住体重后,同时戒烟戒酒、降低食盐的摄入量,保持心理平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使该患者的血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这充分说明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使肥胖得到控制,并且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使并发的轻度高血压也得到控制。

说明健康管理不仅对减肥有作用,在减肥的同时,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也可以对患者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起到改善作用。

4. 讨论本例患者是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得到很好地控制。

但是否所有的该类患者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对肥胖并发的2级以上的高血压能否通过健康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值得研究的。

健康管理师论文篇2目的】探讨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及实施规范有效的健康管理【摘要】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住,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衰竭和眼底小血管病变,当前糖尿病暂无特效药根治,临床以常规疗法为主,饮食治疗配合运动疗法为基础,药物辅助治疗和随时监测血糖数值。

所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医务人员应给与患者有效的指导,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受环境、心理变化的影响,那么医务人员应给与及时的心理疏导,生理等多方面的治疗跟调理,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和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了解,关注并发症的危害,及对身体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内分泌代谢控制治疗指导并发症影响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趋势,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疾病。

1.1在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据对分泌不足)约占糖尿病患者5%。

(2)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都为这种类型。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胰岛素作用等遗传缺陷,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或者药物等诱发的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1.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据科学研究,WHO在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糖尿病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在我国1996年11省市糖尿病调查表明,女性患病率(3.79%)高于男性(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2.54%,女性为2.6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糖尿病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膳食不合理,不平衡,高热量饮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就会导致人体血糖数值的升高,尤其是糖代谢能力差的人群。

另外许多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不足可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活动最多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20XX 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显示,与每日静态生活时间不足1小时的人相比,静态生活时间超过4小时者糖尿病增加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