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和眼镜·知识精讲·一.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密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节的照相机。
1.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眼球的调节3.比较照相机和眼睛视角越大,对物体观察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本身大小以及物体到眼睛距离有关。
二.近视及其矫正:成像在视网膜前,所以要加凹透镜进行纠正。
1.特点: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
2.原因:晶状体太厚(太凸),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3.矫正: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
三.远视及其矫正:在光线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所以要加凸透镜进行纠正。
1.特点: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2.原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太短。
3.矫正:在眼球前放一个凸透镜。
·三点剖析·一.核心考点: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二.重难点和易错点理解人眼睛的成像原理,用到的基本知识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凸透镜的曲率越大,焦距越短,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
需要掌握眼睛的结构和调节作用以及眼睛和照相机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原理,用到的基本知识也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特点、原因和矫正三个方面去把握。
眼镜的度数是了解的内容。
·题模精选·题模一:眼睛例1.1.1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地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____(选填序号)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答案】后;变小;①【解析】(1)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处的物体,就应该增大晶状体的会聚功能,即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小.(2)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故答案为:后;变小;①.例1.1.2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答案】小;大【解析】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比如:物体高度是4m时,距物体的距离越远,视角越小.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比如都观察者距物体距离是8米时,物体的高度由4变为2和1时,视角也变小.所以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小,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大题模二: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1.2.1目前我国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60%,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视力矫正后,景物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答案】凹;缩小【解析】远处物体的像在近视眼的视网膜前方,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还是远视眼都是晶状体成像,物体在晶状体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例1.2.2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_________(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_________(选填“10”、“15”或“25”)cm 左右.【答案】太强;25【解析】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明视距离25cm左右.例1.2.3小亮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
如图18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其焦距。
(1)实验中,测得焦距大于10cm的是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___。
(2)很多近视患者佩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
若某镜片的中心厚度为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1)丙;乙(2)大于【解析】(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所以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丙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乙;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
(2)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相对而言,丙透镜的物距最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其中像距较大的是丙图;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故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此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
题模三: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1.3.1在图中,________图为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选填“甲”或“乙”),对光线具有_____(选填“会聚”或者“发散”)的作用。
【答案】乙;会聚【解析】远视是眼睛的会聚效果不好,焦点在视网膜后,故选乙;甲为近视。
例1.3.2小强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凸透镜、光具座、火柴等器材。
(1)小强组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将凸透镜和蜡烛如图22所示摆放,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
之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透镜移近8cm,再左右移动光屏,始终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由此小强猜想: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成虚像。
要验证小强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进行的实验步骤为:取下光屏,手持光屏在右侧同一水平高度继续向右移动,屏上始终没有烛焰清晰的像,于是在透镜右侧观察,看到了烛焰正立放大的像;再将光屏移到蜡烛左侧并左右移动,在屏上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即验证小强的结论正确。
(2)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
在如图23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图。
【答案】(1)通过透镜(向蜡烛方向)(2)丁【解析】考察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难度中等。
(1)如图所示,当u=15cm,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得到152<<,因f cm f此7.515<<;当u=15cm-8cm=7cm<f,因此将会成放大正立的虚像,需在凸透镜的cm f cm右侧通过透镜观察;(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矫正后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故选丁。
题模四:眼镜的度数例1.4.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____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如果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____.【答案】远视;大于50mm小于100mm【解析】本题考查了由眼镜的度数的正负判断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1)由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可知,标着+200度的眼睛片,属于远视镜片.(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因为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范围是大于50mm 小于100mm(或50mm<v<100mm).故答案为:远视;大于50mm小于100mm.随练1.1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1)如图所示,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晶状体;会聚;底片(2)倒立;缩小;实;焦距可以调节·随堂练习·【解析】(1)人眼中,晶状体能折射光线,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2)由于景物离人眼更远,所以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与普通照相机相比,晶状体的焦距能调节,而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一般不能改变。
随练1.2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__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明视距离.【答案】25【解析】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随练1.3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B.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C.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D.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的值叫做眼镜片的度数,则2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2m 【答案】C【解析】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故A错误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故B错误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故C正确把透镜焦距的倒数乘以100的值叫做眼镜片的度数,则2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0.5m,故D 错误.故选C【题型】单选题随练1.4小明了解到:老花眼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他想通过测量爷爷的老花镜的焦距,算出眼镜的度数.他应该让老花镜_______ 太阳光放置,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_ 度.若用该老花镜距蜡烛20cm观察,看到的是蜡烛_______ 、______ 的像.【答案】正对着;400;正立;放大【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可用会聚阳光的方法来测量它的焦距,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解:利用阳光测量焦距时,应让老花镜正对太阳光放置,把阳光会聚为一点,则这点到透镜的距离是焦距.老花镜镜片的度数=1000.25=400度,当老花镜距蜡烛20cm时,物距是小于焦距的,故成正立放大的像.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