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与技巧(上课)

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与技巧(上课)

Ⅰ级(一类):急危症
病人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 立即急救者。如心跳呼吸骤停、剧烈胸痛、 持续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 度创伤大出血等
病情分类(分级)
Ⅱ级(二类):急重症
病人有潜在生命危险,有可能病情急 剧变化,需要紧急处理及紧密观察。如心、 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腹痛持续36小时 以上,突发而剧烈的头痛,开放性创伤, 儿童高热等



暴露和环境控制(Exposure/Envioromentel Control)
复苏

吸氧和通气 休克处理
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晶体、胶体


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

监测:
(1)心电监护 (2)Bp监测 (3)SpO2
初次评估的具体处理步骤
A B C D E 颈部制动——气道维持 呼吸:通气和供氧 控制出血,建立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 暴露/环境
CRAMS法

它以生理指标为主外加损伤部位的评分, 被国内外创伤专家公认院前评分法,适用 于现场或确定诊断前的创伤评分,既可作 为检伤分类又可预测患者的生存率 (详见表Ⅰ、Ⅱ)
表Ⅰ CRAMS 评分法
检测项目 循环 呼吸 腹部 运动
毛细血管再充盈正常,血压>100 毛细血管再充盈延迟,或血压为85-100 毛细血管无再充盈,或血压<85
评分
2 1 0
备注
如果得分≤8重度创伤 如果得分≥9轻度创伤
正常 异常(呼吸费力或表浅) 无自主呼吸
腹部和胸部无压痛 腹部和胸部有压痛 腹壁紧张,连枷胸,或胸腹部贯穿 正常 对痛刺激有反应,但非去大脑强直 对痛刺激无反应,或去大脑强直 正常 错乱 不能理解的言词
2 1 0
2 1 0 2 1 0 2 1 0
A 颈部制动——气道维持
评估:
确定气道是否通畅:异物、舌后坠
处理:建立一个通畅气道
抬举下颌或颏 清除气道异物 插入口咽通气管 建立气管内气道:建立气道时应颈部制动在中立位置 ⅰ.经口或鼻气管内插管: ⅱ.气道切开

B 呼吸:通气和供氧
评估
判断呼吸频率和深度 检查局部,有无创伤
分诊评估运用的手段与技巧

分析病人主诉 评估内容
对病人强调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除听取病人的主 诉外,要进行看、问、闻、触的初步评估 一般情况评估、生命体征 、清醒程度、皮肤情况

不同病人评估重点
(1)头部外伤/脑血管意外病人 (2)外伤病人 (3)急腹症病人 (4)疼痛病人 (5)昏迷病人

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与技巧
急诊抢救室
Hale Waihona Puke 陈海莲预检分诊 定义
预检分诊是根据病人的主诉,主要症状 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轻重缓急及隶属专 科及时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使急 诊病人尽快得到诊治
预检分诊内容
院前预检分诊
单个病人现场预检 大批伤员现场预检
院内预检分诊(即分诊目的)
1、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安排病人就诊次序 2、控制就诊人数,维护诊室秩序安排适当诊治地 点 3、提供初步的急救程序及适当的护理措施 4、安抚病人情绪,及时沟通并提供适当健康指导 5、运用分诊技术,给病人进行病情分级
语言
创伤评估内容及处理

Ⅰ: 初次评估——ABCDE评估

Ⅱ: 复苏
Ⅲ: 初次评估的具体处理步骤 Ⅳ: 进一步评估


Ⅰ初次评估——ABCDE评估

颈椎制动和气道维持(Airway)

检查呼吸和通气(Breathing)
检查循环、控制出血、建立循环(Circulation) 神经系统状况——意识水平(Disabiling)

C.颈部评估
1. 检查颈椎有无压痛,畸形、肿胀 2. 气管移位 3. 颈静脉怒张 4 .皮下气肿

D.胸部评估
1.胸部是否挫伤 2.胸廓呼吸运动是否对称 3. 反常呼吸(链枷胸) 外固定:加压包扎固定 内固定:气道内:PEEP 4. 检查有无压痛、骨擦音、皮下气肿 5. 听诊 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湿罗音 心音:遥远 6. 叩诊 高清音——气胸 浊 音——血胸
处理
吸入高浓度氧气 或面罩通气 缓解张力性气胸 封闭开放性气胸 SpO2监护
C 控制出血,建立循环
评估
1.颈A搏动 2.脉博、血压 3.皮肤色泽 4.明显出血来源
处理
1.直接压迫止血 2.静脉通道,快速补液 3.测血压,配血 4.Bp监测,心电监护
D 中枢神经系统:意识水平
简单NS检查
意识水平
△张力性气胸
特征:
①呼吸困难 ②气管偏向健侧 ③听诊:呼吸音(同侧)↓ ④叩诊:过清音(同侧) ⑤颈V怒张
处理:立即减压
① 用16G-18G(套管针)从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肋 上缘进针 ② 指套
△大量血胸:(>1500ml)
特征:

① ② ③ ④ ⑤
先有低血容量性休克 继而出现呼吸困难 颈V塌陷 听诊:呼吸音(同侧)↓ 叩诊:实音或浊音(同侧)
分诊工作程序
1.接诊
2.病情评估
3.分诊
1.接诊

立即查看病情,安置病人到不同区域 主动迎接 及时通知有关医生和护士参加抢救



在病人就诊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病情评估

评估原则
突出重点、紧急评估和快速分类

分诊护士询问病人或陪伴者,并运用望、触、叩、 听、嗅等方法,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关病情资料
清醒程度评估法
斯哥评分法
包括病人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和反应性,如格拉

创伤评估内容及处理

我院急诊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 出创伤评估法,即创伤评分和评估程 序相结合,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的预 检分诊,进行检伤分类和伤情判断.
方法
应用创伤评估法:即CRAMS评分结合创伤评估程 序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 CRAMS法:即将患者的循环、呼吸、腹部、运动、 语言5个量化值之和即为CRAMS值。用于创伤检 伤分类,判断其严重程度,指导救治 创伤评估程序:即初步评估即ABCDE法则又称 ABCS 评估和进一步评估又称从头到脚的评估, 用于全身伤情评估
预检具体病例
1、心律失常:男,45岁,内-心内 2、心梗:女,65岁,内-心内 3、低血糖昏迷:女,60岁,神内-内 4、心跳、呼吸骤停:女,30岁,脑外
5、主动脉夹层:男,68岁,内-胸外
处理:


①扩容 ②胸腔闭锁引流
注意:根据休克程度调整速度 注意:出血量
Δ 心包填塞
特征:
①低BP,脉压小,奇脉:吸气时桡A搏动消失 ②心音低而遥远 ③颈V怒张

处理:
①心包穿刺 ②心包减压术

△开放性气胸
特性:
伤口有气泡逸出
处理:
创口上置一无菌纱布,用胶布贴住三 边,可使气体逸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处理:纳络酮、多巴胺、阿拉明、补液
分诊

分诊时可根据病情轻、重、缓、 急决定就诊顺序,对不同分类用不同 颜色做标记以作区分
病情分类(分级)
Ⅰ级(一类):急危症 Ⅱ级(二类):急重症 Ⅲ级(三类):紧急 Ⅳ级(四类):亚紧急 Ⅴ级(五类):非急诊
病情分类(分级)

H.脊椎评估

有无肿胀、压痛、畸形、瘫痪
Δ 脊髓休克

定义 脊柱损伤的并发症,这是因为脊髓交 感神经系统受损不能释放儿茶酚胺来控制 心率和血压,而致血管扩张和血液潴留在 血管内,产生相对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无 失血,但病人却表现为失血征象,需以静 脉补液治疗
Δ 脊髓休克

体征:
低血压 皮肤颜色正常 体温正常或稍温(不定) 皮肤干燥(不湿) 心率正常或缓慢 可能有神志改变
E.腹部评估
1. 2. 3. 4.

腹部有否挫伤 膨隆、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听诊:肠鸣音 叩诊:移动性浊音
F.骨盆评估

1. 压痛
2. 不稳定 骨盆骨折——单处骨折至少失血500ml, 而通常为多处骨盆骨折

G.四肢评估
1. 畸形、肿胀——夹板固定 2. 骨擦音 3. 活动情况,感觉 注意:闭合性股骨骨折失血量可达1000ml
瞳孔
E 暴露/环境
防低温(保暖)
Ⅳ.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病史和损伤机制 头面部 颈部 胸部 腹部 骨盆 四肢 脊椎

A.病史和损制

了解损伤过程的病史,明确损 伤机制
B.头面部评估
1. 头面有否撕裂、挫伤、面色 2. 瞳孔 3. 意识水平 4. 检查耳、口腔(出血、脑脊液)
病情分类(分级)
Ⅲ级(三类):紧急
病人生命体征尚稳定但有可能病情转 差,急性症状持续不缓解的病人。如高热、 寒战、呕吐、闭合性骨折等
病情分类(分级)
Ⅳ级(四类):亚紧急
病人病情稳定,没有严重并发症。如 哮喘、小面积烧伤感染、轻度变态反应等
病情分类(分级)
Ⅴ级(五类):非急诊
病人情况不会转差,可等候也可到门 诊诊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