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币国际化与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与进出口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与进出口贸易
自1994 年汇率改革以来,在推进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也在稳步的推动发展。

货币国际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对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根据2011 年以来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它对推动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占领国际市场并在此过程中根据经验完善国内金融体系有着重要作用。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着国与国之间的支付结算体系的形成。

回溯历史,从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货币体系。

凡是在国际货币结算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都不可小觑。

只有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才能够保证最大利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要想在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那就必须掌握更大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

一、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
根据《2012 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的观点,“货币国际化是指某种主权货币超出本国国境范围,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外汇储备中被其他国家广泛使用,行使货币职能的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货币国际化即一国货币越
过该国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兑换、交易和流通, 最终成为国际间通用货币的过程。

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满 足货币国际化的几个条件:一货币的使用是跨越国境范围; 二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三货币国际化是一个过程。

据此, “人民币国际”即人民币的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实现。

而货币职能实现的过程就称之为人民币国际化。

本文主要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宏 观经
济、金融体系以及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人民币充当国际贸易结算货币 随着全球化以及中国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到来,进出口 贸易的规模扩大,区域贸易范围增加,尤其是周边贸易的增 长使得人民币结算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近 40
年来,由于人口红利的存在,使得中国 在国际贸易中迅速占领一角。

据海关总署全国进出口贸易统 计数据显示(见表1) 2011〜20仃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
额增长 12.70%。

在 2015、2016 年间进出口贸易呈负增长状 况。

随着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外部需求有所增加;国内供给 侧改革初见成效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进口值快速增 长。

在 2017 年进出口总值达到 41044.75?| 美元,实现了两 位数增长。

在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在国际贸易政 策上的倾斜,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结算比例发展迅速。

上海市、广东省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建立,迈
出了人民币国际化实质性的一步; 2011
年,跨境贸易人民币 结算累
计发生额为2.08 万亿元,2017 年,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发生额已达4.36 万亿元,增长了109.62%。

根据国内学者相关计算,如果中国进出口贸易有50%用人民币结算的话,那么在世界贸易总额中人民币结算份额将会占到10%。

如此
可以看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者之间是互为促进推动的。

(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积极参与国家间贸易与国际投资是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贸易发展与国际投资范围扩大后的必然结果。

人民币国际化与离岸金融市场二者对于中国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发展来说是利益同向的。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程度高就表示中国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国际经济事务中处于更加具有主导权的位置。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能够给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目前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是香港。

2014
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达到
10035.57亿元。

2012
年伦敦
金融市场也启动了人民币业务中心,
2013 年,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中的21.3%是在伦敦市场完成。

欧洲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卢森堡人民币存款有500 多亿元。

2014 年以来,我国与德、英、法等国分别签署人民币清算协议,这将推动欧洲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的发展。

(三)国家间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
“货币互换”是指为降低借款成本或避免远期汇率风险,将
一种货币的债务转换成另一种货币的债务的交易。

中国对于外汇
依存度高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一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或更甚至加深都将对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

例如:2008 年金
融危机发生后沿海城市工厂倒闭。

为规避风险和摆脱国际收支中对美元的依赖,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双边贸易中积极推动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贸易中对于美元的需求。

至今为止,中国已与40 多个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如:2009 年首次与韩国达成互换协议,2017 年也成功续签该协议;2013 年中欧签署互换协议,规模为3500 亿元人民币,2016 年协议有效期延迟3 年等。

随着中国在双边贸易中互换协议范围及规
模的扩大必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向前发展。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双重影响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的市场规模扩大;表1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显示,2015年2016年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进出口呈现负增长,但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效果影响国内需求增加。

此外,与周边贸易合作国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能够在周边国家间树立良好的人民
币信用地位,
在市场领域内保持可靠的货币形象,使得2017 年国际贸易
成果显著,实现两位数增长。

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高意味着世界市场上关于人民币的需求会上升,人民币将面临升值压力。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必须提高产品差异性来保证市场优势确保市场份额否则将面临淘汰的可能。

这将推动国内企业自主调整企业生
产,由企业带动行业的升级,最终实现国内贸易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

规避风险,降低成本与实现制度革新兼得。

人民币国际化能降低我国对于外汇的依存度,使得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时能降低国内经济的受害程度;同时用人民币结算国际交易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交易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进口和国外投资积极性。

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相对于发达国家在风险规避上相当不足,人民币国际化能够倒逼国内金融体系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低水平阶段,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汇率的波动会抑制贸易增长速度;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出现人民币升值的现象,这会使得国内出口企业产品定价优势逐渐消失。

出口贸易规模将会受到抑制。

而在产品差异性逐渐变小的过程国内一些创新不足的企业将面临市场淘汰机制。

此外,人民币升值即外币相对贬值,价格不变情况下在国际结算中同样的美元换得人民币将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的利润也减少了。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减少,如此也会导致大量资本的外流。

增加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技能要求低很好的解决了就业问题。

随着国内
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人口素质与市场劳动力需求之间不匹配,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在待业与企业 '千金求人’求而不得并存的现象,就业与失业矛盾突出。

例如:东部沿海的季节性失业与北上广近年来高端人才争夺战。

金融市场风险增加;资本是逐利的。

人民币国际化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必然,将吸引大量的国际游资进入,以套取短期高额利润,投机行为不可避免的。

如此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秩序紊乱。

例如:即期外汇市场买空手段。

而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会严重破坏中国的整体经济运行,进出口贸易将首当其冲。

文童主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以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双重影响进行论述。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来说是必然且利大于弊,只有参与竞争才能了解和掌握规则甚至是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旁观者是永远不能取得胜利的。

当然也不能否认人民币国际化中种种负面影响。

最后,本文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与国家贸易的分析处于浅薄层面,希望能够有跟多的研究者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舔砖加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