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盛唐气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框涉及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三部分内容。
主要介绍“开元盛世”的情景,从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来诠释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
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魅力所在。
课程标准要求:4-1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出它(他)们在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
5-1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状况及其变化。
6-3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简要了解唐朝历史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
说出唐朝开元时期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及社会生活的发展情况,尝试分析盛唐气象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联系教材,通过自主阅读和对地图、图片、视频等史料的观察,思考和探究中,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盛唐气象,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和科技意识;体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播异域,远扬海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即农业生产工具的改造: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达;长安商业的繁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分析出现盛世气象的原因,曲辕犁、筒车的先进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相结合。
设计理念:在学习本节内容中,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观察思考,讨论质疑,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把历史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学科的教育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师: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观众们在中层展区坐轨道车寻访考察中国城市发展的轨迹。
展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观众们在中层展区坐轨道车寻访考察的照片]师:假如我门坐着时光穿梭机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生活在哪个城市?为什么?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中国封建时代是空前的,在当时世界上是少有的,因而受到各国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中沿用。
师:自公元618唐朝建立以来到907灭亡共经历了289个春秋和22位皇帝,你知道的著名皇帝有哪些?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师:唐太宗实行帝国新政开辟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称帝时期的唐朝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同走近她------[播放“武则天”视频史料]生:观看并思考。
师:武则天临死时给自己立了一座无字的墓碑,是非功过让后人去评说。
根据史料剪辑并结合教材93页内容,你又会怎样评价武则天?生:畅所欲言(如政治家、一代女皇等)师:(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侧重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因为武则天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重视发展农业,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奖惩州县官,兴修水利,减轻赋役。
发展科举制度,善于发现人才,破格用人,鼓励推荐和自荐。
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加,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本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武则天的了解,从而为了解盛唐气象打好基础,同时增强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师: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结果朝政大权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
在公元710年,中宗终被她们合谋毒杀。
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便抢先发动了兵变,把韦皇后一派全部消灭。
然后,由睿宗李旦重新即位,李隆基也因功被立为太子。
李旦也和中宗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做女皇。
公元712年,睿宗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了儿子李隆基,但是太平公主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
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断地先下了手,亲自率领兵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
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唐玄宗统治前期,任人唯贤,励精图治,使得国家繁荣昌盛,史称“开元盛世”。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盛唐气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社会生活。
师: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结合教材内容并加以合理想象,由学生进行创作并展示盛唐气象。
生:(小组合作和探究)梦回唐朝:我们眼中的盛唐气象主持人:记录人:展示人:1、题目:盛唐____________(提示: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生活中自选一个方面)2、展示方式_____________(根据本组同学的特点可以以讲故事、绘画、叙述史实、诗歌、小品、相声等形式展示)3、构思:(围绕题目结合课本,合理想象,可以以当时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外国人、诗人等角色来考虑;时间5分钟)4、展示:(汇报成果步骤)(1)、各位老师、同学,我们展示的题目是盛唐(),展示方式是(),我的角色()。
(2)、展示构思内容------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指导,并要加强对课堂的宏观调控。
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进行补充或充当历史背景。
如学生是以描述的形式来阐述盛唐某一方面的景象,老师则直接点击幻灯片上相应的内容,辅助学生的学习。
其它形式的展示老师要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决定是否进行补充。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的教学理念]概括归纳: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国际上具有着较高的声誉,构成了一幅盛唐画卷,它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师生互动中理清思路,视频与表格的运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概括并归纳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突出重点]师:大唐帝国在开元年间(713—741)达到鼎盛。
但是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腐败,奸臣当道,情况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之久给唐朝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唐朝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
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国际上具有着较高的声誉,构成了一幅盛唐画卷,它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
师:你认为在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有何启发?生:畅所欲言。
师:分析一个历史原因要从哪些角度看?安定不安定是什么(政治):社会的稳定; 统治者的英明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文化):科技的进步;有没有受外界影响-这是开放的朝代(对外):对外开放的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经济) :经济的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其他):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启发:如坚持开放,正确国策等。
[深化主题,培养学生探究分析能力,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及历史人物(贤明帝王)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以史为鉴,沟通古今,实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目的]盛唐气象开元世,气象新,重人才,政明清。
用筒车,曲辕犁,俱丰实,民欢喜。
丝绸薄,瓷器精,唐三彩,扬美名。
睦四邻,贸易兴,长安城,为中心。
吃胡饼,打马球,数女人,最风流。
胡人来,唐人往,我中华,文明长。
课本为什么要安排这一课,学过之后,你们有哪些新的想法?领略盛唐气象,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和科技意识;体会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播异域,远扬海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师的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1. 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2. 唐代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使盛极一时的唐三彩及丝绸奇迹般地迅速传到世界各地。
目前所知,发现唐三彩的亚洲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伊拉克、伊朗等。
非洲的不少地方都有唐三彩的踪迹,欧洲也有发现唐三彩的报道,意大利的法安扎博物馆收藏有唐三彩凤头壶和唐三彩盘。
唐三彩这颗璀璨的明珠,给当时的世界带来很大震动。
在唐三彩运销世界各地的同时,三彩工艺随之传出海外。
不久,西亚的波斯烧出了波斯三彩。
朝鲜的新罗烧出了新罗三彩,日本的奈良烧出了奈良三彩。
对这些国家的陶瓷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以下是唐朝各皇帝在位时间:唐朝618--9O7 李姓建都:长安一、高祖渊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贞观 23年。
三、高宗治永徽 34年。
四、中宗显嗣圣 1年。
五、武则天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神龙 5年。
七、睿宗旦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 43年。
九、肃宗亭至德 7年。
十、代宗豫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适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诵永贞 l年。
十三、宪宗纯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恒长庆 4年。
十五、敬宗湛宝历 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炎会昌 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晔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祝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0年。
4. 唐都长安宏伟富丽。
城内有市,是商业区,坊是居民住宅区,市坊分开。
位于城中央的朱雀大街,把长安南城分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分设东市和西市。
市内店铺林立,有200多种行业,四方珍奇云集,繁华异常。
尤其是西市,外商的店铺很多,西域的胡人在出售甘甜的葡萄酒,波斯商人在买卖珠宝、卖胡饼的西域姑娘跳起胡旋舞……唐都长安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国际性的大城市。
长安的繁荣,反映了唐朝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是唐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