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与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
2018/11/6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 妊娠期心输出量增加37% ,生理性肺通气过度,肺 潮气量增加,吸入性药物如麻醉药的吸收加快并增 多
? 皮肤、粘膜的局部毛细血管开放,血流增加,皮肤 用药透皮吸收加快,滴鼻给药、经阴道黏膜吸收的 药物吸收加快和增多。
? 硬膜外腔更多血管形成,硬膜外腔给药可加速吸收 ? 妊娠晚期,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影响药物经皮下或
适当剂量、给药途径及给药间隔时间 ? 权衡所用药物对孕妇疾病治疗与药物对胎儿导致可
能的损害之间的利弊,注意随时调整剂量或及时停 药,甚至先终止妊娠,再用药 ? 尽量避免使用新药或孕妇自用偏方、秘方
妊娠期用药注意
妊娠早期 ? 着床前期: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
– 损害严重时,可造成极早期的流产 – 损害轻微时,胚胎可继续发育且不一定会发生后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2018/11/6
妊娠期用药问题受到重视的原因
? 化学合成药物的不断增加,有的药物在妊娠 期的使用已发现有致畸作用。
? 妊娠期用药的情况普遍存在,知情 /不知情/ 主动 /被动。
? 烟、酒、药瘾、放射等因素对子代健康影响 的认识逐渐深化。
? 妊娠期中药的应用
2018/11/6
影响胎盘药物转运的因素
? 药物的脂溶性 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进入胎 儿血循环。
? 药物分子的大小 分子量小(250-500)的药物易通过 胎盘。
? 药物的解离度 离子化程度低的经胎盘渗透较快。 ? 与蛋白的结合率 负相关 ? 胎盘血流量 分娩时胎盘血循环受阻,药物转运减缓
子代的女性在以后发生阴道腺病及阴道透明细 胞癌(6-27% )。 ? 1971年 FDA 禁止使用。
2018/11/6
一、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 分布
2018/11/6
代谢 排泄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 ? 妊娠期雌孕激素分泌增多,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
时间延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弱, 弱酸性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峰值后推、偏低。 ? 肠腔内pH 值升高,有利于弱碱性药物如镇痛药的 吸收。 ? 氯丙嗪在肠壁代谢,小肠停留时间延长,吸收减少 ? 早孕时呕吐频繁的孕妇,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
2018/11/6
药物与蛋白结合
? 生理性血浆白蛋白下降5-10g/L ,使药物分布容积 增大。
? 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激素等物质所占据, 游 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药效增高。
? 非结合型增加的常用药物有:地西泮,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等。
2018/11/6
妊娠期药物的代谢
遗问题 – 可短疗程服用少数治疗药物 ? 妊娠早期:妊娠3-12周, – 各器官高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导致器官系统
畸形的最敏感时期,用药应特别慎重。
妊娠期用药注意
妊娠中晚期:妊娠4个月至分娩期间 ? 绝大多数器官已形成,致畸可能性减少 ? 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系统(生殖系统、牙齿)仍有
可能受损害 ? 神经系统持续分化、发育,故影响一直存在 ? 某些药物对胎儿致畸的影响和其他损害,并不一定
典型事例(Ⅰ)
Thalidomide 反应停: ?镇静、催化剂。 50年代末在西德、英国等地
开始使用,孕妇为用药对象之一。 ? 肢体缩短合并或完全缺失。
2018/11/6
典型事例(Ⅱ)
Diethylstilbestrol DES 己烯雌酚 ?50年代初在早期妊娠时曾以大量 DES治疗流产,
量达 1-300mg/ 日。 ?1953年已有研究证明其无效性。 ?60年代发现曾在早期妊娠时用 DES 的孕妇与其
肌内注射的吸收。如需快速起效,应采用静脉注射。
2018/11/6
妊娠期药物的分布
?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40%~50%,血浆增加 多于红细胞,血液稀释,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 量平均增加8000ml,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 增加。在靶器官往往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应用 剂量应大于非妊娠妇女 妊娠末期脂肪积贮10kg,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 大
? 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 从肝清除速度减慢;
? 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茶碱代谢 受抑制
? 妊娠期间胎盘分泌孕酮: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 程加快
2018/11/6
妊娠期药物的排泄
? 孕妇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约50%,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从肾排出的过程加 快:硫酸镁、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地高辛、碳酸锂 等。
表现在新生儿期。用药需慎重 Nhomakorabea妊娠期用药注意
分娩期 ? 分娩镇痛:哌替啶,胎儿娩出前1-4h应用或于胎儿娩
出潜伏期使用;吗啡类、阿片制剂明显抑制胎儿呼 吸不易采用 ? 麻醉:局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为宜,用药量适当减 少1/3 ? 引产和促分娩:缩宫素静滴,麦角不宜使用,垂体 后叶素禁用于妊高症及合并高血压孕妇 ? 预防和治疗早产:硫酸镁、硝苯地平、沙丁胺醇等 子宫收缩抑制剂及吲哚美辛等PG 合成酶抑制剂 ? 预防和控制子痫:硫酸镁,但需注意腱反射情况
第2节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一、胎盘屏障:由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 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 的血管合体膜(VSM)
? 膜的厚度与药物的转运呈负相关。 ? 妊娠晚期VSM厚度(2mm),妊娠早期(25mm) ? 绒毛面积为妊娠初期的12倍,10m2
2018/11/6
2018/11/6
胎盘转运药物的方式
? 被动转运 O2、CO 2、琥珀胆碱等 ? 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 需消耗能量,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 钙、铁等在胎儿血中浓度均高于母血。
?易化扩散 不消耗能量,葡萄糖 ? 胞饮作用 蛋白质类、病毒及抗体等经此种方式转运。 ? 膜孔转运 分子量小于100的物质通过
2018/11/6
? 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使 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反使 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
? 妊娠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降低,结合性药物数量 减少,肝肠循环中被重吸收的药量增多。半衰期延长。
2018/11/6
二、妊娠期用药注意
基本原则
? 明确诊断和用药指征 ? 尽量选择对孕妇及胎儿无害或毒性小的药物,采用